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持两端者”

时间:2022-10-18 09:21:58

袁凯是元末明初的文人学士,在元当过府吏,入明被荐为御史,本来呢,是有锦绣前程的,但是,后来被朱元璋斥为“持两端者”,从此在仕宦路上掉入万劫不复之境况,美好前程休矣。

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喜欢杀人,不论功臣还是叛逆,只要看着不顺眼或者觉得其有异端,便格杀勿论,因而初明一朝,血案连连。朱元璋是非常“勤政”的,但后来老了,也知道“革命的继承人问题是首要问题”,要培养太子了,所以,将案子亲审之后,又转给太子去复审,太子往往其父判决,“从轻处理”,大抵是死刑改判死缓,死缓改判流刑。有次,太子又将老子的判决改判了,朱元璋就喊来袁凯相问:“朕与太子孰是?”袁凯就以“首鼠两端之为臣术”蒙混过关,答道:“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这个“廷对”,袁凯自以为答得乖巧,对得聪明,这样既维护了朱元璋的面子,也不得罪太子,两头讨好。然而,朱元璋听了这个“廷对”之后,当场翻脸,拂袖而去。此后,只称其是“持两端者”。

粗粗看来,这个袁凯大概在官场里混惯了,混成了一个“老油子”,风吹两边倒。其实仔细一想啊,这个袁凯其情可怜,其智太愚。也许在袁凯之心目中,朱元璋动辄滥杀,类若暴君,但是,打死他也是不敢这么说的,所以他只能而且必须赞颂朱元璋。而前头面对的是“在职领导”,后半生面对的是“法定接班人”,这两个人,哪个能够得罪?为了在“官场里”能够“稻粱谋”,弄口饭吃,一边厢高歌在任,一边厢颂德继任,也是情势之迫而已。袁凯看起来应对得体,口齿伶俐,其实是大不明智的。在权力场,难以有“中间道路可走”,一山不容二虎,权力场里不会容许存在两个“权力中心”。袁凯心里打的如意算盘是两边不得罪,其实极有可能是两边都得罪。在朱元璋那里,这句话是来试探他袁凯怎么“站队”的问题,是站在我这边,跟定我走,还是站在太子那边,心朝太子?而袁凯的回答使其成了墙头草,哪里是聪明呢?蠢吧。

真正的官场高手,不是他这种为臣术。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先把前头的一心一意服务得舒坦,才掉转身子全心全意去侍候后来者,这才是真正的“持两端者”。袁凯若是官场高手,应当先死心塌地跟朱元璋走,把朱元璋哄得高兴就是真本事。此后,待太子上台,只要你有那般为臣术,只要你有那般谋心术,何愁摆不平太子?但袁凯这人好像还不是这样不要脸的人,所以看起来他是摇摆不定,我倒觉得他最少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可是,权力是“权不容情”的,哪管什么血缘,哪怕什么父子,此事多矣,不说也知。在权力面前,同姓一个朱的尚且如此,若是一个姓朱的是“书记”,一个姓牛的是“市长”,那界限更加分明,是跟我,还是跟他?那是二选一的题目。若是游离两者之间,你永远进不了其中任何一人的心腹与圈子,你等待着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待着换一个领导换一种名誉,你这么想肯定错了,再怎么改朝换代也没有你的份儿。在前朝你是边缘人,在后朝你还得做边缘人。在非常时期,像这样“持两端者”,还可能有点“统战”的作用,在政权稳定的和平时代,连这点用处都是没有的。一般不拉派,不立帮,不结盟者,只是摆放在权力的,进不了核心,衣食或可无忧,但对朱元璋这样的严酷之君而言,就不会让你有这样的好日子过。

袁凯后来境况十分糟糕,他害怕遭祸,一心只想远离避灾,有次上朝,假装得了风疾,仆地不起,朱元璋冷笑着说:“风疾当麻木不仁。”便令人用木钻直往血肉里打钻。袁凯只得强忍巨痛,方逃一劫,得以回归故里,但朱元璋还是不放过,常常派使者“看望”他,此时,袁凯只好装疯,用铁索锁住脖子,自毁形象,乱喊怪叫,方才真正瞒过朱元璋。得用自残,方得苟全性命,虽然穷困病衰,但终究是得以寿终正寝。也是好命吧。

上一篇:任何战争都是全人类的灾难? 下一篇:普通百姓的资格――给W市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