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亚当斯没拍到月亮风光摄影中的“Ps”

时间:2022-10-18 11:48:05

假如亚当斯没拍到月亮风光摄影中的“Ps”

编前

“人造美女”事件

2009年7月19日,第59届环球小姐大赛上海赛区初赛阶段,大赛主办方出人意料地宣布:从本届大赛开始将允许有整容经历的选手参赛。由于世界三大顶级选美比赛(世界小姐、环球小姐、国际小姐)之前都公开拒绝所谓的“人造美女”,此举因此招来诸多质疑。

国人围绕“人造美女”可否参加选美大赛问题分成正反两方,支持者认为:无论是自然美还是人造美,都是美,不该厚此薄彼,既然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先天遗憾的做法能够在其他领域得到赞扬,那么在选美大赛上也不能例外。反对者认为:人为整容破坏了游戏规则,这对于其他选手是不公平的,如果选美大赛纵容“人造美女”,那么选美大赛就会变成整容大赛,这会促使很多本来无需整容的女子趋之若鹜,后果将不堪设想。

影赛与选美

与选美比赛一样,如今有各种名目的摄影比赛或者摄影展览,如“奥赛”“省展”“月赛”等。摄影比赛,特别是各种沙龙性的摄影比赛,选来选去,其实大都围绕一个“美”字。评委们衡量一幅摄影作品的优劣,无非是根据作品的形式美、意境美、技术美、瞬间美以及内涵美等要素。

正如佳丽们登场亮相之前需要浓妆淡抹、勾脸描眉一样,摄影者在将自己的作品拿去参赛或参展之前,总会将其打理一下,或增点饱和度及锐度,或动动曲线和色阶,或修掉脏点和坏点。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或独特的审美情趣,有彩色转黑白的,也有进行局部复杂处理的,更有“移花接木”者。

在胶片摄影年代,拥有暗房或者能够进行照片后期制作的不在多数。数码摄影时代后,以Photoshop(俗称Ps)为代表的各种影像后期处理软件,很多情况下可以帮助摄影者扭转“乾坤”,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然而,人们对Ps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观点完全相左,有人认为Ps是二次创作的得力工具,有人觉得Ps是破坏秩序的洪水猛兽。每当影展或比赛结束之后,Ps问题始终是争论的焦点,总有正反两方就某些作品“该不该Ps”或“Ps是否过度”进行激烈争执,特别是那些增加或删减画面内容的风光作品更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些问题不仅给摄影者带来很大的困惑,也让各种大赛的评委以及组委会伤透脑筋。

是非之地

纪实摄影以及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对Ps早有定论,Ps的争论焦点往往集中在风光摄影领域。多数人看来,风光摄影应该纳入艺术摄影范畴,要以表现“美”为最终目的;但也有些人认为,风光摄影作品更多体现的是纪录价值,不能失去“真”的属性。不少风光摄影爱好者常常对一些问题把握不清,如风光摄影作品的色彩饱和度以及锐化度如何掌握?能否添加或删除画面元素?假如Ps高手利用“移花接木”之术让作品看起来天衣无缝,能否称得上是佳作甚至“大片儿”?这种“P”出来的照片与那种志趣天成的作品相比,艺术价值上是否有高低之分?

亮相之前

登场亮相前,美女们或“轻描淡写”,或浓妆艳抹,总之都会精心设计一番后再一展迷人风姿,通常没人愿意素颜亮相,以免遭遇所谓的“卸妆死”。摄影人也往往如此,大家一般不情愿亮出素材“老底儿”,更希望让观者直接欣赏最终的成品而博得喝彩。因此,我们真诚感谢本期栏目的几位作者,他们为了此次的Ps研讨活动,敞开心扉,开诚布公,不仅拿出自己拍摄的原始素材,而且详尽说明了Ps的过程和想法。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教研室的姚璐先生,听说本刊的Ps研讨活动后欣然撰文,阐述观点。本刊编辑部的几位编辑也对Ps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另外,本刊记者专门就Ps有关问题,采访了多位著名摄影家和摄影界资深人士。名家们见多识广,但观点也不尽相同,让我们听听他们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上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片段品评 下一篇:精在开会 妙在转换 意在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