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时间:2022-10-18 10:38:38

福山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不依赖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加工厂”。近年来,福山区积极实施“科教兴福”战略,加强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主导产业优势逐步显现。但是,目前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与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不相称 ,“创新能力弱、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将直接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之一。这就迫切要求培育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全面摸清我区科技发展状况,笔者对60多家工业企业(以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进行调研。

一、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近年来,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得到较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近五年专利申请累计2084件,授权1153件,总量和增幅居全市前列,2011年综合考评列全市第三名,有一家企业发明人获山东省第七届发明创业一等奖。

(一)高度重视,政策到位,成效显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贯彻《专利法》,认真落实《烟台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15年)》精神,在全市率先出台专利申请与授权资助政策,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及专利行政执法、咨询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调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我区专利申请70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3件,占26.07%;授权414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占7%;2012年截止到4月份专利申请1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件,占15.91%;专利授权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件,占35%。

(二)积极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效果明显。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发掘培育科技创新典型,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培育了烟台正海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海纳制动技术、烟台嘉华车辆部件等典型企业,四家企业共申请专利70项,均已实施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特钢制品领域,培育了烟台宝钢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等典型企业,该企业积极推行知识产权内部考核机制,实行知识产权“一票否决”,制度科学规范,奖惩分明,与鲁宝共同申请专利已达74项;同时,加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培育力度,在新能源领域,培育了通用光伏能源(烟台)有限公司等企业,该公司在投产不到2年的时间内共申请专利14项,13项获得授权,确保我区非晶硅薄膜电池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位置;在生物制药领域,培育了大洋制药、瑞东生物、计生药械等典型企业,三家企业共申请专利项40项,大洋制药、计生药械均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新材料领域,培育了首钢磁材、佳隆纳米、同化防水等典型企业,三家企业共申请专利41项。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保护企业国外市场,首钢磁性材料还积极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自有知识产权助推企业近几年迈入快速发展通道。

(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速度、质量同步提升。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落实产业政策、扶持企业上市等方面,均对自主知识产权有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同时,我区企业发展逐步成熟,科技力量明显加强,小微企业意识到其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力量支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烟台同化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柔性装饰面砖”及“硬泡聚氨酯复合板”曾被多家企业侵权,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塑料圆筒编织机的梭子推进机构”也曾被多家企业侵权,在科技部门指导下,企业搜集侵权方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制止侵权方的侵权行为,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也增强了企业以自有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当前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一)知识产权创造普及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维护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普及率不高,还存在知识产权量少质低、后续维护缺乏力度、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等问题。我区大部分小微企业还没有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领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与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不相适应。

(二)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知识产权管理总体上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如申请项目管理、开发项目管理、获权项目管理、基本法律事务处理等,远远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次,而且在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上存在误区,即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同于企业技术生产管理或法律事务的管理,根本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制度,没有知识产权管理专门经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失、管理人才缺乏、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抢占国内外市场和应对国际纠纷方面优势不足,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目前,超过50%的企业申请专利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的取向直接相关(专利拥有量是高企申报条件中的一票否决项),所以突击性、应付性申报专利目前在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真正上升到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层面尚需时日。

(三)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尚不成熟,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的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在制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人才引进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优化企业创造发明环境,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在加强自身研发的基础上,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进一步加大《烟台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的贯彻力度,制订详尽的年度计划。尽快研究制定包括知识产权产业化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激励政策,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结合我区实际,在原有财政支持上,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二)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展知识产权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围绕我区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中开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我区企业创造水平。二是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实施,在传统产业中,运用知识产权加快技术改造升级的步伐,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后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通过知识产权的布局和运营,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极。三是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推动建立包括质押贷款、风险投资、上市等多层次的专利技术融资体系,探索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合作共赢机制,促进重点知识产权项目的转化实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科学规划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培养机制。举办各个层面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引进并管理好国内优秀专利机构,以高层次的专业水平服务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鼓励企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知识产权法律和战略研究、又熟悉国际规则、善于把握发展趋势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专家,助力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

上一篇: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小议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