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

时间:2022-10-18 07:20:02

【摘要】预习是学生提前对于要学习的新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学生的预习就好比是在战争前的战略部署,学生战士们在打好“课堂学习”这一仗之前有必要做好预习工作(即战略部署)。他们对战场上出现的敌人“新的知识”应有初步的预测与对策,而不是到实战时才去思考对敌方法。在全方面做好准备,学生们才能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键词】英语预习 学习效果 自学能力 检测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18-01

一、预习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的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而预习一般是学生独立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努力发现自己在新课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孩子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

2.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惑,到讨论的时候就会迫切的想要得到答案,注意力也相当的集中。这种得到成功的快乐、对疑难的思索与解决困惑时的努力,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效果。

3.预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那些学习成绩理想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比较强。他们有较强的预习意识和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他们在课前就能基本掌握新课的内容,在课堂上一直处于主动的局面。相比而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上课时无精打采,一节课下来学会的知识很少,长期下来,他们看不到进步,学习的热情也会最终丧失。重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改变后进生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调动起来。

4.预习能够使学习更具针对性

学生在课前进行有计划的预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例如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中,在学习‘Integrated skills’部分时,学生的预习目标是:①初步了解听力内容,完成听力部分题目,对未知的内容做好预测。②解决生词的拼写和读音。③熟读Speak up对话。④对短文和对话的大意有所了解。⑤完成听力后面的填词。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通过有目的的预习,对课文大体内容初步地进行了了解,他们在做听力训练时就会有针对性,他们的听力能力能得到培养,听力效果也会提高。

二、预习的方法

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这句话启迪我们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下面简单讲几种有效的预习方法。

1.以旧带新

我们都知道,每一课的知识体系并不全是新的,其中也夹杂了许多旧的知识,或者是由的知识体系中衍生而出。许多的新知识与学生已学的知识或多或少存在某种联系。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中的关联,他们在预习时就会感到轻松,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例如:在学生预习过去进行时时可以让他们回顾曾经学习过的现在进行时,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学生结合一些常识和推理性思维,可以推断出它们具有的共同之处:两种时态表示的都是正在进行的动作,形式都是be+doing,只不过be动词不同,现在进行时是am,is,are+doing,过去进行时是was,were+doing。在预习新知识时可以结合已学的知识,思考运用旧知识来帮助理解研究新知识,从而减轻学生预习的难度。

2.扫除障碍法

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字典、学习辅导资料及请教他人来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样减少了上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学习的效果会加强。

3.符号标注法

在进行预习时对于新课中出现的问题用符号记录下来,易于检查,增强记忆。

4.习题试解法

学生在对所学课文进行预习之后有必要进行恰当的练习,对预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可以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或书后的练习题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这样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哪些已知已会,哪些难懂不会,一下子就检验出来了。这样做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对试解出来的问题,通过听课以加深理解,对试解不出来的内容,课堂上应格外留心听讲,力求攻克,为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预习作业检测与评价的具体方式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措施,让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之下形成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加强检查。具体的检测方法有:

1.学生自行自查

即学生个体对自己的预习行为进行及时的反省。反省的内容包括“我是否预习了?”“预习的效果怎样?”“在预习过程中我有哪些问题?”“在课堂上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工作教师可以在每周结束时做一调查,了解学生预习作业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对不足之处加以合理调整。

2.监查

每日早晨由小组组长检查,发现预习任务没有完成以及预习不认真的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并报告给课代表。对于多次不能完成预习作业的交与任课教师处理,帮助其分析原因,严重的要予以批评。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3.课前和课堂检测

教师每日在课前必须检查与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予以重视。如有早读课 ,可以用5分钟让学生讨论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订正。

如果没有早读课,可以在课堂前的5分钟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预习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由组长负责帮助组内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查各个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集中讲解。预习作业完成较好的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完成课堂作业。

4.对预习学习的评价

教师每一周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要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价。对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预习工作方面有问题的予以恰当的批评和帮助,并多加督促。对不能自己完成预习任务的派专人帮助与督促,不让其落后到后进生的行列中去,因为预习做的不理想的往往就是那些学习有问题的学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做好预习工作就等于在学习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上一篇:探究如何巧记英语单词 下一篇:批判性思维视阈下的研究生英语听说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