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歧分类法突破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难点

时间:2022-10-18 09:00:39

用二歧分类法突破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23-01

二歧分类法是将植物中不同特征的科(或属、种等)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级对比排列,进行分类。该方法在植物分类的应用中,推理过程简洁,思路清晰,得出结果快而准确。若能将该方法迁移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能有效地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现将二歧分类法在高中生物学难点学习中的应用举例如下。

1二歧分类法操作程序

二歧分类法一般用于区分近似概念、近似图形、近似规则等。首先找出这些近似概念(或图形等)的特征,并从中梳理出彼此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按照相同点归类,相异点分类的原则,将这些概念(或图形等)逐级区分开。如在区分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形时,先明确各时期的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向两极移动,但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无染色单体存在,但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已分开,所以此时期已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无染色单体存在,但移向两极的两个染色体组中均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共同点--无姐妹染色单体,据此将两者归为一类,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与前两者不同,将其分为另一类,这样,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区别开。接下来,再按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将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区分开(为避免学生将分向两极的姐妹染色单体看成同源染色体,区分时看同一级染色体组即可)。

2二歧分类法在高中生物难点学习中的应用示例

2.1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形态的比较学习

2.1.1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判断

2.1.2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判断

2.2遗传题中显隐性性状判断方法的学习

2.2.1用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法来判断显隐性性状

2.2.2用假设推论法来判断显隐性性状

2.3遗传系谱题解题策略学习

小结环节:

老师简要小结本节内容,点出重点难点。这一环节也可以是老师引领学生自己去总结完成。对本节课上表现突出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布置下节学案内容。

高效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评促教"的评价思想,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3"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实施半年多以来,"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显现了其促进转变学习方式和态度的积极作用。学生的表现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最初我们以为实行起来会很艰难,担心学生们都不肯上台怎么办。但实行了才发现其实学生们很乐于表现,上课时情绪也高了,积极性也高了。最大的作用就是没有睡觉的了。通过调查也显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是光等着上课时去机械地听和记,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学生不再仅仅以做完题目为目的,还多方面思索、探究问题的实质,总结一类问题的思路。为了讲好题,应对同学质疑,还探索了多种解法等。实施了高效课堂模式的几个班级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班级学习气氛好,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这说明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的确有促进作用。

上一篇:浅论《祝福》一文对中学生的情感启发 下一篇:甘其食:受人尊敬的包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