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配合

时间:2022-10-19 04:29:58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配合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6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提供全程配合护理服务,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用药和仪器操作配合、术后观察检测和护理等相关护理内容,确保治疗的完成。结果:6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患者肺部感染、痰液阻塞、呼吸衰竭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工作,不但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配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92-02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增加肺泡通气,减少患者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1]。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深处容易堆积分泌物或痰液,通常比较难排除,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呼吸衰竭并发低氧血症。因此临床上通常利用吸痰器疏通患者气道,达到气道顺畅的目的。但普通吸痰只能吸出上呼吸道的痰液,很难吸出下呼吸道的痰液,导致机体的供需氧就不能得到改善并加重原发病。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在直视下进行灌洗吸引,可反复多次进行,清除分泌物彻底干净,具有良好的吸痰效果,是临床常用的吸痰方法之一。但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过程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将本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是本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男42例,女24例,年龄45~90岁,平均68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呼吸衰竭27例,腹部大手术11例,胸部大手术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颅脑外伤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显示,6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不张、肺部感染并伴有积痰,血氧饱和度(PaO2)下降。对所有患者行机械通气3~26 d,其中经鼻气管插管23例,经口气管插管43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均在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护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清除下呼吸道积痰。

1.2 护理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 治疗前的准备是护理人员为治疗顺利进行准备的各项护理工作,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内容:(1)评估病情:护理人员应当准备患者相关病历资料,近期胸部X线片、胸部CT、心电图、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查报告等,明确患者的药物禁忌及其他禁忌操作,为治疗医生提供完整可靠的患者病情资料,使医生能准确进行病情评估,明确进一步治疗方法。(2)仪器准备:对治疗使用到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是否完整、负压吸引及冷光源等是否完好。对纤维支气管镜与负压吸引连接后,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能否正常使用。确定纤维支气管镜能使用后进行消毒待用,同时在纤维支气管镜表涂上一层无菌液状石蜡,减少导管与纤维支气管镜的摩擦。同时还要准备相关的辅助工具,包括酒精消毒液、集痰器、生理盐水、注射器等,以备治疗过程中使用。(3)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心理疑虑并做出相应的解答,使患者放松心情,消除患者紧张感和恐惧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4)患者准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对患者禁食2 h,肠内营养者暂停喂养1 h,同时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随时观察患的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治疗操作前,患者取平卧位,保持胃肠处于减压状态,同时彻底清除人工气道及鼻腔内分泌物,对人工气道气囊充足气,并固定好气管导管。操作前给予患者注射丙泊酚镇静,同时调节呼吸机氧浓度为100%,给予患者3 min纯氧吸入,提高气道氧分压[2]。

1.2.2 治疗过程护理 治疗中配合患者取仰卧位,抬高患者下颌,保持患者头向后仰,去除床档位,方便纤维支管镜的操作。在进行机械通气的同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气道滴入2 ml利多卡因(2.0%),将纤维支气管镜经呼吸肌弯接头缓慢放进患者呼吸道,在缓慢进镜的同时边检查各支气管的黏膜情况,待到检查完毕后,将纤维支气管镜移到需治疗的部位进行治疗,并遵照医嘱收集痰标本,作为化验检查样本。对局部黏膜病变进行局部灌洗,利用温度为35 ℃左右的生理盐水分次灌洗,达到稀释患者痰液的目的,以每次用量为20~50 ml的灌洗液进行反复多次的吸引,以总量100~300 ml为宜,并对灌洗的痰液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为后续治疗做准备。

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处理黏稠痰液时应当经活拴孔插入刷片,上下拖拉至数段再吸引,或插入活检钳将痰痴夹碎后再取出。(2)针对有较多黏稠分泌物的支气管,应当局部注入庆大霉素4万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到8万单位+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分泌物、脓栓等采用上行吸引、钳夹、刷取或冲洗等方式,改善呼吸道通气,从而进行有效引流[3]。(3)对气道糜烂出血情况,应当将1∶10 000盐酸肾上腺素10 ml注入糜烂处,达到止血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使用活检钳和细胞刷,同时主要观察患者症状变化,积极协助和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和取标本的工作,促进治疗顺利进行。

1.2.3 安全护理 治疗检查后,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利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以便于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心率增加超过基础心率的20%以上、收缩压超过180 mm Hg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退镜,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的平稳状态[4]。此外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情况,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应当采用有效措施确保患者镇静状态,以免阻碍治疗。对于经口气管插管者,在进镜前应当固定导管在正确的位置,避免患者受进镜的刺激咬到纤维支气管镜或导管。

1.2.4 术后护理 (1)观察与监护: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进行气囊导管套囊充气,依据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及血气逐渐降低氧气浓度,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并比较治疗前后是否改善,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患者心率异常、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处理。(2)调整患者,确保患者舒适感:在治疗操作完成后,应当及时调整导管固定位置,保持患者半卧位,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同时注意检查患者约束部位皮肤是否有损伤,如果发现损伤应当及时处理。及时处理吸痰液体,更换污染的床单或衣物,保持床铺清洁干燥。(3)人工气道护理:术后应当加强人工气道护理,通过定时对患者翻身叩背,将部分残留灌洗药物排出体外,同时对患者行吸痰护理,保证患者呼吸气道顺畅。

2 结果

本组66例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治疗,在全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护理配合,其护理结果如下:(1)在实施纤维支气管通气时,4例(6.06%)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而暂停操作,待患者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5%以上,再继续灌洗,其余患者均一次操作成功。(2)3例(4.54%)患者出现气道局部糜烂,致使痰液带有少量的血液,对患者气道糜烂处注入10 ml的盐酸肾上腺素(1∶10 000),进行止血后行局部检查。(3)3例(4.54%)患者出现明显的呛咳现象,占比例为经调整患者部位后症状消除,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5例(7.58%)肺部感染者出现肺不张,经多次灌洗后复张,纤维支气管治疗后复查全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好转。(5)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但治疗结束后即恢复正常水平,无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6)1例患者由于操作时间过长导致SaO2下降至88%以下,护理人员拔出镜子暂停操作,待SaO2上升后再完成操作。(7)本研究66例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个别患者出现轻微不良药物反应,经处理后病情均好转,其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对收治6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在直视下灌洗吸痰,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通过局部用药,反复多次进行,术中采用纯氧吸入,保证患者的安全,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肺部感染、痰液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产生。本研究有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肺不张的现象,其可能与患者手术创伤有关,由于患者手术疼痛不敢咳嗽导致气道湿化不满意,影响肺部张开,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2~3次肺泡灌洗后肺完全复张,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治疗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性使少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症状,但经过治疗和配合护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

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准确的检查患者气道的具体情况,包括气道有无损伤、确定具体出血部位、气道分泌物堵塞程度等,准确掌握气道内的各种表现症状,为临床选择治疗药物或方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下呼吸道感染提供良好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程中配合相关有效的护理,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反复可控性、视野清晰、安全创伤小的特点,在临床检查中受越来越多的重视,是医院ICU病房中重要的医疗检查仪器,在纤维支气管镜清晰视野下,可以直观了解气管或支气管黏膜水肿、出血、烂及肿物等情况,通过灌洗可以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检查护理和操作配合,术后精心的护理,不但极大的推进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质量的高效完成,还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使用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万晓蓉,徐海英,张春芳.有创机械通气肺部感染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11(2):102-103.

[2]迟磊,赵冬影,田强,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急性肺不张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4(20):86.

[3]宁献芬,刘海丽.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部感染258例的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0,4(3):108-109.

[4]张文勇.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14(12):8-9.

(收稿日期:2014-01-22)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春灌时节,农用水泵的正常使用等 下一篇:敦煌曲子戏生存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