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如何有效落实和推进HSE管理体系

时间:2022-10-18 10:21:33

基层单位如何有效落实和推进HSE管理体系

摘要: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影响即各种生产事故、安全事故、设备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将HSE管理的重心下移,明确细节管理,强化危害辨识,加强长输管道建设管理力度,将HSE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长输管道 风险 操作层 推进 渗透

中图分类号: TU81文献标识码: A

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后实施了HSE管理体系,使我国石化产业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近几年,通过研究一些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从建立到认证的全过程,发现企业在体系运行推进和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体系运行与实际操作不相符;体系审核与隐患整改脱节,未体现体系运行持续改进的精髓的现象。本文针对基层单位的特点,探讨在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中如何有效落实和推进HSE管理体系。

突出线性管理责任,重点落实到基层。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HSE是一个线性管理责任,各级管理者都把HSE作为首要业务工作之一,并通过日常工作来履行具体的HSE责任。HSE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和危害评估”,而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影响即各种生产事故、安全事故、设备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因此风险管理控制的重点也应放在操作层。只有真正把基层的HSE工作做好了,切实提高基层员工参与体系管理的积极性,认识到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人人参与,HSE管理体系才能更有生命力并真正创造HSE的经济效益。

在日常工作检查或领导下基层调研工作中,会发现有些员工存在忽视安全规定,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自以为是的行为,个别单位的岗位员工对公司、作业区规定的制度还存在不理解的现象,往往错误地认为那样做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用,甚至那样做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劳动强度,有的员工甚至还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就长输管道建设单位而言,按本单位相关规定员工进入作业区以后,劳保护具必须规范佩戴、人与行走的设备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不得在管道内休息乘凉、设备安全附件完好有效、做好必要的防塌方措施等方面,但在日常作业中个别员工仍然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规定佩带安全帽,认为不会有什么安全风险,人在移动的设备上以为不会出现甩出和坠落的可能,天气炎热无处休息而在管道内乘凉并且不穿工作服,吊管机掉管子使用的吊带破损、毛边严重仍然在用不更换,管沟没有放置逃生梯并且毫无畏惧的在沟下对口和焊接,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滋生着安全隐患的生长。

就HSE监察通报分析来看,目前我们的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多数是重复出现的,临时用电、焊机接地、人员劳保着装、材料物品摆放、安全标志标识、消防器材等问题,为什么屡改屡犯,屡犯屡改?在管沟塌方、设备侧翻、高处坠落等多个事故案例血的教训里,我们的员工仍然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这就是直线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到位,员工对HSE体系管理认识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太差造成的。

二、明确细节管理,强化危害辨识。

如何才能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呢?一是要用细节管理的方法规范制度、规章的理解和执行。HSE管理强调从细节入手,强调防微杜渐。一线的日常工作涵盖了设备、物资、人员、组织运作等方方面面,可谓细致入微。对于我们基层单位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细节在哪里?细节谁来管?细节怎么管?细节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细节管理与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必须由所有员工参与管理与控制。

一是要理解HSE管理模式,在一线现场实行以机组长为中心、以设备点检为重点、以新版操作规程为准绳、以标准化、卡片化作业为目标、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既是细节管理与控制的可靠方式,又是解决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有的企业只是编写了一套HSE管理体系手册和一套管理程序文件,只是将原有的管理制度和部分作业文件稍加整理作为相关文件引用一下或草草地引用一些原有的作业层文件,就匆匆申请认证审核。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与细节管理相悖的。我们要力求做到体系文件着意于作业层,文件编写考虑到风险评价。

二是要提高执行力,保证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组织。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整个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成果之上的,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目的。要做好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组建一个精干的风险评估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细致、烦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工作组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财力资源保障。在一线的作业现场是可能发生多种危害的场所,按危险源能量计算,它不属第一危险源,但按事故发生几率计算,一线的作业现场绝对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 (2)形成全员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的新模式。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国外石化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的意识,同时规定了这种任务,要求员工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潜在事故报告,有些石化公司要求基层单位每周要有一个全员的HSE例会,员工的参与意识较强。他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各层次的员工从普通雇员到管理者提供大量的HSE培训机会。很多国外石化企业通过HSE奖励来加强员工的参与和承诺。

三是要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作为与设备、管道直接接触的基层员工无疑是最为关键,同时对于事故分析也是最有发言权的,HSE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在所有的职工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制度化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之明确自己周围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这样将HSE管理部门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由原来的“渔夫”转变成为打鱼顾问,这种角色的转变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基层员工成为HSE基层管理的主体,而HSE管理部门则成为主导力量,促进HSE管理与日常管理的融合,给HSE管理体系注入生命力。

三、将HSE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HSE管理理念体现了石油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高效管理的自身追求。营造HSE文化,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指引正确行动地规范。为避免HSE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环保、健康工作脱节,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通过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文化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把HSE管理文件落实到程序上,把对HSE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在头脑中,使HSE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的全新HSE管理理念。这也是国外先进石化企业的宝贵经验。

对于我们的一线施工现场,除了按照细节管理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必不可少。同时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对风险评估和危险性分析,对典型事故举一反三地学习的积极性并行成PDCA循环。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而应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确保安全。持之以恒,以落实责任和严格考核为主线,坚持持续改进,将HSE 管理融入基层的基础管理之中,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HSE文化。

上一篇:合理控制安装工程造价的对策分析 下一篇:简析路桥工程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