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永相随

时间:2022-10-18 11:41:34

李蓬转女士是一位端庄谦逊、相夫教子之女性典范。她有如一座山,端庄大方;似一湾水,柔情绵绵;像一本书,满腔智慧。年幼时历经战火磨难,经失父之痛后更加坚强;曾倾心教育事业二十二载,育得桃李天下;与丈夫伦林先生相濡以沫,风雨共渡;如今,她拜师求艺,以一片美好的心境,执一支画笔,感受着山水鱼鸟之美,经营着悠闲、幸福的退休生活,静度美好岁月。

天地有主 人间有情

我和丈夫林于1964年认识,大家相处融洽,相敬如宾。他友善随和、幽默风趣,也常常替别人着想,所以得到很多亲友们的赞赏,尊重和爱戴。他性格乐观,和蔼可亲,相信天地有主,人间有情。我们于1965年结婚,分别于1966年、1968年和1971年诞下二子一女。

因增添了三个儿女,家庭气氛也开始热闹起来。作为母亲的我,除了关心儿女的教育品德外,课余时间也要安排他们参加不同的兴趣班,如钢琴、绘画、语言、游泳、网球及足球等等,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全面发展。此外,一家人闲暇时也喜爱到郊外或海外旅游,享受大自然之余共享天伦之乐。

孩子们中学毕业后,分别到美国及加拿大升学,毕业后一一回港发展。儿女们各有所长,早期到父亲的公司实习工作,经多年不断改善,以新科技管理模式灌注生产管理,最后成功扩大营业。后来林功成身退,将股份转让给其家兄继续经营,让下一代年青人发扬光大,创造美好将来。三名儿女离开父亲的公司后,各自发展事业。林以澹泊的心迎接悠闲、充实、幸福的退休生活。挥别苦难的童年时代,现时他常与各业界退休友好,健步于高尔夫球场。同时喜爱旅游的他,拍摄了世界各地及中国大自然美景,包括壮丽的风光、优美的山河、湖泊等等。他早年已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近十年内也曾出版三套摄影集,分别是《美好风光乐颐年》 (1), (2) 及新奇的《3D立体风光摄影集》。

林从事香港工业达四十三年之久,以一颗奋斗、苦乐随缘的心,树立了人生中“苦乐随缘、与人为善、待人以诚”的处事原则,是香港企业家的典范。2004年被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评为“荣誉院士”,并在香港大学举行颁授证书典礼。后修读由北京清华大学与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联合举办的“中国政治经济研究课程”,获清华大学颁发院士证书。此外,他也是清华大学(香港工商界)校友会创会理事,在清华大学《香港工商界校友会论文集》中,他这样写着:“作为香港的一份子,亦因为在我国珠三角一带有自己的生产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香港平稳发展,为香港创造稳定的环境以吸纳外商来香港投资、来中国投资,使香港繁荣稳定。”

现时,我俩口子看见儿孙绕室,非常高兴,又开始了寻找新梦,寻找健康休闲的生活。一个人要活得快乐,活得海阔天空,除了基本物质享受外,更要有道德行为,要懂得关心周围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给有需要的人。那种快乐和满足,才是心灵的依归。

画艺随缘延岁月

自从1980年提早退休后,我除了照顾家庭外,也协助林发展事业,出任竞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同时也参与其它社会活动,分别出任亚洲妇女协进会永远荣誉会长及乳癌基金会创会会员。由于喜爱艺术,深信艺术不但能培养良好品格的修养,也能陶冶性情,于是开始学习绘画,希望能令晚年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1984年,我开始向岭南派高剑父画家之高足司徒奇老师学习花鸟绘画。因岭南派重视写生,花卉艳而不俗,很有写实感和着重笔墨技巧,其次是水墨画兰花,特别有脱离世俗之境界;1985年,向张韶石老师学习积水撞粉精绘花卉特技,绚丽华美;同年,参加香港大会堂高座展览厅举行之苍城画会展和香港北区大会堂国画联展;为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我1990年开始挑战更高难度,拜事年九十(十万山人)孙生阁先生为师习四君子,颇得他提点教诲,扩阔视听,既把握传统,亦能独树风骨,落笔用墨更见挥丽自如;其后也向司徒奇大弟子――张永华学习四君子,还追随北京名画家陈桂馥学习素描、水彩画;1993年跟随万国艺专周世聪校长学画竹,同年创办香港皖华画会为创会副会长;1997年在香港大会堂高座展览厅举行张永华师生联展;2001年追随张永华老师练习书法,先由隶书入手遍及名家各体碑帖提笔苦练;2002年,自行出版《李蓬转画集》,内容包括国画及水彩画,画艺学无止境,若无闲事挂心头,更向书法修炼,心境宁静,延年益寿。

儿女为我举办七十大寿宴会

三位儿女为表孝心,为我悉心筹备七十寿宴,于2003年3月6日在九龙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当晚亲友到贺,场面热闹非常。我更藉此机会举办个人国画及水彩山水画展,与亲友分享多年来学习的国画及水彩画作品。过往先后得到多位名画家的悉心教导,他们也鼓励我选出数十张精心绘制的作品,与众亲友分享。而亲友们的赞赏和赐教,实令我毕生难忘。

一位年愈九十的老书法画家――谭伯平老师,远从加拿大寄来一张祝寿诗句,名为“寿而康”:

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正当壮年时。

积善随缘跨九十,开心快乐百余年。

为答谢亲友,我也编印一本个人画册──李蓬转国画集,内容包括中国画、水彩画、写生等作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学习,除了学习到绘画的艺术技巧外,也有志把积极的人生态度借着绘画表达出来。小小的一本小画册,小小的心意,藉寿宴中赠送予各宾客,以表谢意,使当晚尽欢而散。

当晚所收的所有祝贺礼金,连同我个人捐款合并中国健康工程引发基金共同捐赠予湖北省政府以兴建慈善医院。该医院位于湖北省郧西县贫民地区,由梁沛锦博士统筹整个建造项目。当地政府以捐赠者姓名为医院命名──蓬转医院,现已于2004年建成使用。林于七十大寿时,亦将贺礼及个人捐款在武当山建立“伦林医院”,已于2003年启用。

2005年10月期间,我与林及数位亲友,前往到两间医院。当地医局领导及院长等热烈欢迎,并带领我们参观医院各项医疗设施,他们非常感谢我们的捐献。而我们能为国内同胞做点善事,也感安慰和高兴。

黯然恶病来

七十大寿喜宴虽然已成过去,但那欢乐的时光永不忘怀,正如下面的诗句: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那时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仍在心头,可惜世事难料,这十年期间,我的健康曾经历几次大病。于2003年9月突然患上轻微中风,经医生诊治及家人的悉心照顾,约两星期的时间慢慢康复起来。同年12月,自己在家突然晕倒,检查后发现心跳动缓慢,必需在心位置加上心起博器,以保持心正常跳动。一次又一次的患病,多得家人无微不至的支持和关怀,才能勇敢面对,珍惜生命健康的珍贵。

踏入2004年3月,经医生检查后证实患上了恶性乳癌。当时听到这消息后真的是晴天霹雳,既彷徨又无奈,不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幸好得到养和医院名医张淑仪医生的诊治,对我进行手术和悉心的医治。她对病人的关怀细致入微,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她。此外,林、子女们及亲友的慰问与关心,令我非常感动。

诗情画意享晚年

经历几次的患病,使我更加注重健康,从此我要积极地面对人生,充满正能量。 2005年我加入晋升唱歌班,初时不懂得怎样唱,后来我把歌曲录了音,不停地聆听,预习了后才上课,这样比较纯熟。遇到有个别表演的机会,虽然唱得不好,但也争取机会去表演,不理会别人怎样看,自己觉得有进步便满足了。经过多年的练习,成续略有进步,唱歌使我心境开朗;我有一个愿望,由现在到将来,也继续唱下去。有些事情愿与大家分享,藉此鼓励自己,也可鼓励别人。有些人患病后,情绪低落,宁愿独留家中,不愿参加活动;这样对心境是不好的,对健康更有不良的影响。

我不但学习唱歌,也学习游泳,初时手脚配合不好,呼吸也有困难,及后经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不断的练习,慢慢地姿势也正确起来了,天气和暖时,女儿也会陪我一起游泳,使我身体更强壮。此外,太极拳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特别适合老人家。运动时姿势要正确,身体平衡也就更容易掌握,不会跌倒了。太极拳的步骤繁多,次序也很难记忆,后来经老师的细心教导,明白怎样做才对,现在已能运用自如了。这些都是我七十岁至八十岁的近况,乐与大家分享。经过多年来的学习,使自己更快乐更健康地生活;凡人经历过大的创伤后,心态会坚强起来,遇到逆境也会克服过来的。

鹣鲽情深 风雨相随

回忆过去几十年间,我与林到世界各地旅游,东、西、北欧,以至地中海、南美洲、东南亚、中华大地,都留下足迹,途中拍摄了许多风景如画的相片,精彩绝伦。我们夫妻相敬如宾,凡事共同进退;我们相识有缘,相知难得,知己有情,知心难寻。我们无办法改变我们的五官容貌,却能够以微笑展现欢颜。笑容是温暖的阳光,可以照耀每一颗心,令夫妻更和睦,互相给予温的感觉,令家庭更美好幸福。

我看过一本书,里面有这样一句:“境由心生”。想要获得生活的情趣,只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保持美好的心境,即使像盆池拳石那么狭窄的环境,一样可以感受到山水美景的乐趣。想要体会宜人的风景,不一定要到遥远的地方,只要有清风明月陪伴,一样可以清悠自娱地生活。如果不贪求世上的物欲,而能知足随缘的话,我们内心就能像秋天的晴空,一望无云;像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净化心灵,去除烦躁的忧闷,像在仙境一般悠闲自得。这是我和林同舟共济,风雨同路,一生不变,同心共渡四十八周年的岁月。

【李蓬转女士,祖籍广东新会,1933年3月6日出生于香港。父母早年定居香港并在港经商。1937年日本正式大举侵华之时,她正值四岁,于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和九龙之时,与父母逃往广东湛江,1950年随家人返回香港生活,1957年毕业后于九龙深水福荣街官立小学任教达22年,1980年提前结束教育事业,照顾家庭,扶助丈夫伦林经营企业,现时的她热衷绘画艺术,唱歌,游泳,太极,尽享天伦。】

上一篇:浅谈保险属性对保险会计的影响 下一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量化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