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8 02:40:28

【摘要】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巴派特治疗组、思密达治疗组和对照组。瑞巴派特治疗组应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思密达治疗组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结果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组总有效率90.69%,明显高于思密达治疗组(总有效率82.5 %)及对照组(总有效率68.88 %,P<0.05) 。结论 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思密达灌肠治疗及传统治疗。

【关键词】 瑞巴派特;思密达;溃疡性结肠炎;5-氨基水杨酸

Clinical efficacy of rebamipide enema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LI Qian-xun,ZHANG Le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bamipide enema therapy associated with 5-aminosalicylic acid in ulcer 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the active UC were separately treated with rectal administration of rebamipide,or dioctahedral smectite twice a day for 2 weeks,o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5-aminosalicylic acid fourth a day for 2 weeks.Results At 2 weeks,90.69% patients with Rebamipide enema therapy achieved clinical remission,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ioctahedral smectite treatment group (82.5%) and 5-aminosalicylic acid treatment group (68.88%).Conclusion Rebamipide enema therapy proved to be safe and useful in patients with the active UC.

【Key words】 Rebamipide;Smectite;Ulcer artive colitis;5-aminosalicylic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的一种,其病因不明,主要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病理改变局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表现为炎性反应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常伴有肠道外疾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磺胺类和免疫抑制剂等[1],大量学者不断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中探索,但效果均欠佳,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瑞巴派特又名膜固思达,作为一种用于消化性溃疡的胃肠黏膜保护剂,已被证明具有抗溃疡、保护胃肠黏膜细胞、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激活NO 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清除羟自由基及减少IL-8生成等促炎因子的作用[2],但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我们对2007年6月至今临床上有典型的反复左下腹部疼痛、里急后重、间断腹泻、血便、黏液便、病史在半年以上的患者常规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128例患者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并与思密达灌肠治疗及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在2007年5月济南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上修订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3]。所选128例均为慢性结肠炎活动期,无溃疡性结肠炎暴发型,病位均在左半结肠。全部病例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黏膜病理活检,并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剔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有水杨酸过敏史者,妊娠和哺乳妇女。随机分为3组:①瑞巴派特灌肠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7~72 岁,平均44.5 岁;病程0.5~10 年;②思密达灌肠治疗组40 例,男16 例,女24 例;年龄18~65 岁,平均34.2 岁,病程0.5~10年;③对照组45 例,男20 例,女25 例;年龄18~65 岁,平均34.2 岁,病程0.5~10年,平均4.3 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患者停用其他一切治疗,治疗期间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并嘱患者低纤维素饮食;灌肠治疗组43例患者,用瑞巴派特3片(每片0.1 g)加入100 ml温生理盐水混匀,药液温度39℃~41℃,于排空大便后灌注。取左侧卧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调整插管深度、球囊注水量及灌药速度。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灌肠后第1次排便时间,即为保留时间,1次/d,15 d为1个疗程,5-氨基水杨酸1 g/次,4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思密达治疗组40例患者,用思密达2袋(每袋3 g)加入100 ml温生理盐水混匀灌入肠,灌肠方法同瑞巴派特组,5-氨基水杨酸1 g/次,4次/d口服,15 d 为1个疗程;对照组45例患者,5-氨基水杨酸1 g/次,4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其他方法及疗程均同前。

1.3 观察方法 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末、2个疗程末进行症状学随诊,观察临床症状起效时间,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肠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基本正常,停药观察30 d无复发;②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正常,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消失,糜烂或溃疡面缩小; ③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肠黏膜病变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口服治疗及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见表1。灌肠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治疗组及传统治疗组,两组临床症状缓解起始时间比较见表2,灌肠治疗组症状缓解起效时间明显较口服治疗组及传统治疗对照组早。灌肠治疗后,与口服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肠壁充血红肿明显减轻,黏膜溃疡及糜烂明显好转。

2.2 不良反应 瑞巴派特治疗组、思密达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亦无异常变化。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反应,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且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1],由于病因不明,临床上常常表现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该病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给个人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迫在眉睫。本研究结果表明,瑞巴派特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在联合传统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基础上保留灌肠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近年来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普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免疫、遗传、环境及肠道细菌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迁徙能力增强。还有单细胞因子的水平异常,包括促炎性因子水平的异常升高(IL-1、IL-6 和IL-8),抑炎性因子水平的异常降低(IL-4、IL-10、IL-13),引起体内免疫反应过强,持续时间过长,免疫调节异常,肠道屏障损伤对致病原攻击的易感性增加,同时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对外来致病原的反应性增强,肠道易感性增加,肠黏膜通透性增强,因此免疫紊乱是发病机制的关键;亦有报道证明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炎性反应介导因子密切相关,结肠内一氧化氮明显升高,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和组织损伤[1,4,5]。有研究表明,瑞巴派特是一种胃肠黏膜保护剂,能够激活黏膜上皮细胞一系列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以及刺激胃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两条途径的共同作用来促进细胞生长、组织再生和血管生成的,而微血管的生成和组织再生恰恰是溃疡愈合的关键因素[2]。Kishimoto及Haruma等通过研究瑞巴派特在模拟人炎症性肠病的实验性肠炎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喂饲瑞巴派特组鼠的体质量下降、血性腹泻、贫血、结肠缩短程度、肛周损伤等的严重程度均较轻,且瑞巴派特组鼠肠黏膜IL-1及IL-8的含量显著降低,浸润结肠壁炎性细胞数减少,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提示瑞巴派特可能对人类溃疡性结肠炎有益,其治疗效应仍可归结为瑞巴派特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组织的炎性反应[6]。我们的研究亦在临床研究水平,进一步证明了瑞巴派特对溃疡性结肠性炎的明确疗效。本研究同时暗示,瑞巴派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思密达,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对消化道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和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促进消化道上皮再生,有助于溃疡愈合,并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因此,思密达具有吸附细菌及其毒素,促进菌丛平衡的作用;同时,思密达能保护肠黏膜屏障,恢复肠细胞正常的吸收分泌,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达到消除病原与止泻作用[7]。本研究结果表明,瑞巴派特的显效率明显高于思密达组,且显效较早,而肠镜观察亦进一步证明了瑞巴派特在促进肠道黏膜的愈合的基础上,减少渗出,缓解炎性反应,而思密达组对炎性反应的缓解并不明显,主要是提高了溃疡面的愈合。

本研究表明,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一般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灌肠治疗能减轻炎性反应。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杰新.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27(12):51-52.

2 刘永军,梅浙川.瑞巴匹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中国药业,2005,14(4):24-26.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7,12(8):487-494.

4 艾中立,钱群.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大肠病外科杂志,2004,10(2):92-94.

5 刘建生,田怡,张晓红,等.溃疡性结肠炎与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关系及丹参治疗作用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040-1042.

6 Kishimoto S,Haruma K,Tari A,et al.Rebamipide,an antiucler drug,prevents DSS-induced colitis formation in rats.Dig Dis Sci.2000,45(8):1608-1616.

7 王俊侠,方鹤松.思密达治疗腹泻患儿肠道微生态学观察.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5,11 (3):134.

上一篇: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 下一篇:芬太尼复合液PCIA或PCNA用于上肢骨折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