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药品牌营销之痛

时间:2022-10-18 08:46:47

把脉中药品牌营销之痛

杨玉奇

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面对西药、生物药市场挤压的同时,中药企业之间也在无序竞争。中药品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受着考验,时时寻求着突破和超越。

评点中药品牌族谱

简单而言,目前中药品牌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历史老字号或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渊源的品牌。如同仁堂、九芝堂、广誉远、胡庆余堂等,以及仲景(源于医圣张仲景)、华佗、孙真人(孙思邈)等。这类品牌最能代表中医药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特质。

二是以产品得名的品牌。如三金、千金、片仔癀、月月舒、颈复康、金嗓子、青春宝、云南白药等。此类多为将知名中药产品注册为商标,进而衍化成的品牌。在业界和社会公众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很强的影响力。

三是体现中医药特质、蕴含人文关怀的品牌。如天士力、修正、仁和、汇仁、神威、太极、益佰等。这类品牌也多是企业的名号,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产品融为一体,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充满了创新的活力。

四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品牌。如扬子江、白云山、江中、东阿等。以山、水、地名或其组合得名,符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又注入了中医药元素,虽没有太多的历史和渊源,同样名扬四方。

以上四类和其他众多的中药品牌,共同组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中药品牌方阵,在中国经济领域和百姓生活中构建起一道亮丽的品牌风景线。

诊断中药品牌痼疾

亮丽的品牌背后却有着难言的苦涩、诸多的尴尬,中药品牌的现状和未来不容乐观。

首先是品牌影响力小,含金量低。中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规模普遍不大,市场份额偏低。有人曾统计,中国医药行业的总收入不抵美国默克制药一家的销售额,而中药(含饮片)在医药行业中的比重仅占1/3左右,可以想见,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近3000家中药企业的销售总量是怎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没有销量支撑的品牌算不上大品牌,即便是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也仅仅是商标而已。

其次是品牌之间的无序竞争。行业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企业间的资源内耗和无序争抢,在品种、价格、渠道、终端促销、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或明或暗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尤其体现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本来就相对较低的中药利润空间遭遇残酷的价格竞争,本来就备受质疑的中药疗效又面临假冒伪劣的危害。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中药一次次叩击着制药企业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良知,也一点点降低着国人对中药本来就不高的信任度。药品是特殊商品,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不可能成就品牌。同样,靠无序价格竞争生存的企业更不要去奢谈品牌。

再次,中药的品牌目前还停留在商标、广告、VI设计或口号阶段,缺乏内涵和文化底蕴,无论是“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还是××年老字号”,“源于××年”多少有些单薄和空洞,都不足以支撑起中药品牌应有的厚重和博大。

那么,在现阶段,中药企业如何塑造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品牌之路呢?

首先,中医是根本,药材是关键。没有好的中医就不可能有中药的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天人合一理念,与中药材的道地属性有机统一。没有道地的药材就不会做出好的中药,也就不可能成就中医治病救人的终极价值。所以“药材好,药才好”不仅是一句朴素的口号,更应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其次,遵古而不泥古,管理要现代化。要尽可能地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药材属性和炮制标准,以现代化的制造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产品。

产品力是品牌的基础,销售力是品牌的关键,现代化的管理是品牌成长的保证。在做好产品、做好管理的基础上,要对品牌进行系统地规划和整合,并借助新闻、公关、广告、设计等手段,全方位地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中药企业秉承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在现代化的管理和营销举措下,不仅可以做好,更能做强、做大!

上一篇:广告是为了沟通 下一篇:奥巴马的胜利也是公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