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App缘何红极一时?

时间:2022-10-19 01:10:39

曾经被一些地方政府叫停的打车App又火了起来,并且火得一塌糊涂,各方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禁要问:打车App为什么这么火?

风投资金的进入为打车App火上浇油,各应用必须要做得火爆一些,否则在风投那里说不过去;移动互联网支付渠道之争,已经愈演愈烈,巨头们需要新的战场来开疆拓土。打车App火热的背后,有民众需求的因素,有风投资金推动的因素,更有各大网络巨头明争暗斗的因素。所以,笔者觉得目前打车App的红火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而生,同时又是被资本和巨头利用的一场“虚火”,并非真正的“旺火”。

首先,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需要打车App这样的应用为自己提供方便。必须要承认,现在的人越来越懒,也越来越急,如果能不必费劲也不用排队,只需多花几块“加价”的钱就能打车,何乐而不为呢?除了打车出行,打车的过程中还能享受到“竞拍”的、胜利者的,这些潜在的心理刺激是很受网络时代消费者欢迎的。况且,这些打车App像极了目前流行的微信等应用,得心应手,它们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算得上是应时而生。

其次,打车App对司机和乘客的利益诱惑,也使这项“产业”越来越火热。目前各大打车App都在推广市场,都在进行“利诱”。在此不妨举两个例子:按照滴滴打车的推广方案,“用户在使用微信来支付嘀嘀打车时,嘀嘀打车会奖励司机10元,每天限定最高50元;减免乘客10元,每乘客每天30元封顶;以及一万名乘客的免单计划。”有这样的利益诱惑,乘客也好,出租车司机也罢,谁愿意放着白捡钱的活儿不干呢?打车App的流行,利益起的作用太大。

第三,没有钱,难以大规模推广,而大量风投资金的进入,又让各大打车App已经身不由己。互联网的任何一样东西,一旦与风投沾边,便不再单纯,也不能安静,都将和疯狂、烧钱等字眼沾上关系,比如以前的视频网站、团购网站、网络存储。2013年下半年,很多打车App因为资金的原因陷入困境,但很快风投又来了,打车App开始在资本的“强心剂”下复活,并且“洗牌”的趋势已成定局。

第四,打车App的竞争,实质就是腾讯和阿里这两大巨头的竞争。这两家的竞争,已经涵盖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从微信和微博,到淘宝和易迅,再到支付宝和财付通,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账面上看,电商、支付两方面,阿里占上风,而即时通讯这方面则是腾讯独占鳌头。作为最具金融价值潜力的支付方式及其入口,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两大巨头斗争的焦点。打车App,市场委实大得很,但与巨头的目标相比,其实只不过是巨头一盘大棋中的一粒小棋子,他们更大的目标应该是由出租车行业延伸到餐饮、住宿等涵盖普通人衣食住行的诸多领域,以及几乎所有网络支付未开垦充分的线下潜力行业。

打车App很火,据称嘀嘀、快的打车一个月的市场费用就在数百万元级别,一般的打车App开始玩不起来。只是在这样大肆“烧钱”且盈利前景很不明朗的情况下,这场“虚火”维持多久谁也不清楚,一旦资金链断裂,打车App还能如此火爆吗?

上一篇:Vertu最重要的事 下一篇:视频网站的内容自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