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线路火灾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18 02:46:50

电气线路火灾成因及对策

(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一法则告诉我们,细微的事故隐患也不可小视,在电气防火方面此法则同样有着警示意义。尽管电气的火灾隐患方面较多,但只要注重分析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从细节入手,电气火灾的隐患和事故还是可以消除、可以预防的。从建筑电气安装、电气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分析和揭示电气存在的火灾隐患,并根据实际,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电气火灾;火灾隐患;应对策略

一、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

(一)电气管线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用电线路管线的安装,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但如果工作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管线,或者选用了劣质的管线,就会导致火灾隐患的产生。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敷设电气管线的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有: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将配管与接线箱之间连接起来,导致两个设备完全脱离,此时可燃吊顶内的各个配管外露,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其存在火灾隐患;在对配管进行敷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而是擅自改变配管的规格,这样同样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二)在照明设备安装、施工工艺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照明设备是各类建筑中最基础的电气设备之一,其也是存在火灾隐患的关键设备。在对建筑照明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由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之后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尽量选择发光效率高、节能环保、防火性能好的照明设备,然后根据规定要求对其进行安装,保证其科学合理性,这样才能够避免火灾隐患的发生,保证照明设备的安全使用。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有些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建筑安装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例如,有的工程吊顶内配线部分直接敷设,多芯线断芯现象普遍,开关箱内不设零序直接将多根导线塞入不相关接线端子,导线接头处理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头及绝缘不良,部分配电箱靠近接头处有烧焦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存在着电气火灾隐患。

(二)二次装修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

近年来有的住宅、办公楼或是公共场所、生产现场等都进行装修,二次装修未经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和审定,往往在装修过程中只注重室内设施,不注意隐蔽工程的检查和保护,也不了解线路的用电参数是否满足现有用电设备和设施,更有甚者乱接乱拉,都容易造成线或设备超载运行。一但装修完工,就存在着安全隐患,隐患又不易被发现,更不易处理。

二、电气火灾的应对策略

(一)按标准进行电气设备安装,降低火灾隐患

导线的绝缘强度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和布线系统的交接试验,必须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测试用电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线路接通电源之后,电流通过电线、接头和设备就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接头做得好,接触电阻不大,连接点的发热量就小,可以保持正常温度。如果接头接得不好,接触电阻就会增大,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就多。在一定电流下,电阻越大发热量就越多。因此,有较大接触电阻的线段就会强烈发热,使温度急剧升高引起导线绝缘层的燃烧,以致引起附近电线上的粉尘、纤维等物质燃烧起来,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火灾。如棉纺厂的电动机振动时,就有可能使接头松动,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因局部温度升高引燃棉尘或飞絮发生火灾。

此外,因为老房的电路设计只满足当时的用电所需,随着电气设备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功率电气设备的出现,原电路容量可能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容易引起跳闸甚至火灾。在装修时,建议更换电路容量不够用或已经出现老化的电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部分老房使用的电线是铝线,而现在使用的电线为铜线,两者一定不能“混搭”使用,不然很容易引发火灾。

(二)电气保护

电气保护主要有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两种,由于相关电气设备具备额定电流,一旦超过额定电流就会损害设备。为此,对向管设备进行了过流保护,在实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设备就会自动断电,从而保护设备不被破坏。

(三)外部保护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磁干扰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除了电缆能够引起电磁干扰以外,还有很多外来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冲击。对于电缆产生的磁干扰,我们可以对其采用屏蔽保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线路传输过程中,采用屏蔽保护不仅能够减少电缆自身对外产生的辐射,还能够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在进行屏蔽保护时,要注意重点问题,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配线架、电缆连接部分、插头等部分都属于薄弱地带,在屏蔽安装过程中要避免产生裂缝,使屏蔽系统达到全方位的保护效果。在屏蔽电缆中,低频磁场的屏蔽效果并不好,不能够很好的屏蔽相关设备产生的干扰,为此,采用电缆屏蔽保护不能够彻底消除综合布线系统的干扰问题。

(四)接地保护

系统接地主要是为了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性而采用的保护方式,在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前,都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深入了解,掌握接地方面的相关知识,清楚的辨识各类地线。在接地系统处理不当的情况下,系统设备的稳定性不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一定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接地处理,利用系统接地保护来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为防止外部故障电压进入建筑物内引起事故,现行电气标准都规定了建筑电气装置内必须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当外部电压沿任何管线进入建筑物内时,内部的水、暖、电气管道的金属部位同时升高而不出现电位差,就不致发生火灾、电击等事故了。

(六)加强用电管理

在工程完工后,要科学管理用电,严格控制用电负荷,合理使用用电设备,严禁超负荷用电,要经常检查用电设备、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电气火灾隐患,及时消除。严禁一个固定插座上拖若干个拖线板,严禁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等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电工必须严格操作规范,敷线必须使用PVC套管,尽量避免接驳,必须注意督查。同时,线路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刀闸、开关等应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的产品,千万不要图便宜随意买来使用,否则会因小失大而留下火灾隐患。此外还应加强对电气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电气材料质量的监控,严禁假冒伪劣的电气产品进入市场,以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上一篇: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下一篇:浅析互联网IPv6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