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提高培训质量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8 02:37:35

菏泽市提高培训质量调研报告

一、菏泽市就业培训工作现状

概括起来,当前我市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培训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市就业培训范围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扩大到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和农村种植、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劳动者技能明显提高。调查显示,2008年以前,我市在外务工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比例不足28%,目前全市在外务工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比例达到36%。三是就业能力明显增强。经调查,在技工学校参加2年的学制班毕业后,95%以上的学生都能被推荐到大型企业工作,工资一般在每月2500元左右。四是就业稳定性大大增加。通过实地走访郓城、曹县技工学校等,接受培训的人员更容易找到收入较高又比较稳定的工作,一般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能延长至2-3年,有的甚至更长。五是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多。农民工在外地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而且学会了一技之长,更有利于返乡创业。据初步统计,我市务工人员中,每年都有5000人左右返乡创业或在本地就业,60%以上成为个体小老板。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培训当作促进就业的突破口。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培训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党委政府经济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意见》等6个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了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和资金拨付程序,将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2)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2009年,下发了《菏泽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定点培训机构招标公告》,制定了招标文件,组织各类培训机构进行投标,确定了47个定点培训机构。同时,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评估淘汰机制,2009年以来全市淘汰定点培训机构6家,新增6家。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培训机制和包括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在内的大培训格局。

(3)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多形式培训。一是围绕市内大项目建设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二是培育劳务品牌,发展特色劳务。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品牌劳务战略。先后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天将保安”、“天使家政”、“天香园艺”和“天巧焊接”四大劳务品牌,建立了品牌培训基地。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专门下发了《关于推动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县、区)的通知》,把创业培训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就业工作的考核内容,下达了目标任务。全市培训人员2.4万人,成功创业1.6万人,带动就业7.7万人。

三、困难和问题

(1)培训机构招生越来越难。近年来初中毕业生源逐年减少,再加上教育部门对初中毕业生系统内的强制分流,造成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生源减少,招生困难。不少民办培训机构因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门。

(2)培训与就业衔接不够紧密。一是由于条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现有培训机构缺乏灵活性,培训专业缺乏广泛性,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增设或调整专业。二是有的专业虽然市场急需,但由于资金投入、师资、场地等因素影响而无法新增专业。三是由于当前企业“招工难”,造成劳动者是否参加培训,对就业、工资影响不大。

(3)企业培训积极性不高。我市高科技企业较少,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低,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部分企业需要较高接那个人才,培训机构又无能力培训。加之企业侧重经济效益,企业订单多、职工流失率高、招工难,造成企业对职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4)劳动者对技能培训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受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农民工大都安于现状,不愿主动接受新的技能培训。一些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都很低的农民工也能在技术含量低、标准化不高的低附加值生产企业找到工作。而且参加培训期间不仅得不到工钱,还要承担吃住行的费用。

(5)部分初中毕业生家长不愿意孩子参加技能培训。通过走访初中学校负责人和学生家长了解,部分初中毕业生家长认为孩子上技校学习没出息,只有上大学才是正规门路。即使孩子学习一定技术,二、三年后也不一定从事所学专业,学习技术无用。据调查技校毕业生三年后从事所学专业者不足50%。

(6)地方补助培训资金不足。从调查看,近年来虽然投入的培训资金逐年增多,但这些资金绝大多数是上级拨付的补助资金。近两年我市地方财政投入占补贴资金支出总额的比例不足5%,培训资金存在一定的缺口。

四、对策及建议

(1)明确培训范围,摸清培训底数。对符合培训条件愿意参加培训的各类劳动力做到应培尽培。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摸底调查,对符合培训条件和有培训愿望的人员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培训资源库。二是企业用工情况调查,重点做好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调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库,及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2)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实施分类培训。根据劳动者的不同需求,进一步规范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二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关部门及培训机构要加强市场调查,及时掌握用工企业对劳动者技能需求的状况,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工种),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要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三是强化考核与技能鉴定机制,严格培训结业考核和发证制度,对经鉴定合格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按照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四是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3)规范培训资金使用与管理。一是落实企业培训资金,强化企业责任。对用人单位新招用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按照有关规定对用人单位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企业要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大力培训高技能人才。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市县区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培训资金的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三是严格培训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培训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4)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就业技能实训基地的统筹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负责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技能就业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负责就业培训资金的筹集、管理与监督。

上一篇: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 下一篇:进口设备的安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