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夏之风湿痹症

时间:2022-10-19 02:20:37

安全度夏之风湿痹症

李雪梅 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20余年。擅长应用中医传统治法及现代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强脊炎、痛风、肩周炎等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以及骨关节炎、风湿病关节炎、运动创伤、滑膜类等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曾担任2007年世界杯女子足球赛成都赛区裁判组保健医师。

我国是世界上东方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风湿关节痛方面的记载,可见自古以来风湿痹症都伴随着历史文明一起,缠绕着历代人民,给大家造成了剧烈难忍的疼痛,伴随终生,不能根治。但另一方面,经过我国历代医学专家的努力,却也研究出了许多能有效缓解此病症的良方,比如《左传》、《战国策》、《黄帝内经》等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名著古文。

汉代张仲景更是在他的《金匮要略》中,首次从临床的角度提出风湿病的症候特点和病理机转,认为导致这类疼痛发作的原因是营卫不利,气血不和,阴阳气血不调,而造成局部肿胀、麻木、恶寒、发热等症候。伴随着风湿痹病研究的发展,晋代的皇甫谧,隋代的巢元方,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张景岳,以及清代的娄万厢、娄万邦、娄万兴娄氏三兄弟,都在风湿痹症的研究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到了现代,又有着大批风湿痹症研究者以此为终生职业,追求根治风湿痹症的方法,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弟子李雪梅医生便是其中之一。

施治需要先辨证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痹症中的一种,中医将之称为(wāng)痹,主要表现为全身关节或部分关节发生肿大,僵直畸形,骨质改变,筋缩肉挛,肢体不能屈伸等。朱良春教授认为类风湿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病多虚、久必及肾的特点,同时患者多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隧(病邪于是乘虚袭击经络缝隙),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滞于内,深入骨骱(jiè∶骨节与骨节衔接的地方),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发生肿痛。具体来说有着以下的临床表现:

风寒湿瘀阻络型:一个或多个关节疼痛、肿胀,不红不热,晨僵,痛处畏寒,得热则舒,常因天气变化而加剧,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小弦。

邪瘀日久,化热伤阴型:症见关节肿痛,局部灼热,关节僵硬,初得凉渐舒,稍久则仍以温暖为适。口干而苦,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细小数或弦。

正虚邪恋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经久不愈,痛势绵绵,甚至彻夜不已,日轻夜重,舌苔薄白或白腻或白腻罩黄,舌质或红或淡,脉细小弦。

夏季养护不可小觑

(wāng)痹虚实交杂,治疗颇为棘手,不容易快速见效。根据(wāng)痹的病机,大部分类风湿的病员喜暖,所以炎炎夏季到来之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往往有所减轻,因而部分病员忽视了防寒保暖和按时用药,致使病情反而加重。实际上,缓解此症的关键在于坚持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夏季患者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辨证护理

风寒湿瘀阻络型患者:温经散寒,祛风逐湿。加强保暖教育,观察记录患者的畏风寒、晨僵情况,理疗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及药物作用。

邪郁日久、化热伤阴型患者:少食牛、羊、狗、桂圆、荔枝、牛奶等热性食物,若关节红肿痛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观察体温,注意休息,科学补充水分,可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类制剂,可食西瓜、冬瓜汤,尿酸不高者可饮绿豆汤。

正虚邪恋型患者: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消化道反应,面色、活动能力、消瘦、睡眠、夜尿等整体情况,气血不足可用西洋参、枸杞、大枣泡茶饮,做菜时可合理加入当归、黄芪,脾胃虚弱者可服食山药、莲子、党参、大枣。

个人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积极调养;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温及休息;避免到阴冷的地方;防中暑、暴晒;防感冒,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雨淋、冲冷水浴;避免贪凉席地而卧;避免空调或风扇直接吹;居室保持通风、温暖、干燥。

饮食护理

不宜暴食冷饮,宜清淡食物,易消化、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肥腻食物,忌食海鲜、虾蟹等发物。

心理护理

保持愉快的心情,医务人员及家属应该以和谒的态度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上一篇:夏季养身 应天顺时天人和谐 下一篇:饮食的古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