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时间:2022-10-19 12:46:00

自我教育: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中学班主任,我强烈地感受到自我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变化。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一、构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管理模式

1.建立干部轮换制,让学生共同参与管理

班委候选人由每个小组推荐产生,全体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班委,班委确定后共同推举组成一个适合本班情况的最优化的班委。同时为锻炼每位班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班级采取全体班委轮流“值周”制。一个班委干部除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另兼任一周的班长工作,十个班委半期刚好轮流一次。半期后,同学们再重新推荐新的班委候选人参加选举。这样一来,班集体的所有学生均置于主人翁的地位,所有成员无一例外地积极参与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创造既有民主又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中体现出责任感。通过轮流制,班委工作主动性加强了,独立解决班级发生的问题也更迅速和有效了。我还定期对新班委进行培训,第一次班委成立后由班主任亲自培训,后面轮换后新的班委干部由原班委进行培训,形成良性循环的轮换和培养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2.建立岗位责任制,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

我班设立了由值周班长负责的班级管理制度,各个班委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公示于班级中,遇到不能独立处理的班级事务向值周班长汇报。这样设岗,有利于突出班委会的服务意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基础,通过集体讨论找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全班细化设置岗位,让学生承包班级中的每一件事务。比如有专门处理讲桌卫生的、关门窗的、倒垃圾的、抬饮用水的……只要是事就有人去管理承担,大家定的岗,落实也很容易,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争先恐后地上岗,还给自己起了很好的头衔,班委负责监督。作为班主任我还及时鼓励他们,班委可以与时俱进提出新设岗位,比如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就可设安全自救逃生宣传岗,再比如近段时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流行,可设防范病毒宣传岗等。

3.建立班级奖励制,让学生乐于参与管理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走近学生,和学生谈心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爱。“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充满爱的教育,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就谈不上任何教育。”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我通过满足学生多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肯定学生的进步,总是及时给予表扬。而学生获得的精神奖励就是他再次积极上进的动力。可以说,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对班级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对涌现出的优秀学生,每学期班级都会面向全班学生评选“进步之星”“劳动之星”和“文明之星”,评选优秀班干部和最佳班长等,通过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班级的和谐发展。

学生都有崇拜伟大人物的心理倾向,他们会将心目中所崇敬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所以,我常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崇拜的名人,与全体同学分享他们的成功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全体学生的榜样。

二、构建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的活动模式

1.文体活动让学生大胆承办

为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班级的活动始终坚持学生办的原则。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大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同学们的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我校设立了很多社团,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和个性,让学生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并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参与社团活动的乐趣,体会在社团活动中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方法,理解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三、构建以学生自我认识为主的评价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和改正自身的缺点不足,更好地规范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舆论和监督作用,形成了三级评价模式。

1.学生自我评价

在班级开展学生自我评价,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成长档案,将自我的评价记录于档案中,每月拿出来对照,自己变化了多少,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变。

2.小组互评

利用班会课时间,小组内同学相互评价,对组内同学的表现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了解自己在小组内同学心目中的印象,达到学生影响学生的目的。

3.班内互评

我们班级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成长记录”交到班主任处。班级的同学对任意一个同学都可以进行评价,将自己对同学的看法写入成长记录册中,班主任将这些看法委婉地传递给学生,达到学生自我再认识的目的。

四、构建以学生自我反思为主的悟理模式

人的反思是来自于思想甚至灵魂深处的东西,反思得越深刻越能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中,让学生抽出时间进行自省自悟比老师的空洞说教效果更好。

1.个人反思

学生的相互评价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大的影响,但不一定能内化为道德品质。所以我经常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反思活动,如在每周的成长记录册中说出上周自己最满意的地方,最不满意的地方,再说出本周自己最需要努力的地方,构思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自己一周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改进和完善自我。

2.小组反思

每周的班会课值周班长会组织召开小组会议,由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上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注意,谁有进步,谁还有问题,有什么问题,然后组长再在全体同学面前说本组上周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周的计划。

3.集体反思

当班级取得重大成绩或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时,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反思。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开展这样的讨论:和我们年级最优秀的班级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借以引导大家学习先进,总结经验教训。每次学校举行大的活动后,我更是不放过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反思的大好时机:开展“我们为什么能拿第一”“我们为什么失利”等讨论,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引导大家在胜利中找差距,在失败时找不足,在集体的讨论中让他们进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相互启发,在对自我的审视反思中不断升华自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总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班级管理应该追求的教育理想。但是,自我教育不是放任教育,也不是松绑教育,它的实施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要实现学生更好的自我教育,对教师的管理艺术和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中学

上一篇:不要只盯着“短板” 下一篇:最先突破焦虑的父母,做的事是“不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