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高分辨率T2―TSE―FS成像对颅脑TOF―MRA的补充作用

时间:2022-10-19 03:06:26

摘要:目的: 探讨1.5T高分辨率T2-TSE-FS对颅脑TOF-MRA的补充作用.方法: 对52例非增强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信号缺失区行高分辨率T2-TSE-FS靶扫描,并比较MR和高分辨率MRI的结果.结果: 正常颅内动脉管腔内血流呈无信号,管壁呈细线状或不显示.10例患者的受检颅内动脉中,MRA和高分辨率T2-TSE-FS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MRA和高分辨率MRI显示一致,即MRA显示狭窄、高分辨率T2-TSE-FS显示管腔内血流非流空,发现血栓存在;31例MRA和高分辨率MRI显示不一致,其中MRA显示异常,但高分辨率T2-TSE-FS显示管腔内血流流空.结论: 高分辨率T2-TSE-FS能很好显示颅内动脉真假狭窄,及管腔内血栓或管壁增厚,弥补非增强TOF-MRA技术的不足,对颅内动脉MRA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关键字: 脑动脉; TOF-MRA; 高分辨率T2-TSE-FS

MRI的一个主要优势是能在不应用对比剂的情况下使液体显影。这是源于MR信号对流体和运动的敏感性[1]。MR对流体和运动表现信号是可变的,有两种表现形式,血流流空和流动相关增强。流动的血液引起的信号改变可以提供血管形态学的相关信息,和流动的定量依据。这是MR血管成像的基础。时间飞跃法(TOF)其技术基于血流的流入增强效应。具有无创、成像清晰、无需对比剂等特点,被常规运用于颅脑动脉成像。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血管假性狭窄及夸大血管狭窄的缺点。本文旨在探讨高分辨率T2-TSE-FS系列对TOF-MRA缺点的弥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选52例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进行MR检查。患者年龄45-82岁,平均63.5岁。同期对10例无临床症状志愿者进行相同的检查,男5名,女5名,年龄21-35岁,平均28岁。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 MR仪,8通道正交头颅线圈。在行非增强3D-TOF-MRA扫描发现有血管狭窄的患者,再以高分辨率T2-TSE-FS系列对狭窄血管进行扫描,扫描层面与靶血管走向垂直。高分辨率T2-TSE-FS参数如下:TR1920、TE85、相位编码方向A>P,FOV140X140,矩阵256X256,层厚2mm,层间距10%。最后把两组图像进行对比。

2、结果

2.1正常血管 10例 MRA显影良好,高分辨率T2-TSE-FS显示血管完全流空,正常管壁非常薄,呈细线样(图1)。

2.2血管假性狭窄 31例MRA显示血管狭窄,高分辨率T2-TSE-FS显示血管完全流空,管壁呈细线样或不显示(图2)。

2.3血管内有血栓或管壁增厚 21例MRA显示血管狭窄或中断,高分辨率T2-TSE-FS显示血管腔内有稍高信号血栓影(图3),或显示增厚的管壁,增厚管壁呈中等或低信号影,且能矫正MRA血管狭窄程度(图4)。 如下图:

3、 讨论

TOF-MRA其采用短TR的GRE-T1WI序列进行采集,成像的容积或层面内静止的组织被反复激发而处于饱和状态,磁化矢量很小,从而抑制静止组织的信号,而成像容积之外的血流没有受到射频脉冲的饱和,当血流流入成像容积或层面时就具有较高的信号。血流信号与静止组织之间信号形成较好的对比。TOF-MRA成像有两种方法,2D-TOF-MRA和3D-TOF-MRA,现在一般采用3D-TOF法。2D-MRA和3D-TOF法血管成像常可能出现如下假象:①血管假性狭窄。由于湍流造成的失相位可能引起血管某处血流信号丢失,从而出现血管狭窄的假象。湍流常见于血管转弯处和血管分叉处。②血管狭窄程度被夸大。血管狭窄处容易形成湍流,造成血管信号丢失,从而夸大血管狭窄程度[2]。另外,狭窄后扩张血管内血流容易出现湍流,可能造成血管假性狭窄,从而夸大狭窄的长度。③3D-TOF法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就是自旋饱和效应。饱和效应是指由于反复的射频脉冲激励造成自旋恢复的数量减少,导致纵向磁化减小,纵向磁化逐步减小导致成像信号的逐步减弱,影像上表现为血管逐渐变细。慢速血流是导致自旋饱和一个突出问题,3D-TOF MRA对慢血流不敏感[3]。虽然在3D-TOF时采用优化倾斜角非饱和激发技术(TONE)与多层重叠薄层采集(MOTSA)技术来解决流入饱和导致的信号衰减[4],但是老年人颅内血流比较缓慢,3D-TOF-MRA成像容积内血流的饱和较为明显,导致容积内血流远侧的信号明显减弱,仍然部分病例血管远端可能出现信号丢失导致假性狭窄。

TSE的TR间期一般较长,达到几百、甚至几千毫秒,血流在下一次激励前血流已经流出成像层面,成像层面内流动血液回波无法形成,表现为无信号(血流流空效应)。血液流空效应在血流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扫描层面表现最为明显。血流表现为无信号,则不必担心湍流及血流饱和现象造成的血流信号减弱造成的相关伪影。如果高分辨率T2-TSE-FS表现血流流空、管壁呈细线样或不显示[5],则是假性狭窄。 高分辨率T2-TSE-FS还能清楚显示正常血管壁、增厚的管壁、管腔内血栓。显示了管壁增厚后腔内血栓,则验证了血管狭窄,同时能矫正血管狭窄程度。但是,也要注意钙化斑块可能是低信号而不能显示。

4、 结论

综上所述,非增强3D-TOF法是很好的颅内动脉成像方法,但其存在血管假性狭窄及夸大血管狭窄程度的缺点。对狭窄血管行高分辨率T2-TSE-FS扫描能验证血管是真正狭窄还是伪影,同时能矫正狭窄程度,是对3D-TOF法MRA很好的补充。而且不用对比剂(不用增加患者经济费用),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这种方法更经济实用。

参考文献:

[1](美)斯考特.W. 阿特拉斯主编 李坤成主译,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9.

[2]杨正汉,冯逢等,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7.

[3]尹建中译,MRI基础.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341.

[4]韩鸿宾,临床磁共振成像系列设计与运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3.

[5]李明利,徐蔚海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国医学影像学技术,2010,26(6);1009-1010.

上一篇:A型行为类型老年人的行为矫正及护理 下一篇:口腔种植手术的配合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