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外贸呈现恢复性增长等10则

时间:2022-10-18 10:58:32

商务部:外贸呈现恢复性增长等10则

商务部:2010年外贸呈现恢复性增长

近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考察完广交会后召开的内贸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将总体呈现恢复性的增长态势,但还难以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陈德铭表示,今年以来,外贸形势总体逐步好转,企业信心正在恢复,但国际市场仍然存在多方面不确定因素。陈德铭还强调,在国家保持政策稳定的同时,要继续积极鼓励外贸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制造环节向两头延伸产业链,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拓展自主营销网络,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财网

中国西部正迎来深度开发的新时代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青说,在全球经济、产业转移和生态理念指导下,当前西部大开发正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困难与竞争、机遇并存的国内外环境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回旋余地大、增长潜力大的优势,务必通过深度开发来实现可持续经济崛起和社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国家即将出台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在财政税收、土地利用、配套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网

人行: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管理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华盛顿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快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配额和发言权。他表示,中国将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系统性风险。

周小川表示,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等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系统性风险。

――中国证券报

工信部:四方面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政策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郑立新近日在工信部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郑立新表示,当前,要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切实完成国务院提出的目标任务。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郑立新说,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艰巨。一要强化政策约束机制,二要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三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四要加强组织领导。

――中国新闻网

社科院:我国GDP今年有望增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京联合了《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蓝皮书认为,2010年我国GDP增速有望达到9.9%。

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蓝皮书预测,如果国内外不出现重大意外,2010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蓝皮书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投资增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达到33.3%。2010年则更要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蓝皮书同时认为,2010年中国的通胀预期将有所上升,但2010年中国CPI上涨率仍将处于温和适度的范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豪华时报

张立群:中国经济正处在动力切换中防过热也要警惕趋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近日在上海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政府力量向市场力量推动的切换,而在此过程中内需增速有减缓的趋势。因此,宏观调控要防止过热,也要警惕趋冷因素。

“在外需、内需两方丽皆遭遇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当前中国经济难言过热。因此,宏观调控在防过热的同时,也要警惕趋冷因素。”张立群说,如果调控得当,能够避免政府力量向市场力量切换时的波动,则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实现9.5%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长。――新华网

厉以宁: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原因之一是投资冲动怪圈未改变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4月25日在南宁说,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整体状况良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其中原因之一是投资冲动怪圈没有改变。

“投资冲动的怪圈的形成,主要因为投资决策主导权在政府,而不在市场。”厉以宁说,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来看,还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变,要吸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的投资“急转弯”、“急刹车”的教训。

――新华网

成思危:“促内需”关键要让居民“敢消费”

近日开幕的2010中经求是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去年中国确保了经济增长,但同时遗留下一些问题: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而居民消费意愿相对不足,企业预期利润不足,导致闲置资金涌入股市、楼市等虚拟经济领域。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要由外需拉动转向依靠内需,有三方面工作要做:其一,提高居民的购买力,让他有能力消费。其二,要让居民“敢消费”。这必须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敢于消费。其三,要让居民愿意消费,提供适合消费用的产品。从去年的数据看,住房和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增长很快,拉动的作用明显。但除了这个之外,也应该考虑提供给居民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比如电子消费产品和文化产业。

――中国青年报

陈东琪:201 0年中国经济或将高增长低通胀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近日在上海表示,2010年中国经济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速将较2009年加快1-2个百分点,而全年CPI增速将维持在3%左右。

对于通胀问题,陈东琪认为,中国CPI快速增长将滞后于GDP3-5个百分点,同时,在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条件下,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较快,但2010年中国高通胀风险不大,预计全年CPI增速将维持在3%左右。

――经济参考报

李稻英:经济运行偏热物价上涨形势比较严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从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长速度、PPI三个数据指标以及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来看,经济整体处于偏热的运行状态。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上涨5.2%。从环比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5%。据此,李稻葵表示,目前物价上涨的形势比较严峻。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李稻葵表示不方便过多发表意见。但在此前有关媒体的报道中,李稻葵认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通货膨胀水平,假如未来CPI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

――中国经济信息网

上一篇: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的... 下一篇:内蒙古地区旅游特色纪念品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