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小成本现实主义影片的市场开拓

时间:2022-10-18 08:45:07

乘风破浪:小成本现实主义影片的市场开拓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一度低靡后开始重振旗鼓,不管是产量还是票房都有所回升,2006年共创作故事片330部,国内票房收入为26.2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为14.4亿元。但是中国电影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就市场而言,还很不健康,所谓20%的大片占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创造20%的票房,而大部分影片根本就无法进入院线,2005年260部国产影片中只有90多部进入主流院线,2006年330部中也有2/3的影片无法在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这其中包括许多现实主义的影片。一般而言,除了极少数历史题材的影片,现实主义影片的投资都比较低,没有商业娱乐大片的宏大场面需要构建和搭景,也没有成群大明星的参与,大多数是实景拍摄,甚至是非职业演员的本色出演,所以小成本影片中许多都是这类关注现实人生的现实主义影片。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畸形局面。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电影发行放映的体制不够健全,使得许多小成本的影片找不到地方上映。而普遍存在的高票价实际限制了观影的人数和次数:另一方面是国产影片的整体质量不够高,所以不能吸引观众到电影院观看:最后一点就是甚嚣尘上的娱乐大片在逐渐败坏观众的观赏趣味,使得大多数观众在追逐视觉盛宴、奇观梦幻的同时放弃了对相对平淡的现实主义影片的青睐。其实也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冷漠,以至于出现《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在谩骂声中高居票房榜首,而比如《看车人的七月》、《天狗》、《三峡好人》等一些现实主义的小成本影片虽然赢得很好的口碑在票房方面却差强人意。这些问题是中国电影创作以及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其中无疑也潜藏着无限的机遇,尤其是包括现实主义电影在内的一些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开掘将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市场发展的“硬件”基础。就当前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市场现状而言,最关键的不只是现实主义影片的质量以及观众的趣味这些“软件”的问题,而是现实主义电影发行放映的“硬件”问题。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数量的逐年增加,全国现有的院线、屏幕根本无法满足影片的放映,包括现实主义电影在内的小成本影片就不得不与实力雄厚的大片争夺机会,而这种根本不对等的竞争无疑于鸡蛋碰石头,所以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院线,建设多功能厅影院,增加银幕,给不同类型的影片以足够的生存空间,为大众提供花样繁多的“萝卜青菜”,以避免一些大片以大压小、抢占放映档期的霸王行为。值得期待的是,当前这种困窘状况正在逐步得到该善,中国电影市场的覆盖面正在扩大,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表明,仅2006年全国就新增加电影院82家,新增银幕366块。城市现代化多厅影院的建设呈快速发展状态。同时农村电影放映规模恶覆盖面也逐年扩大。2006年。全国8个省区的16个试点地区共放映电影19万场,观众超过了5000万人次。到2006年底全国已成立15条农村电影数字院线,这一逐步完善的市场体制为中国电影未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些投资者也从中国目前这种一部分“国产影片找不着影院”的困境中看到了机遇,于是2006年12月27日,由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香港银都电影机构、山西电影制片厂等30多家国有电影制片机构组建的九州同映国产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公司预计将在2007年向全国数字电影院线发行国产数字电影120部至150部,并且票价不超过10元。这一举措对许多优秀却不得见光的小成本现实主义电影来说无疑是福音,这样一来一方面小成本的影片可以走适合自己的院线,不需要再和大片抢档期:另一方面为小成本电影量身定做的低廉票价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进入影院。后一条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对中国电影票价的居高不下都存有质疑,因为高额的票价在保证那些“高概念”大片收回成本、赚取利益的同时限制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观众走进电影院,使得原本属于大众消费的电影成为了大城市里少数人的消费品,而小成本影片无疑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低票价在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同时可以培养更多的人对观看电影产生兴趣,由此形成良好的创作与消费的循环,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

市场发展可乘之风。另外,近年来国家广电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观念的开放也为发展小成本现实主义电影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6年,在回答《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态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不是去破坏想象力、创造力和一切富有情感的、富有责任的表达。我不能说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已经近于完美。电影制度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的过程,但不要让电影审查成为你的假想敌……我可以说,如果《盲井》用正常的程序申报,它就是一部非常正常的国产电影。”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审查相对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批判、暴露性质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倾向,这从政治或者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不过就艺术发展的角度而言,客观上确实影响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多样化及其全面反映现实的可能。可是电影创作者必须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在强调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同时,逐渐在尽可能地给予电影创作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像《天狗》这类比较尖锐的现实主义电影也得到了广电总局一些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推崇。所以,反倒是一些惯性的认识束缚了电影创作者的思维,因为这种认识在许多时候已经内化为电影创作者对一些所谓敏感问题的自觉回避或者“自律”。其结果可能是创作者自动放弃了某些创作主题,或者导致影片错失了进入国内市场正常流通的时机,据电影审查委员的一些专家透露,许多电影之所以不经审查擅自在国外参赛或发行,最终导致影片在国内被禁,主要是那些人对于当前已经逐渐宽松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不够了解或者不够“自信”。像《蓝风筝》、《活着》、《鬼子来了》、《十七岁的单车》、《盲井》等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实主义影片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是审查没有通过,而是这些影片根本没有主动参加电影管理部门的审查。导演徐耿在一次采访中说的:“我感觉到时代在变化,实际上我们的管理者已经与时俱进了。而我们创作者的思想反而显得保守。”

市场开拓的新浪潮。最近,一些小成本的电影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006年新生代导演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对现实社会的另类再现,使得一部仅300万元的小成本影片获得了3000万元的票房收入,成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界的一匹黑马,其口碑与票房双赢的成功值得小成本电影借鉴:在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地平线最佳影片奖的现实主义电影《马背上的法庭》,2006年10月17日 开始在北京6家影院的每日首场放映时,和六家大影院合作推出最低10元的票价,导演刘杰认为200万的小成本制作。在没上映之前成本就可以基本收回,所以推出低票价最主要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观看、关注电影:陈大明导演的《鸡犬不宁》在上映时也推出“平民电影平民看”的15元推荐票价,这一提议也获得了全国电影院线的广泛认同,影片最终获得了750万元的票房。这些影片所做的探索对于小成本影片,尤其是对叫好难叫座的现实主义影片的市场开拓而言,无疑是有意义的尝试。相信按照目前的方向发展,逐步健全的发行放映体制可以为中国电影,尤其是长期被冷落的小成本现实主义影片提供更好的出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殊价值,最终促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在中国的再次兴盛。

当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多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是失位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大环境,政治的大环境,也有电影人的环境,比如我们的电影人可能更加功利主义。当然也包括电影观众对现实主义的放弃。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都骂《无极》,骂这些大片,但这几年我们不是没有好电影,观众却并不进电影院去看那些有现实主义态度的电影。大家一边骂,一边被忽悠,一边跑去看大片。”所以,在“硬件”逐渐提高的同时也要求电影创作者,尤其是那些有影响力的编导,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些社会责任心,在用巨资堆砌娱乐大片之余关注现实的冷暖人生,为提高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质量、促进现实主义电影的市场做出自己的努力。《人民日报》报道,电影如果一味炫技,一门心思营造“视觉冲击力”,营造出的只会是感官审美疲劳。任何艺术只有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才会拨动观众的心弦。中国电影如果对人民失去了关怀的热情和能力,人民也就没有理由去喜欢电影。艺术家有责任把自己对现实生活深入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作品艺术地呈现出来。一旦观察的角度是独特的,是具有时代性、公众性。可交流的,那么它就能拨动观众的心弦,产生认知和审美共振,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力量。而作为消费者的观众,也要培养自己多元的观影兴趣,在看腻了刀光剑影、风花雪月构筑的梦幻世界的时候,不妨欣赏一下关注社会人生、体察人情冷暖的现实镜像。多元的电影创作,多元的消费观众,多元的市场构成,这是中国电影健康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理想状态,也是近年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现实主义电影生生不息的根据所在。祝福中国小成本现实主义电影市场以及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乘风破浪,扶摇直上!

上一篇:论图书出版的文化责任 下一篇:中国动画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