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地理专业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8 03:09:14

关于高校地理专业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地理学科特点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促进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球表层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日渐凸显,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所固有的与地域事象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使地理学科地位不断加强,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应的对地理学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不但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优势,也是时展对地理学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

把握区域整体宏观特征的能力是对一个完整区域的总体特征做出明确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要素有全面的分析、归纳;同时,要有对该区域的尺度层次关系的认知,即所分析的区域在更大区域空间内所具备功能定位的辨识。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中“部门”(部门地理)和“整体”(区域地理)授课时数、讲授重点存在偏颇,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区域综合的思维路径。部门地理课时的“缩水”,使学生对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缺乏清晰理解;区域地理的“过繁”,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区域内部结构关系。“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不能有机融会贯通,学生在面对一个较大尺度的区域特征时,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出的观点支离破碎,淡化了区域应有的鲜明特征。

2.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

解析区域整体结构的能力是对一个区域整体的物质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对某一时空范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即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解析;同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生态要素各组合类型及它们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和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集聚程度等进行解析。面对包罗万象、千差万别的区域表象,需要透过这些繁杂表象提炼、归纳出一般区域整体结构解析框架“定律”,一般而言,区域整体结构框架包括三部分:影响区域发展的条件因素、区域主要物质内容(一般重点分析产业结构)、区域空间格局。不论何种类型的区域,都可从这三部分入手解析。但由于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断裂和“就事论事”的局限,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地理要素”和“区域”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将各地理要素和区域融会贯通,只学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点”串在一起再从“类”上解析,失去了对区域整体结构解析的路径,即对区域的“结构”认知模糊。

3.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的能力

分析影响区域整体发展过程综合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相互关系和作用的能力实际就是全面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结合。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发展过程因素的基础上,具备识别各地理要素相互耦合机理以及主导因素对其它各地理要素的影响能力,这是一种因果机理分析过程。由于在地理教学中,过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淡化了探究知识的“兴奋点”;同时,过多地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性识记,缺乏深层次的因果机理分析,使学生不能有效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阻碍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或者是,学生只能找出某一种主导因素,忽略了其它对区域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致使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4.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

认知和辨析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能力是对大尺度的地域单元空间格局划分和地带特征认知的能力,包括对自然综合体和人文社会综合体的认知。对自然综合体的认知和辨析,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也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文社会综合体而言,地理事物现象、本质、类型结构、状态和过程等空间地域的比较,可以掌握区域特征,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有引导作用。对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认知需要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高度融合和对地带主导因素的把握,尤其需要扎实的地理基本知识素养和综合自然地理基础以及野外考察能力。由于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减少,综合自然地理间或不开,野外考察因为扩招学生多而时间无法保障,学生的空间感及对空间分异规律的认知能力不断下降。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学

课程结构的调整在于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结构,较快地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而课程结构中重点是基础教学课程的调整与完善。部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影响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地理学基本层次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统称。只有完整和深入细致的部门地理学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专业特性及发展需求,首先,保证部门地理学课程的门类和课时量;其次,增加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运用的课程,如反映了对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交叉整合发展趋势的新经济地理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3S”技术等课程,这些都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地理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三,高校应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教学能力建设,不丢失传统部门地理学的优势,又要反映现代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2.衔接知识模块,构建网络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层次息息相关,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通过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来的。从地理科学内部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部门地理学之间以及部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相互融会,地理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割断了知识点的联系也就忽略了地理学的特性。因此,高校地理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系统论的思想,把每一个知识点和相关要素、整体联系起来,从各自作用的相互关系入手,理解每个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和功能。具体到课程就是将要素和部门衔接,将部门和区域贯通。每个“知识点”的拆解为学科体系“链条”上的节点。将部门地理学分析方法和区域地理学分析方法交叉应用,贯穿于地理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结构,进行人地相关性的研究,并逐步构建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3.强化区域地理,搭建分析框架

强化区域地理教学、构建区域分析的一般框架,这是高校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综合体系的必然途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文社会地理因素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它的各要素也会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区域分析一般框架,即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主要区域发展物质内容和空间格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辨识主导要素,揭示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区域地理学的实用性,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分析。

4.提倡开放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改善传统的教学形式,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实践教学观,正确把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把握学生自身的主体定位,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入“引导—学习—创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建立课堂知识讲授、重要课题讨论、专业文献阅读、综合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制定包括考试、实践报告、课堂表现、读书笔记等教学成果的多指标考核体系。同时,积极为扩大学生课外阅读文献的范围和数量提供时间、资金、便利途径的支持。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师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成果。

上一篇: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举办第二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