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多家银行的滑铁卢之役

时间:2022-10-19 02:45:48

常州多家银行的滑铁卢之役

金融机构深陷铁本项目

4月28日,针对常州6家金融机构的查处风暴终于降临了。中国银行常州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王建国首先被撤职。接下来,各行还会进一步追究部分责任人的责任。6家金融机构合力帮助一个注册资本仅3亿元的小型钢铁企业,运作一个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的总投资106亿元的大项目。这是一次罕见的集体“失足”。据统计,截至2004年3月15日,共计有6家金融机构向铁本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授信总额共43.4028亿元。其中,中行25.7208亿元,农行10.3106亿元,建行6.5608亿元,广发行3000万元,浦发行5000万元,常州武进农村信用联社105万元。江苏银监局一位官员澄清说,因为有一些重复计算,实际的数额是30多亿元。这位官员说:“铁本老厂以流动资金名义贷出的10多亿元还有收回的希望,贷给新项目的20多亿元基本上就没什么指望了。至于几家银行能从新项目里收回多少资金,现在谁也说不准。”

巨额资金如何流入?

据知情人士透露,农行是铁本公司的开户行,也是在铁本老厂时期最早向其投入资金的银行。实际上,对于铁本新钢铁基地项目,此前农行按照每100万吨钢铁产量所需资金的比例,大致匡算出可向铁本投入15个亿,但出于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最后只投入了10亿多元,这使得农行逃脱了更大的劫难。

从2002年开始,建行、中行等金融机构鱼贯而入,相继与铁本建立信贷关系。2003年下半年,随着铁本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两家银行的贷款也迅速增加。此时,铁本公司和它的关联企业已经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了,结果相当部分的资金以信用贷款的形式流入了铁本,其中中行尤甚。现在,这部分贷款成了中行的心头之痛。

在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控制钢铁投资和各银行狠抓不良贷款的双重压力下,这6家银行如何能将如此大笔资金大胆地投入一个民营企业的钢铁项目,从而深陷风险的漩涡?

当地一位中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看来,铁本公司的这个新项目还是不错的,因为市场需求很强,钢铁价格连连上涨,估计资金的回报率会比较高。“谁能想到宏观调控这么厉害呢?刚刚撞到枪口上。”不过,他也承认,中行的授信资产保障不够,信用贷款多,抵押、担保贷款少,造成的风险敞口比例比较大。

一位农行常州分行人士申辩,农行向铁本的授信程序是正常、合规的。“铁本原来的经营势头很好,在银行的存款很多,政府也支持,是大家都想争取的大客户。”他进一步向记者解释,农行的贷款都是按项目的规模、产销能力向老厂发放的,而且都是以流动资金的名目,而不是固定资产投资。但是,“铁本公司的违规挪用,以及贷后的监控不到位,使我们卷入了风波。”

谁之过

一位江苏银行业人士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支持给银行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绝对没有问题。银行向铁本公司贷款时,铁本已经有了政府的批文,不幸的是,后来证明这些批文是地地道道的越权审批。“正是由于过于信任地方政府,所以不太重视贷前审查和贷后的监控。”这位人士说,“铁本公司以化整为零的方式,通过22个项目向银行贷出数以亿计的资金,银行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以铁本公司的规模,也不可能贷到那么多流动资金,后来挪用为固定资产投资。这些,银行心里也都应该有数。”

另一位常州的银行业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有些银行的风险意识太弱了,为了争夺客户,不计成本地盲目投入。但问题是,各家银行并不清楚其他同行给予同一家企业的贷款额度,最后各家的贷款合并之后,很可能远远超过这家企业的还款能力。铁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铁本公司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也成为致命的诱饵。铁本公司提供给税务和银行等部门的报表大不一样,给银行的数据显然要乐观得多,但没有人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一位江苏银监局官员认为,这个事件给银行很大的教训。其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应加强宏观预警和指导,让银行提早了解行业过热与否,避免盲目投资。其二,也是最关键的,银行必须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地方政府的习惯,以为有地方政府支持,贷款就没问题了,从而陷入非规则游戏的陷阱。他说,“法制越来越健全,银行必须按法制社会的规则办事,而不是依赖地方政府。”(摘自2004年5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名家短论 第6期 下一篇:深圳市推迟实现现代化时间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