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健康观念,科学构建新型保育模式

时间:2022-10-19 03:13:25

树立健康观念,科学构建新型保育模式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越来越全面,从单维健康观即“身体正常、无疾病”的认识发展到对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完满状态”的认识。这就要求幼儿园逐步构建科学的新型保育模式。

关键词:健康观念;三维保育模式;策略

健康观念的改变影响着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也给幼儿园传统的保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一、传统保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传统的幼儿园保育以生物模式为主,重在疾病防治,强调计划免疫和营养供给。但从众多调查资料来看,目前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存在诸多隐患,许多曾是成人身上出现的健康问题如肥胖、孤僻、冷漠、焦虑等已提早出现在孩子身上。显然,这种传统的重在关注幼儿生理素质的保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代幼儿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外,还有心理上的多层次需求,他们不仅需要身体的健康,更需要心理的健康和社会化的发展。因此顺应健康的理念和现代幼儿的保育需求,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幼儿健康的保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三维保育模式的实施与策略

(一)保育目标的确立

生理保育目标: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适应力;具备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能力。

心理保育目标: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健康的个性;有坚持性与自制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能力。

社会保育目标:能正确认识自己;有一定的社交技能;能与同伴合作、互助与分享;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保育内容的选择

生理保育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饮食与营养、人体认知与自我保护、身体素质与活动技能。

心理保育内容:包括情感培养、意志培养。

社会保育内容:包括提供各种集体活动,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体验共同生活游戏的乐趣,理解学习基本规则,学习自律与尊重他人。

(三)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创设健康环境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所有精神氛围、物质材料、常规作息、人的活动构成幼儿园整体环境。健康环境的创设,既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又有利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安全美好、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责任与坚持,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生理环境。包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建筑与设备、活动环境,提供合理的营养与平衡膳食,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其次,创设亲切、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与温悯,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心理环境,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与幼儿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幼儿获得温暖感、信任感和满足感。再次,创建生机蓬勃的社会环境。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如幼儿园经常开展冬季运动会、歌咏比赛、故事大王、开心自助餐、巧巧手等大型集体活动,宣传健康校园文化。经常开展打破班级、年龄为界限的家园互动活动,让幼儿与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交往,让幼儿自主选择同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促进与同伴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建立。教师要充分提供与成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自己的父母、同伴的父母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与成人交往的方式,感受亲情的温馨。

2.提供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是指幼儿园为保证幼儿的健康而提供的一系列卫生保健措施和活动。首先,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措施。根据《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考核标准》等相关条例要求开展卫生保健工作,每年开展健康检测、牙齿保健、预防接种、体弱儿、肥胖儿个案健康跟踪等。其次,为家长提供形式丰富的健康服务。以园报、班报、咨询活动、亲子活动、开放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卫生保健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健康个性品质养成、不良情绪疏导等,帮助家长树立现代保育观念,懂得家庭保育要遵循幼儿特点,不仅要关注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孩子个性、品德的发展。

3.开展健康教育

(1)专门的生活教育课

根据保育的三维目标及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培养幼儿多种生活技能或卫生知识为独特内容,以系统性教与学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生活课。如对于某些幼儿不太理解的健康常识、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统训练的健康行为技能,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在讲解、游戏、观看动画片、情境表演、练习等组织形式中,引导启发幼儿感知、体验、探索,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与直接经验,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态度以及自觉的健康行为。

(2)单元主题综合活动

幼儿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既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又与各领域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据保育目标及内容,我们分解出若干主题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以营养教育为目标的“走进美食城”,以自我保护为目标的“安全小卫士”,以健康情绪为目标的“我开心我快乐”,以交往能力为目标的“我的朋友多”等主题活动。如在开展“走进美食城”活动中,我们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切入点,通过调查与探究,了解食物的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初步懂得平衡膳食的基本道理。并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知科学配餐给人们的健康与快乐。并且通过探究食物的“旅行”过程,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健康态度的转变以及健康行为的养成都离不开各个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我们还整合了五大领域,共同实现保教目标。

(3)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幼儿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把握时机。尽管通过专门的生活教育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许多健康知识,但健康态度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因此,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要渗透健康的行为理念,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与环境,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各环节中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使幼儿在持续性、连续性的潜移默化、自然熏陶中逐步形成稳定、自觉的健康意识。

4.家园同步保育

强调家园的多向参与、多向合作。首先,我们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把我园保育目标、内容及实施方法等向家长作了介绍,并把各阶段幼儿保育的具体内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以书面形式分阶段分发给家长,使家长心中有保育目标,指导有具体方法。其次,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现代保育观念,指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其三,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保育工作中来。在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或生活课时,引导家长参与制定活动的设计与活动准备,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特长优势、家庭优势参与保教活动的组织,有了“家长教师”的当助教,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更加高涨。如在开展“走进美食城”的主题活动中,许多擅长烹饪的家长举办“胡萝卜美食节”活动,以胡萝卜为主料,开发各种烹饪方法,以色、香、味来吸引孩子们,使幼儿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幼儿园还可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的互动活动,如“我能行”生活技能挑战、“安全知识我知道”等,能有效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强化了家长的合作意识,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用多媒体提升音乐课堂审美效果 下一篇:谈谈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