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

时间:2022-10-18 10:34:07

关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

【摘要】国家逐渐加大了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人们对环境保护也愈加重视,隧道工程建设呈现较大的增长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可以看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开展隧道工程对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工作既复杂又非常重要,做好隧道施工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准确判别、重大地质灾害监测及判断,提出与地质条件匹配的隧道施工方法,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施工质量及隧道施工快速修建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 abstract 】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ountry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more atten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present larger growth trend. Can be seen from the nation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 cannot leave of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ry out the tunnel projec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pivot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geological work is complex and very important, complet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dvance geological forecast, short and long tunnel rock type, major geological disasters discriminant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judgment, puts forward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matching of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i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tunnel construction of tunnel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of rapid construction.

【 keywords 】 engineering geology; Tunnel project; Geological survey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等进行的专门工程地质调查工作。隧道勘察一般分为初步勘察和定测两阶段。初勘阶段主要是调查选线地段的地形、地质构造等地质地貌条件。定测阶段是解决设计施工中的具体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工作是绘制沿隧道轴线的地质纵剖面图;确定围岩不同的稳定性分段以及地下水和有害气能体的可能涌出地段等。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是最基础性、最技术性的工作,是根基性的工作。地质勘察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这是对国家工作的负责,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负责。通过对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地质工程的认识,降低工程操作过程风险,提升工程竣工质量,保障地方和国家投资项目的权益。加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是大势所趋,但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交通的工程施工不能一味地采取“市场化”措施,涉及民生的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只有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可行的操作机制,才能避免地质勘察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二、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

从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基础看隧道工程的硬度,首先要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抓起。格局隧道地质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勘探方法,从而获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地质材料,有依据地划分围岩等级并依此评价岩体的稳固性,为之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从开始的设计方案、落实施工到最后的保养,隧道工程都存在着不少风险。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需要有专业人员来解决。我们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支持下,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虽经得起现实的推敲,但有些经验总结是通过一次次的工作积累下来的,这在数学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自然也不能用计算程序来进行处理。因此,在工程一系列的工作中,不仅需要有理论的支持,有经验的指导,更要秉承严谨的办事态度,从高度上、深度上做好每一项细微的勘探工作。

三、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问题

每一轮的技术进步都是历史性和革命性的结合,在矛盾和冲突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进,特别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生产力快速发展,一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革成为了必然。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作用,更加和谐。由此可以看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在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中必将获得新生。近几年以来,不少专业人士和非专业群众反映,部分工程在地质勘察方面的质量有下滑趋势,主要问题集中在对工程地质的分析不够深透,甚至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出现结论性错误。[1]现把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关于质量的问题

工程概念不清晰,勘察重点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方法运用不当,技术手段落后等,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和计算公式等与现实情况有比较大的出入,常常对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模棱两可;在地质报告中,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没有准确界定或充分论证,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甚至遗漏问题或者出现结论性错误。比如说,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还没有工作就先有了结论,工作态度极不端正。类似种种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对阶段性工程造成危害,不能一次性通过审查,或者通过了审查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

(二)关于勘测周期的问题

一个工程的各项工作都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在勘察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上,一般不会出现在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上,反倒是地方性工程此类情况较为严重。一旦需要报项目,即刻就提交地质报告,忽视了前期基础性投入。勘察周期不足所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好,施工后对设计进行修改或者是承包商因地质问题巨额索赔。更严重的也是人们最关注的,是工程隐患问题。

(三)关于技术管理的问题

技术管理是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的主要步骤之一。勘察设计报告中地质章节不是由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也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参与或者把关,图纸中也出现常见错误。这不仅有损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耽误工程报批时间。

四、建议和对策

地质勘察工作受阻问题日益突出,给地勘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侵害了国家财产安全,同时对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大大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地质勘察工作环境的优化与各级地方政府、地勘单位、当地村民,特别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等息息相关。这些工作由谁来组织协调、如何协调、如何解决分歧等连带问题仍然任重道远。[2]只有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才能降低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问题出现的重复率。

首先,要分清责任。相关技术管理、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以及各环节的协调问题都需要具体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从本质上来说,这关系到机构体制建设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来解决。新技术与旧管理冲突凸显,旧观念与新思想交锋激烈,这虽说是矛盾却又是地质勘察在市场化进程中改革的动力。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地质勘察工作的环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保证隧道工程的合理开发和资源安全。在地勘环境工作中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产业政策引导、规范办事程序、协调多方利益、提高服务效率、提供政策咨询等多方面着力,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工作新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地质勘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探明国家资源。[3]政府不能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参与其中的利益分配,更不能做非法利益的代言人。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优化地勘工作,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切实保障。

最后,加强法制教育。地质勘察秩序牵涉地质勘察的工作部署、地质勘察资源配置以及技术和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因而,进一步规范地质勘察秩序,对于促进勘探工作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同时,我们要立足长远,对相关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讲座,营造遵法、守法的法制氛围,切实维护法人的合法权益。政法部门在处理相关违法侵权案件之时要秉公办事,引导各利益主体要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科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继续发展,如今地质勘察的技术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在不远的未来仍然需要在地质勘察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继续在高科技领域中提高它的实质作用,从而早日使我国的地质勘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关于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问题的若干思考[J].民营科技,2009,(8):107.

[2]邹长安.关于地质勘察工作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南有色金属,2008,(12):72.

[3]许冬梅.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勘察工作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9):18.

[4]楼金伟.关于规范地质勘察秩序的初步探讨[J].安徽地质,2010,(9):171-175.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下一篇:关于BT建设总承包投资的风险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