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经验、不足与解决办法

时间:2022-10-18 10:02:03

沂源县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经验、不足与解决办法

摘要:在劳动者就业工作中,就业培训发挥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沂源县按照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职业转换和创业带动能力。但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克服和解决。本文对沂源县就业创业培训中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调研和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就业创业培训;经验;不足;意见建议

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为民、实施“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务。在这其中,就业培训发挥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为此,我县按照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职业转换和创业带动能力,为稳定和促进全县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训练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围绕这些问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专人深入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对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的现状

沂源县是农业大县,地处山区,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的人员仅占8.1%。

从2009年我县制定《沂源县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2009-2013)实施方案》以来,全县培训人员总量逐年提高,培训机构培训能力逐步提升,培训形式日趋多元化,培训专业( 工种)日益完善,由最初的几个基础专业发展到现有的十几个专业。培训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始终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实践到日常培训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沂源县坚持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相结合,逐步完善一体化服务,做到推动本地优势企业发展与培训工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给予培训政策和补贴,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体面就业、尊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培训体系建设,组建高素质培训队伍。实行培训、鉴定、就业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将就业训练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纳入县劳动就业办公室统一管理,培训工作以就业办公室为主导,以县就业训练中心、县职教中心和标榜培训学校为基础,建立了一只素质高、业务硬的培训教师队伍,保证培训走在前列、落到实处。

2.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按照“便民、利民、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原则,通过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联系镇、社区方式,定期上门督促、指导、协调,着力解决平台规范化建设、培训等方面的问题,畅通了培训工作渠道。将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细则中加入与培训相关指标,建立了日常考核督查体系,落实培训工作。

3.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大力宣传技能扶贫招生政策,组织技能扶贫招生报名1600人,其中有1380人被山东省水利技术学院、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和淄博市技师学院录取,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招生目标。

三、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主要矛盾

在顺利实施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五年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主要包括:

1.受体制的影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难度大。高校毕业生进入实习期以后要推向社会进行实习,回原籍报到的毕业生逐年减少,2012年沂源学籍毕业生约计4500人,回原籍报到仅500余人,难以有效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和创业培训。

2.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有效组织外出农民工参加培训。沂源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输出形式是以建制性输出、连带输出为主,但务工时间不固定、地点不稳定,同时外地用工单位没有建立务工人员与培训相关的准入条件,使得培训在农民工群体中不能引起重视,削弱了本地就业培训效力。

3.培训鉴定专业(工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沂源县企业类型多,涉及专业技术岗位多,使现有培训鉴定专业(工种)不能全面覆盖各类技术岗位,与实际岗位需求不符,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的全面推进增加了难度。

四、进一步做好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外出务工人员所在的用人单位要将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民工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2.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规范、完善以市场需求为主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立市场、题库、鉴定相衔接的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目前各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中新出现的、群众比较关注的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技能培训教材、技能鉴定题库,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提供认证服务。

3.进一步加大培训人员的补贴支持。落实好以人数和专业(工种)为主要根据的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就业与创业培训,让培训补贴惠及广大劳动者。对完成培训人员,在鉴定合格后,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的优先权,促进培训人员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4.注重以培训质量优先的培训业务开展。用高质量的培训效果带动就业和创业,不唯人数论,在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和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培训能力,加大培训任务。针对特殊专业和工种,严把安全关,将高标准、高要求贯彻始终,训练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参考文献:

[1]孙显松:新形势下再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上一篇: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实证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