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18 03:29:1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工程,随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对安装施工技术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这样有利于直接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把控,更好实现企业生产效益。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只有确保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顺利实现工程效益目标。因此,机械设备安装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下将对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1.安装工程准备阶段

在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

1)施工条件的准备

有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条件,应确保与设计要求相一致,方可施工;如果施工条件与设备技术文件、设计要求等不相符而盲目施工,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针对大型工程项目或者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方案,充分的施工准备,将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清除设备基础

在正式安装设备之前,需要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包括污水、碎石或油污等杂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3)开箱清点

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开箱清点是最基础、最常规的环节,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缺乏交接手续或管理不善,造成设备零部件、技术文件等丢失,引发一定损失和麻烦;因此,应该在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双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检查,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记录。

2、放线就位与找平阶段

在正式安装设备之前,应该结合施工图要求以及建筑物基准线,包括标高线、边缘线、轴线等,合理划分安装设备的基准线;对于设备安装的标高、平面位置等,应该按照基准线作为主要测量标准,而不能以墙体、柱或梁等中线、边缘线为准;对于建筑物来说,标高、位置等允许存在的偏差值比较大,因此在设备安装放线过程中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在设备放线过程中应该以整体为出发点,所有设备根据安装基准线来确定位置并完成找平过程。由于找平的正确与否与测量位置、测量结果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位置获得的结果数值有所区别,尤其在水平安装方面更加明显,因此必须针对给定的测量位置实行检验,以确保严谨性。

3、地脚螺栓的固定阶段

以当前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常使用胀锚螺栓和预留孔地脚螺栓技术作为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中心线根据施工放线来确定,同时不能采取预留孔方式;预留孔地脚螺栓中,应确保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没有出现倾斜现象,保持垂直并且不能触碰孔底;在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应加强重视程度,避免完成灌浆之后再发现地脚螺栓位置偏差,不能正常安装设备,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安装设备基础,并针对底部安装位置实行局部扩孔处理,浪费了人力与财力。

4、装配和组装阶段

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现场完成装配与组装工作,是最核心的环节;但是这一过程与制造单位的设备装配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对于出厂已经装配完毕的组合件或零部件等,不能再拆卸下来;在正式装配之前,应该对零部件的尺寸、精度等进行复检;在安装设备之前,将表面形成的防锈油酯清洗干净,可采取浸泡清洗液、涮洗等多种形式;应加强注意的是,当清洗完设备的零部件之后,需要利用压缩空气将其吹干并进行防锈处理。对于在装配过程中的各道工序,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做好基本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装配的标准性、规范性,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留有安全隐患。

5、设备的调试阶段

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来说,在出厂时一般不能完成总装,也无法进行负荷试验;还有一些设备经过使用之后,拆卸、搬运、再次安装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与原有运行状态有所不同。因此,每当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调试的主要参数包括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可靠性、操作性能等,要求参加调试的工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原理、操控方法,掌握调试程序的技术要点。随着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广泛应用,机械设备中应用电动机越来越广泛,因此其运行的稳定性将对整个机械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在调试电动机过程中,经常发生启动电动机之后瞬间跳闸现象,一般断路器的瞬间跳闸问题,人们往往联想到电路设备的内部短路,但是发生短路问题,就会伴有火花、异响或者焦味,如果仅是跳闸,而其他方面一切良好,则可判断不是短路故障,而是由于断路器中额定电流比电动机的瞬间启动电流略低,断路器的动作较为敏感,因此发生跳闸反应。这种情况只需要适当提高断路器的脱扣电流值即可。

6、试运行阶段

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试运转环节包括单机设备与成套设备的空负荷运转、负荷运转等内容。在负荷试运转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如原材料、工艺、模具、操作人员等,因此一般安装单位不能进行负荷运转工作,大多由建设单位组织完成。在一些大型设备或者较为重要的设备中,要求必须做好带负荷运转试验工作,才能确保设备投入使用之后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如风机、压缩机、泵等设备,开动设备之后就会产生负荷。

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试运转之前,应该根据标准与规范判断试运转所需的条件,并主要注意如下问题:①确保试运转在施工之前完成,以免影响工期,引发不必要的人力与财力浪费问题;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试运转的连续性;③对于大型设备或者精细化设备,必须统一试运行的意见,做好相关方案或操作规范;④保障操作的规范性,合理选择操作方法,避免试运行的盲目性;⑤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与施工实际情况相一致。只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减少在设备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损坏或者人身安全事故,为设备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7、安装验收阶段

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质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每一道工序的规范性,每一个操作人员的谨慎性,全面落实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时刻做好自我检查、专业检查等工作。随着机械设备的专业化、复杂化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保障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水平非常重要。设备安装工程的开展,必须遵守相关规程,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流程等组织开展有效的施工,在建设单位与安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时,也要做好基本的验收与复查工作。另外,基础环节的质量好坏,将对设备安装整体产生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环节的验收工作必不可少,包括基础的尺寸、外形以及与设备相关的部位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规范。

8、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基本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运作起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越来越多,且呈现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等特征,如何确保机械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水平,已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结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重点探究关键环节,掌握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实现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德贵.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分析[J]. 机电信息. 2012(15): 179-181.

[2] 邱华强. 浅谈机械设备安装流程和注意事项[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5): 72.

[3] 何普鑫. 浅谈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问题[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2): 516.

[4] 高宏. 浅谈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8): 8.

[5] 法书学. 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的异常现象及对策[J]. 湖南农机. 2011(1): 100-101.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的运用 下一篇:解析信息技术在道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