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偷”不可小视的心理病

时间:2022-10-19 02:02:19

“惯偷”不可小视的心理病

《华西都市报》曾经报道一“惯偷”因作案形迹败露而服农药自尽的事件。情况是:家住四川彭州的李某,长期偷盗成瘾,年仅32岁便因偷盗4次被判刑。最后一次出狱后,他仍未改掉小偷小摸的毛病。他曾向邻居说:“我见别人的东西,总觉得不拿走手就发痒。”几个月前,李某因涉嫌偷走他人的一个煤气罐,被当地派出所民警带到所里调查。然而调查刚结束,李某趁民警不注意,又顺手牵羊偷走了民警的手铐。不久前,李某再次作案被发现后,服下大量农药,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其实,这是一幕令人同情而又值得深思的悲剧,因为当事人是一位典型的偷盗癖者。人们不应该简单地把这种偷窃行为看成“恶行”,而是应当把它当作一种“病”来治疗或纠正。

有研究证实,有偷盗癖的人大多有性格缺陷,如自幼倔强、好强、比较自私狭隘、交往面狭窄。另一个较显著的特点是“报复心”极强,无论是家人的责骂,还是同事朋友的批评,都容易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报复冲动,而这种报复心理往往通过偷窃行为发泄出来。但以后的行为似乎与这种报复方式并不直接相关,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使然。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偷窃行为是“恶习”还是变态心理行为呢?通常情况下,偷盗癖具有如下特征:

1.偷窃前无预谋,是一种不能控制的、反复出现的偷窃冲动,达到一定紧张度,自控能力下降而去作案,以满足变态心理的需要,且是单独作案。

2.所窃物品无明显选择性,有些甚至是废物,不以获取经济利益和使用为目的,偷盗后将物品扔掉或收藏起来,从不使用。

3.此行为逐渐产生,持续进展,长期迁延,矫治较困难。

4.多数患者都有一定人格缺陷,其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个人经历等有一定关系。但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文化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不少人智力水平、文化程度都很高。

5.患者多为女性,其行为在17~20岁充分暴露。

偷窃者一旦被发现,常被人认定是行为不良、品性恶劣的表现,常以道德批判和法律制裁的形式给予打击、处罚。这些处置方法对患者来讲是致命的打击,可能使其很容易滑向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的深渊,个别人还可能因此而做出自残或自杀行为。

目前对偷盗癖尚无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矫治起来较为不易。但实践证明,以心理治疗、意向转移疗法和加强管理联合治疗偷盗癖,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对偷盗癖者,家庭、社会应该给予更多关爱,真诚的关怀安慰,有助患者走出情绪的低谷、重塑自我。当患者出现情绪极度悲观和消沉时,可请精神科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或适当用药控制。

上一篇:厨房污染,可以避免的癌症风险 下一篇:刘心武的“加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