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纪实摄影中的艺术性

时间:2022-10-19 03:28:48

浅论纪实摄影中的艺术性

一、理解艺术性与纪实摄影

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程度。艺术性作为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指在艺术处理、艺术表现方面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而在摄影这门造型艺术中,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色彩、线条、光影效果、画面布局和摄影材料等元素表现摄影师审美意境所达到的程度。虽然纪实摄影强调以真实再现为主要特征,但我们若在摄影中恰当注意艺术性的运用,可增强摄影作品的视觉感染效果。如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们,无论是拍摄的新闻、报道、纪实作品等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这非但没有削弱作品的真实性,相反,却让图片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其实,在我们摄影的实践中大都会谈各种视觉形式,但它们均是统辖在艺术性之中的。所以说,我们在今后的纪实摄影中,只有先明晰艺术性这一概念和特征后,我们的纪实摄影才会有更好发展。

纪实摄影的概念及特征:纪实摄影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现实记录,它的题材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同时还是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摄影方式。其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现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纪实摄影不仅需要有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它还要有一定富含时代特征的文化内容在其间穿针引线,而不是轻描淡写,因此它还要有自身的社会性、历史性、艺术性以及人文关怀等。

二、艺术性在纪实摄影中的重要性

纪实摄影能说出世界的一些事情,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无论是正面赞扬,还是反面揭露,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审视与关注。如已故纪实摄影家侯登科的《麦客》,作品在尊重现实的状态下,通过淡化艺术形式,用相机拍出了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尊严,同时也彰显出摄影家关注人性,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人道精神。若无艺术性的运用,仅仅凭摄影师的客观再现,将不会感染读者。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讲的一句话,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先感动自己。

吴家林在一次采访中就自己作品收藏,作出一个明确的解答: “倘若,是一般性的人文记录照片,拍摄仅一年时间,绝对不可能在如此高端的大雅之堂展出被收藏,只有等到这些人文记录的场景风貌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之后、摄影者也作古了,照片成为古董,也许其收藏价值才会显露出来。当时我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影像本身,如果只是提供了真实的风貌是不够的,它必须还要有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包括摄影的瞬间性,画面绝妙的构成关系,让人看到后就难忘,仔细看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多余的”。吴家林的这段话,虽然通俗易懂,但却说了艺术性在纪实摄影中的重要性。正如他强调的艺术价值,即摄影的瞬间性,画面绝妙的构成关系,这两点元素正是艺术性在纪实摄影中的具体表现。

三、艺术性可推动纪实摄影内容升华

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其感染力就愈强,也就愈能发挥摄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就印证了, “一件作品艺术性的最高境界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及真善美的统一”。

纪实摄影是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生活为表现对象,它可以记录一个人或一桩事件,也可以记录人或动物的性格与情绪,具有现实的意义。但现实环境下的纪实摄影师,在尊重现实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摄影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等来追求画面的艺术性。正如纪实摄影家吴家林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所讲,“我不是一个记录摄影师,我是以一个艺术家的个性眼光观察生活,有我强烈的主观个人色彩。除了尊重我发现的客观场景的真实外,我往往抓取极为特别的现实中的人和物的状态构成画面。艺术的表现越避开普遍性的东西,越能抓住本质,越能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思考,越能表达我对人生现实的看法”。

相机是一个记录的工具,它作为摄影师的“第三只眼”,摄影师利用它在现实环境中观察现实、记录现实,最终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展现摄影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图片的内容是立足于现实的,而图片的艺术性表达,却是摄影师的感官情感。构图、光色、影调表达等艺术性元素不但能增强图片叙事的力度,更能表达摄影师现场时的感受和思考,并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感染观者,从而恰当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性与哲理性。画面的艺术性表达是摄影师对摄影想法的一面镜子。

摄影师的表现力在于按动快门那一瞬间,这一瞬间里囊括了摄影师对人或事的主题的开掘,画面形式如人物形象、光影、色彩等均烙上了时间的痕迹。熟悉纪实摄影的摄影者,均了解它更强调摄影的瞬间性。摄影瞬间表达的视觉冲击力在摄影师的瞬间抓怕,这种瞬间抓拍若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雨、雪、雾天气,黎明黄昏等自然因素,直接影响了照片画面的光影的分布,明暗对比,色彩冷暖等。这些虽然不是纪实摄影的主要元素,但摄影画面里的主题思想或是事件均在这些视知觉艺术元素的对比衬托下,引导和带领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画面的内容,进而让观众得到更好的情感升华。

除了自然、社会环境的衬托外,照片中的人物表情,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也能直接影响纪实摄影的感染力。如纪实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作品集里人物动作表情各异,但摄影师却抓住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在影集出版后,美国人强烈谴责弗兰克,并否认这不是他们的现实状态。而弗兰克在记录中是从自己的心像出发,记录了现实中白人、黑人的现实表情与状态。他把握住了摄影记录的黄金点,从而人物的情感与情绪才能更好地通过摄影画面被表现出来,并传达给观众。

艺术性在摄影这门造型中,除了运用色彩、线条、光影效果、画面布局和摄影材料等元素表现摄影师的主观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晰它为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的思想表达,情感再现,有保驾护航的作用。正如摄影家吴家林所讲,“单纯的记录照片,仅仅是个图像资料,在当今人手一机、人人都能拍照情况下,更显得平庸。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内涵丰富的人文纪实图片,才拥有永恒的影像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新闻摄影与艺术性的联系》.曹力思 .

[2]《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王馥.

[3]《摄影美学》.李文方.辽宁美术出版社.

[4]《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肯尼斯-科布勒.

上一篇:传统慈善事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下一篇:绥棱黑陶品牌文化性格及塑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