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孔子富民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时间:2022-10-18 04:52:37

刍议孔子富民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孔子从社会安定角度提出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实施措施,尽管这些经济思想和措施并未被采纳和实施,但其富民治国理念对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孔子 富民 启示

一、孔子的富民思想及其实质

(一)富民关乎社稷

孔子认为对民众的剥削不应该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主张为政要宽,“宽则得众”。他在卫国和弟子冉有论政,提出对民众要“富之”的主张。他强调富民的重要性,关乎社稷。他的富民主张是同富国联系在一起的。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此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

(二)富民行之有效

为了富民,孔子提出了发展、减税、力行节俭等方式:首先,主张正常地发展农、工商业、这是富民的基础。其次,还应轻赋、去奢、从俭。关于轻赋,主张征收十一税。“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何之?’有若对曰:‘盍彻乎。”“彻”是征收十一税。在财政征收上,他坚决反对聚敛。《论语・先进》上的两段材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冉求为季氏搜刮人民,孔子不承认他是门徒,要门人群起而攻之。鲁国改造储藏财富的长府,孔子也赞成闵子骞的话,以为没有必要。这充分体现了孔子“薄敛”的主张,他反对在财政征课上过分地搜刮人民。其次,他提出了节俭的思想:“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在财政开支上他的主张是:“道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要节俭、爱民,为政者节约开支,从理论上说便可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这便时爱人,要保证人民的劳动时间,不要在农忙时节征发徭役,以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富民思想实质

春秋时期的历史情况,当时各国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人口较少,人口少就意味着劳动力的缺乏,而一国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的多寡,人口多,则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国家收入多,军队人数多,国力强盛;反之,若人口少,则情况完全相反。如果要增加人口,要么通过战争扩张领土,掳掠人口,要么就是实行惠民政策,让人口自然增加。孔子就是主张用后一种手段来增加人口,进而达到增强国力的目的。人口增加之后,紧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人民生活的更好。这就是孔子提到的“富民”。富民的主张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不仅是人民的愿望,更与统治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为富民的受益者除了人民本身之外,就是让人民享受这一政策的统治者。只有人民富裕了,并施以教化,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孔子富民思想是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但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剥削的劳动群众的要求。在春秋战乱频繁的时代,孔子的这些主张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但他的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利于统治的长治久安。

二、孔子富民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对我国来说,要实现国强民富,民族振兴,融入国际社会,走向世界,社会和谐稳定是保障,在我国现在和未来面临的巨大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社会结构变迁, 阶层利益的调整引发了诸如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差距的出现,尤其是城乡人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弱势群体在改革的过程中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解决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整合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体系中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配合, 形成的比较持久和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构建和谐社会要关心民生。民生工程关系着人民福祉,关系着千千万万百姓的幸福安康,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为政者的一切作为,都应当考虑到所统治民众,凡事均应以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们国家的目标。要切实保持经济发展,并在发展中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不断优化和提高,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

目前,党中央一致致力于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始终如一地把民生工程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党的十开启“民生工程”新纪元。十报告中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可以看出国家在“民生工程”上的重视程度。为此,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既伟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在借鉴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我们的行动时时处处体现以民为本、富民强国,就一定能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姬仲鸣 周侃.孔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08-210.

[2] 赵世峰.略论孔子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07,(12).

[3]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网2012-11-8.

作者简介:

王颖,女,吉林农安人,吉林工商学院思政部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

上一篇:环境试验设备的检测与校准技巧 下一篇:高速列车单车调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