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刑事责任范围争议探析

时间:2022-10-18 07:29:09

相对刑事责任范围争议探析

摘要:学术界对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一直存在分歧,形成了“罪名说”与“犯罪行为说”两种主要观点,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予以彻底解决,反而引起理论上更大的争议。本文结合相关司法解释,从分析该条款的立法原意出发,就该款涉及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解读,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犯罪在现阶段出现的新特点提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相对刑事责任范围 罪名说 犯罪行为说

一、对现行《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理解的争议

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关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而此条款的内容,既可以理解为八种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指八种行为所触犯的具体罪名,由此学术界产生了两种看法:“罪名说” 与“犯罪行为说”。

所谓罪名说,指的是刑法第17条第2款内容所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分别对应刑法分则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罪”、“抢劫罪”、“贩卖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种具体罪名。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其实施的行为只有构成这八种罪名时才能负刑事责任,若其实施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不直接以上述八项罪名定罪,则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合目前学者的论述,采用罪名说的理由有:1、按照刑法第17条第2款“犯....罪的”的表述方式上来看,立法者立法时直接指的就是八种具体的罪名,之所以这样表述是为了语言的简洁而将“罪”字省略。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可塑性强,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别,故而要对其予以特别保护,以挽救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即使有放纵犯罪的可能,其立法漏洞所导致的结果只能由国家自身承担而不能转嫁给行为人特别是未成年人。3、如果将该条款规定的内容理解为八种行为,那么会极大的扩大相对刑事责任的范围,使得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以为以这八种行为所触犯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这样一来未成年人可能构成的罪名几乎可以触及刑法分则规定的所有罪名。如此既违背刑事立法应当秉承的对青少年特殊保护的初衷,也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所谓“犯罪行为说”,是指将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内容理解为八种行为,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要实施这八种行为就可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问其是不是构成特定罪名。“犯罪行为说”主要考虑到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相对能力”以及对某些重要法益的保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一些大是大非观念有了基本认识,并具备基本的控制能力,对于实施了一些具有明显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是完全合理的;同时,刑罚具有防卫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一些重要的法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被侵害,都应通过刑罚予以制裁,从而得到保护。此外从目前司法实践已经出现的情况看,如果完全按照“罪名说”,会出现以下问题: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八种犯罪的,按照八种犯罪的罪名处理;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之外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第17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按照其他罪名处理而非这八种罪名处理(比如行为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由于法律规定这种情形直接作为绑架罪的加重情形而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那么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因为不能对不在刑法规定的八种具体罪名之列负责而不作处罚,显然违背常理,不符合人类要求对犯罪予以惩罚的基本感情,也不利于实现刑罚一般预防的目的。所以要按八种行为来理解这一条款的规定。

二、相关解释性文件分析

目前关于此问题的司法解释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规定,“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据此,对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内容理解为行为,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上述行为,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四川省检察院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请示(川检发研[2001]13号)的答复,其内容转发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答复意见。虽然《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55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但是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对法律(包括刑法)进行解释的权利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故法工委这一答复意见不属于立法解释,其效力如何有待商榷。

二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2003 年4 月18 日《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认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定。对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其罪名应认定为绑架罪。”根据这一解释,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可以构成上述八种犯罪之外的犯罪,入罪范围大大扩张,引起了极大争议。

三是2006年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根据这项解释,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理解仍以行为说为主,只是在定罪上只定固定的八种罪名而已,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折中性的规定。

三、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分析以及立法建议

对于如何理解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有必要先探求其立法的原因。刑法之所以规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因为一方面,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对犯罪缺乏辨认和控制能力,不能要求其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一样要求其对所有种类的犯罪承担同等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考虑到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等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使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其也应当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要求其对这些特定的危害行为负责,以发挥刑法对社会的防卫功能。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理解产生分歧的实质原因,即对青少年进行特殊保护与对基本的、重要的法益保护谁更优先的问题。当解释者倾向对青少年的特别保护时,就会严格限制其刑事责任能力范围,防止其为超出年龄阶段才应负责的犯罪负刑事责任,从而倾向罪名说;而当解释者认为某些基本的法益如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重大公共安全等更为重要时,自然会要求相对刑事责任人为侵犯这些法益的行为负刑事责任,从而倾向行为说。

笔者认为,从立法原意出发,严格的罪名说不能体现立法者的立法意图。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内容,无疑都属于社会危险性极大的严重犯罪行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对这些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依据也在于此。而在刑法分则条文的规定中,这些行为经常被作为某些犯罪的加重情节而被其他罪名吸收,这样规定是出于立法技术层面的原因,而非否定这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可罚性。此外,严峻的社会现实状况也要求刑法更偏重于保护重要的法益。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变化迅速,加之人口庞大、幅员辽阔,社会情况复杂。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分化日益明显、新旧社会观念碰撞,都加剧了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复杂性。在这种形势下,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各自面临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必定有极大的不同,也会产生很多新状况。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已呈现出社会危害加重和人身危险性增加的总趋势。其具体表现是:就犯罪人方面而言,集中表现为犯罪低龄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次犯罪经历着明显增多,案发前多处于闲散状态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犯罪行为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结伙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犯罪手段的暴力化程度明显加强,暴力犯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类型以及犯罪的认知度提高和作案的预谋性增强。在这种形势下,青少年以相对刑事责任范围之内的犯罪行为实施的更为严重的犯罪,即使在“罪名说”主张的八种犯罪范围之外,也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按照2006年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基本上能够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在适用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出现的问题,然而笔者认为,这毕竟是一种带有折中的意味的规定,是在现行刑法规定出现纰漏的情况下的一种变通。从维护罪刑法定的原则以及完善立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1、适当扩大相对刑事责任的入罪范围。相对刑事责任属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范畴,不能脱离青少年的犯罪特点而孤立存在。如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青少年犯罪在新阶段呈现出新特点,所以相对刑事责任范围也应随之作出适当调整。某些日益猖獗、青少年犯实行越来越普遍的犯罪,如绑架、抢夺,已经能够为社会一般相对刑事责任人所充分认识,若刑法仍不对其行为予以否定,则不符合社会的现实情况,与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违背。所以,这些行为在经历充分讨论与确认之后,应当加入相对刑事责任范围之内,以震慑和约束潜在的青少年犯罪人。且刑法分则条文的某些罪名,与“罪名说”所主张的八种犯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其行为性质更为恶劣,社会危险性更大,故而刑法分则将之单列入罪且处之以更严厉的法定刑。如“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品罪”等。直接将这一类犯罪加入到相对刑事责任的范围中,既可以不必再纠缠于额外的讨论。

2、以具体列举的方法明示相对刑事责任人应付刑事责任的罪名范围。对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理解之所以出现分歧,从文本方面来看是因为此条款用语上的含混性,使人从字面意义上很容易认为是指具体的罪名,但在具体司法适用又不能不按行为进行处理。以至于目前相关司法解释都按照折中的方法处理。从罪刑法定的角度出发,应当在完善相对刑事责任范围所应包含的罪名之后,将未成年人能够负刑事责任的罪名在刑法条文中一一列举出来,明确规定其只对这些罪负刑事责任而对其他的犯罪不在负刑事责任,减少法律适用时可能面临的争议局面。

参考文献:

[1]齐文远.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志军.我国相对刑事责任立法之检讨.法商研究.2005.6

[3]孙振江.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法处遇.当代法学.2009.6

[4]陈小平 杨成恩.未成年犯相对负刑事责任范围的探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报.2006.2

[5]张远煌 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基础.法学论坛. 2010.1

[6]丁汉明.论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法学与实践.2005.2

[7]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第三版

[8]高铭暄.刑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英]J·W·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上一篇:环境公益诉讼中个人原告资格探究 下一篇:量能课税原则与个人所得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