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图画,回归现实

时间:2022-10-19 04:23:37

读懂图画,回归现实

“图画类”材料作文,从图画的功能来看,可分为三大类:

1.“激发想象”型

此类图画作文,图画一般相对简单,通过图画也看不出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而事实上,命题者正是力图通过这些简单的图画来激发考生的想象力。考生只需选准一个角度展开联想,自圆其说即可。

如2012年福建卷,画面仅仅是一双摊开的手,就“手”考生可选准一个切入点展开联想:①“伸手”是给他人温暖的服务与帮助;②“放手是飞翔”;③“动手是创造”。

【2014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图画《孩子的眼里只有绿色》,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技法运用】

通过阅读图画,考生会发现图画的核心元素是孩子、眼睛和绿色,其中孩子是对象,眼睛是载体,绿色是内容,所以考生可就着“绿色”选准一角度展开联想:①实写,绿色可理解为我们的所提倡的“绿色生活”,比如孩子对自然的渴望、保护环境等等;② 虚写,此处的绿色可理解为孩子所渴望的纯净的外部生活环境,如纯净的网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的正能量等等;③结合以上两点,由实入虚,写出层次感。

2.“揭示哲理”型

此类图画作文,图画一般呈现了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往往又是正面现象,命题者力图通过这个现象告诉考生一个深刻的哲理。

【2014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图画《建筑的起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图画上面的文字为“建筑的起源”,丰子恺作品。

【技法运用】

在这幅图画里,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结合题目“建筑的起源”,图画给予我们如下启示――少年儿童所具有的人类天性的创造力是值得珍视与鼓励的。所以考生可以下角度立意:①尊重少年儿童的游戏天性;②一切科技发明与艺术灵感皆源于好奇瑰丽的童心;③呵护本真的创造力。

3.“讽刺现象”型

此类图画作文,画家往往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创作,以达到讽刺、批评社会现实中的某些人和事的目的,因此,此类图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如2007年全国Ⅰ卷“出事了吧”讽刺了对孩子过度保护的教育现状;2008年江西卷“助鼠为患”讽刺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2010年课标卷“猫捉老鼠”讽刺了某些人责任意识的淡薄。

此类图画作文是试卷上出现最多的类型,其审题步骤一般可归纳如下:

第一步:读懂图画。要仔细观察画中的人(服饰、表情、动作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物、景的特点,特别是细节内容,进而推断出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等,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图画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结合图画的标题或图画上的文字揣摩图画的寓意。标题是图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个“画眼”,可洞察整幅图画的主题。同时,图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因此,我们在读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图画寓意的“金钥匙”。

第三步:由图画的寓意由此及彼,展开充分联想,联系人生和社会现实,解读出图画的现实意义,写出图画的思想深度。图画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画是静态的,局部的,要写成文章就需要一个动态的创作过程,要想到象外之象,说出言外之意,曲尽画意。要善于捕捉瞬间的感悟,进行必要的补白,深入挖掘其本质内涵。所以考生只有由图画引出联想,联系现实中与之相关相类的诸多现象,才能做到既谈得开又收得拢,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2014仿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图画题目为《自称》,齐白石作品

【技法运用】

第一步:读懂图画。图画上一只老鼠爬上秤钩来称自己的重量,竟把秤砣放到了几乎可表明自己重量最重的地方。

第二步:结合图画上的标题或文字读懂图画的寓意。图画的标题为《自称》,由此我们可明白,老鼠在自我评价,并且感觉还很良好,所以本图画的寓意是讽刺老鼠在过高地评价自己。

第三步:联系人生和社会,写出图画的深度。

【失误警示】

(1)读不懂图画。表现为观察图画不仔细,不能准确地抓住画面的主体,没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特别是没有将图画与图画下面的标题或文字联系起来一起审察,故不能准确地理解图画的寓意。

(2)离”图”万里。图画作文要以画面为根据,要“从画面的实际出发”。切忌节外生枝,捕风捉影。

(3)停留在图画本身,就图画写图画,文章写不出深度。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审题,不能就图画写图画,停留在图画本身,而应以图为立意点,联系社会生活现象实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或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仿真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漫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引发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

在《伊索寓言》中,那只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的乌鸦正是一位富有创意的智者形象。在别的乌鸦对那半瓶水无计可施只能依依惜别的时候,是它想到了借石子来提高水位,进而轻松喝水的方法。应该说这在当时也正是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办法,这一方法本无先例,其他乌鸦也未曾想到。但是,当这一方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千年之后,它便成了一种“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当出现更新鲜、更省力的喝水方法的时候,因循守旧者势必要指责那些“不按套路出牌”者的创意了。

所以,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仿真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由图画上的文字切入,可有如下立意:①从母亲的角度,歌颂伟大的母爱;②从孩子的角度,有一种爱叫放手;③辩证地看待“爱”“自由”。

【仿真训练三】阅读下面的图画《老鼠发了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由图画的题目切入,可有如下立意:①不能做金钱的奴隶;②要抵制金钱的诱惑;③在利益的诱惑下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上一篇:镇上最漂亮的女孩 下一篇:是一道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