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爱在吃喝拉撒

时间:2022-10-18 08:20:22

* “早期对人的毕生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 大师们的智慧与理论,将引导我们从日常养育中的“怎么办”进入“是什么”与“为什么”的深度思考,而这将是最终引领我们走向自觉养育的关键。

作者简介:教育学博士,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青少年研究和培训中心督导。

女儿OK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育儿”的理解。今年9月,ok踏入了幼儿园。看着她快乐地融入新的生活,我也开始重拾书写之乐。幸得《为了孩子》杂志编辑的邀请,她们希望我能从众多儿童发展理论大师的视角,整理出一些对当今父母有启发、有帮助的观点或方法。

这个提议引起了我的共鸣。

在经历了3年的“母亲”角色后,我也需要反思一下,0~3岁的家庭教育,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中,有很多大师,他们每一位都似闪耀的星辰,为这个领域带来方向与活力。怎样才能让深厚的理论看上去不那么遥远,怎样才能让大师们走近我们。反复思忖后决定尝试对大师们来一场“穿越式”访问,尽管学识上依然有天壤之距,但愿意做一个真诚的学习者,和大家一起聆听大师――

幼时的经验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精神病1症状的病因大都能追溯到他们童年时的创伤性事件。

我:在心理学史上,您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重大的心理学家。您是基于怎样的研究或证据确信这一点的?

弗:我的发现都是基于对精神病人的治疗,虽然我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丰富的临床案例显示,精神病症状的病因大都能追溯到他们童年时的创伤性事件。

譬如,那个著名的安娜・欧案例。

那个女孩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症候,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诉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的传统影响,只好默不作声。在催眠中,她恢复了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就消失了2。

我的临床经验发现,当神经症发生于年纪较大的时候,分析的结果总是表明这种病为幼时神经症的直接继续,只是幼时的表现可能为具体而隐微的方式。

我: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挫折或者困境,为什么儿童早期的伤害就更难以平复或消逝呢?

弗:举个生理学的实验研究。

用一根针刺入一个正在分裂的胚胎细胞团,可使其发展受到重大的扰乱;反之,幼虫或成长的动物若受同样的伤害,则可安全无恙。相应的,儿童期的个体处在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其所经历的伤害自然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曾经观察过的一棵大树。越是根部,“疤结”越多。越幼小的生命,留下受伤痕迹的可能性越大。不是说这棵树长大了就没有虫咬或者别的侵蚀了,而是它有了更强大的支撑与生命力,能更好地应对麻烦或攻击。

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3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儿童早期(5岁前)父母对儿童的管理方式是日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

我:您的人格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具体该如何理解呢?

弗:在我看来,人格由三个“我”组成,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健康的人格是“三我”的整合与统一。任何一个“我”的过分活动所造成的失衡,都可能形成病态的人格。具体而言:

“本我”即一种本能的冲动。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格发展的动力,里面充满了(即著名的里比多libido,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它犹如一个“原生态的孩子”,不问时机、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地一味要求自我满足。简单说,“本我”的原则就是“快乐至上”。很显然,现实生活是不容许“本我”为所欲为的。

“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 “自我”往往是在幼年时期慢慢形成的,用来调和本我中的欲望,以达到在现实中的实现。它犹如一个“懂事的孩子”,遵循“现实原则”,担负着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的任务。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成分。它是社会价值观的代表,遵循“道德原则”,常常与本我的欲望相背。从儿童时代起,“超我”就犹如“严厉的父母”,监视着“本我”的冲动,并强迫“自我”去压制那些它所不容许的冲动。成人后,“超我”随着人的生活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巩固,最后,自然而然地作为一种所谓的“良心”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或者可以简化理解为,“本我”崇尚“我想……”,“超我”崇尚“我应该……”,“自我”则是“我可以……”但是,这“三个我”与父母有什么关系呢?

弗:人不能同时侍候两个主人。可怜的“自我”必须侍候三个严厉的主人,并且必须尽力和解这三个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三个暴君便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自我”刚刚开始,还没有强固到足以完全驾驭“本我”的程度,儿童必须借助父母的威信压制“本我”的冲动。这“借助”其实就是“超我”的雏形。或者说,早期父母对儿童的管制犹如儿童外化的“超我”,直接影响到“三个我”的平衡,影响到未来的人格发展。

如果父母管理过于松懈,儿童“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欲望满足过度,那么儿童就会迷恋这个时期,不愿意继续成长,“固着”在某一阶段;反之,过于严厉,“本我”欲求过度压抑难以实现,儿童则会产生焦虑,并可能以一种“倒退”或“退行”(regression)的方式求得满足。如做出“幼稚可笑”的行为――神经症病人多是这样一种情况。强迫症4病人也非常典型。一般来说,强迫症病人都富有精力、善于判断,往往具有超出常人的智力;通常富有道德心,怕做错事。追溯其早年,一定能找到父母对他管理中的“严厉”成分。

这让人想起“好孩子”。很多学习好、听话、乖巧的孩子总是表现出强迫性的“完美主义”,如:字一定要写漂亮,稍歪一点就擦掉,结果本子都擦烂了;有些演变为在人行道上走路脚一定要踏在两线之间,漱口一定要6次以表示“顺利”等等5;甚至更有的视“目标”为唯一,不达到就精神崩溃、付诸自杀。

追究起来,都可以看到其早年“超我”成分过强,压制了“本我”的天性,从而出现强迫。而早年的“超我”其来源就是父母和老师的要求。

0~3岁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奶与排泄,

父母对这些活动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决定着孩子日后的人格发展。

我:既然父母对孩子早年的管教方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那么父母对于孩子该如何管教呢?

弗: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总有一个特定的身体部位对他意义非凡。这个部位的活动就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父母的管教应该基于对这些活动的适度关注与满足。

比如,0~1岁,儿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奶。这一时期“本我”中的“(里比多)”主要通过口唇动作来满足,并主要以这种方式与母亲发生互动。很显然,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婴儿不饿,也喜欢将手指或其他东西塞进嘴里去吸吮。

母亲对婴儿喂奶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决定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满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形成“口唇期人格”。过多,譬如总是给他一个“安慰奶嘴”或者不分场合、不限时间地给予哺乳,意味着缺乏父母的管制或者说缺乏“超我”,那么就可能使孩子长大后出现依赖或缠人等不良个性;反之,过少,譬如总是忘记或忽略婴儿要“吃”的信号,总是等他啼哭了才给予反应,其结果会使婴儿变得敏感、焦虑,丧失安全感,长大后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较难建立正常人际关系。

同样,1~3岁,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便与排尿)。如果父母过早或过于严厉地训练,儿童因为未达到成熟或过于紧张则会注定遭受失败,这种失败可能使儿童形成羞愧、羞怯、过分追求干净等行为性格;反之,父母过于随意,则可能发展为浪费、无条理或放肆邋遢等行为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期”的儿童非常喜欢玩“释放与控制类”的游戏。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其一,“随意大小便”。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让大人很恼火,让他去便他不便,转身就尿了裤子或者随地大小便了。其二,“扔东西”。他们喜欢将东西扔掉再捡回来,重复很多次。儿童为什么喜欢这类在大人看来“没意思”或者“烦人”的游戏呢?因为这些游戏满足了这个年龄儿童“控制感”的需要。他们在“憋便-解便”或者“扔-捡”的过程中体验到控制的快乐。当然,由于经验有限,经常会出一些“令大人讨厌”的状况。但是,这样的游戏对于儿童日后的自我控制非常重要。

原来吃喝拉撒中蕴藏着未来的人格特征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相对美国人,更加“害羞”或“含蓄”了。中国孩子的大小便训练往往很早开始,有的甚至从几个月就开始“把尿”了;而在美国,穿着纸尿裤上幼儿园也无可厚非。不过,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现在崇尚“自然养育”的中国父母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在吃喝拉撒上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孩子也越来越个性飞扬了。

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提醒了我们,需要注意“放”的尺度,否则将从“压抑”走向另一弊端――“放纵”,使孩子幼稚化,停留在“自我中心”中不愿意长大。

(待续未完)

1 这里的“精神病”是广义的精神类疾病的泛称,包括歇斯底里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等神经症。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3 笔者注:“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之一,即人的基本属性,可以简略理解为“个性”。

4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5 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327-328页。

上一篇:宝宝小手发育步步来 下一篇:宝宝摔了头,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