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练案6+6+1”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18 06:03:36

“学教练案6+6+1”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6+6+1”模式;高效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88―01

一、“学教练案6+6+1”教学模式内涵

“学教练案”是集学案、教案、练案、笔记、作业、测试、复习资料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载体。所谓“6+6+1”是指课堂教学六环节(认知学习目标,预习成功展示,课堂研讨助学,当堂训练检测,反馈小结升华和课后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学习六环节(定向环节,独学环节,对学环节,群学环节,反馈展示环节,修正环节)+一堂课中对基础知识过关或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及解题方法或规律的总结达到堂堂清。

二、英语课堂教学“6+6+1“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及好处

1.认知学习目标,使学生会学。学英语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要讲究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施教之法,贵在启发、引导。在认知学习目标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或学生、教师分项读,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指导学生正确的记忆、思维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2.预习成果展示,使学生早学。学生提前一天拿到“学教练案”,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解决“学教练案”中预习题部分,遇到生疏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教师上课前抽批部分“学教练案”中的预习题,或在上课前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检测,了解学情,以便在授新课前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点评讲解。预习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有准备地进入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课堂研讨助学,使学生想学。在课堂研讨助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活动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学生的活动、想象、体验、感悟上来,引导学生把探究知识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还给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六环节,使学生一节课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对话中的新知识。

4.当堂训练检测,让学生善学。在当堂训练检测这一环节中,教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体现习题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训练能力化、题目教材化,从词汇、语法及情景选择、句型及话题设计足量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练习限定时间、任务具体,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也减轻了学生负担,使他们乐于学习。

5.反馈小结升华,使学生乐学。教师根据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反馈环节,结合制定的小组竞争规则及课堂回答问题的评分标准,及时点燃学生激情,激发组际间竞争。下课时,教师要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最佳师徒,在全班给予大力表扬或物质奖励,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产生乐于学习的强大内动力。

6.课后拓展延伸,使学生博学。课后拓展延伸的设计意图:立足于课内、课外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还要适当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7.堂堂清,使教学更扎实。“堂堂清”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小结上,即结论或要点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所涉及的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和解题方法的总结上,体现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

三、对课改效果的反思

1.该模式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消除了原来由于教师的忽视而导致的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中的“老师”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在帮助“学友”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2.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指导、预习完成了大部分基础知识,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合作学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

3.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通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通过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学习不再是负担。另外,通过当堂训练和堂堂清,学生也减轻了做作业的负担。

上一篇:父亲奔走退回善款 白血病女孩临终嘱托 下一篇:说说创作灵感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