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物流企业形成机理分析

时间:2022-10-18 02:28:28

虚拟物流企业形成机理分析

摘要:虚拟物流企业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虚拟物流企业的形成动因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和本质做了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并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对虚拟物流企业产生、发展的动力来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虚拟物流企业本质上是一条由各联盟企业贡献自己核心竞争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虚拟物流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虚拟化带来的交易费用降低。

关键词:虚拟物流企业;企业形成机理;交易费用

一、虚拟物流企业的内涵

目前,虚拟物流企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对有关文献[1-6]的分析,笔者以为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应围绕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方式、目的及特点等几方面来阐述:

首先,虚拟物流企业属于虚拟企业范畴,是由相互独立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互补的实体组织构成的动态联盟。联盟内企业之间可以发生虚拟联系,从而及时地组织买方和卖方;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搜索交换信息,业务交往虚拟化,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暂时性、多赢性和核心能力互补性等特点。

第二,虚拟物流企业的成功运行依赖于物流信息的提供,因此虚拟物流中心应具有一个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来保障虚拟物流企业的信息流完整及时的传达给各企业。

第三,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目的在于把握真实物流链快速变化的物流市场机遇和提高竞争能力,利用合理分配的社会资源快速完成物流作业,加快物资周转速度,提供相对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因此,虚拟物流企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能够对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响应和共同开拓市场,以获取物流领域的规模化效益为纽带,通过一系列企业通过外包契约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动态企业联盟,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物资周转速度,提供相对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其实质是一条由各个企业贡献自己核心能力而组成的价值链。

二、虚拟物流企业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交易费用理论关于虚拟物流形成的解释前提可以作如下表述:当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增加的管理费用,就产生了虚拟物流。所谓节约的交易费用,指的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和与此相关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的各种资源,可称之为市场缔约费用,包括事前和事后的;对企业而言,主要是指物流合同及其比较价格发现的信息费用、招投标费用,承包合同的协商、谈判、违约索赔而发生的费用,保证合同履行的协商费用以及总、分包协作单位间的交易费用等等。所谓增加的管理费用,实际上是指合作关系成本,即虚拟物流企业的形成是以建立一种以契约关系为特征的虚拟物流企业,这一过程也是需要成本的,包括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成本[7]。

1、虚拟物流企业形成的动力模型

Williamson(1975) 认为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和交易特性因素(市场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两组因素。Williamson尤其强调了资产的专用性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性[8]。

所谓专用性资产是指投资于支持某项特定交易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项资产的一些生产率或增加使该资产适用于新交易的成本,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被用于另一交易中。它的共同特征是一旦形成很难用作它用,因此,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方违约将使另一方产生巨大的交易风险。

下面以资产专用性K为横坐标、成本(费用)为纵坐标,运用Williamson的启发性模型[8],对虚拟物流企业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的纵向边界及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图1中,Cs表示某项物流交易的市场生产成本比企业内部自营物流生产成本的节约额,即

式中Cs1:表示一项交易通过市场实现时的生产成本;

Cs2:表示该交易由企业自行组织的生产成本,为外生给定;

Cr表示市场组织时的交易费用与企业物流内部自营物流的组织费用增加额,常称之为交易转移费用。

式中Cr1表示交易的市场交易费用;

Cr2表示交易的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显然Cr2是相对较低和稳定不变的;

Cs1、Cs2、Cs与K之间的关系和Cr1、Cr2、Cr与K之间的关系分别如图2、图3所示。

由图2,资产专用性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可以看出,一项交易的市场化生产成本Cs1总是低于企业自行生产的成本Cs2,那么为什么企业还会将许多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组织呢?原因在于交易转移费用Cr的存在。交易转移费用实质上是交易通过市场转移时存在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造成的成本,它一方面包括了为了避免风险而事前签订协约造成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还包括由于败德行为、逆向选择等原因导致交易最终未能实现交易而造成的成本,以及卖方利用市场波动索取的超额利润等。

图2 资产专用性与交易生产成本的关系

图3 资产专用性与交易费用的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Cr曲线在低水平的资产专用性时为正,在高水平的资产专用性时为负。这是因为,当资产的专用性水平比较低时,企业很容易在市场上找到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样由市场交易带来的机会主义的要挟就不存在,市场化交易的效率就会高于企业化的效率。

2、虚拟物流企业形成的动力机制

交易的生产成本差异和交易的成本差异之和称为总成本差异,以TC表示,它们共同决定了一项交易的实现方式。

TC=Cs+Cr=(CS2-CS1)+(Cr2-Cr1)

=(Cs2+Cr2)-(Cs1+Cr1)=TC2-TC1 (3)

式中TC1表示交易通过市场实现的总成本;

TC2表示交易通过企业实现的总成本。

式(3)代表了市场化和企业化两种交易方式之间的总成本的差异,如果TC>0,即TC2>TC1,则使用企业内部一体化的效率要高于市场交换的效率;如果TCTC2,则市场化交换的效率要高于企业化组织的效率。如图1所示,K*为效率变化的临界点,当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小于K*时,市场交换的效率更高,当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大于K*时,企业化组织则是更为有效的交易组织模式。当K=K*时就形成了企业化与市场化交易的分界线,即K*是企业的纵向边界。因此,K*以左企业应该选择市场化交易,K*以右企业应该选择企业化交易。

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总是在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途径。当以一系列外包契约为基础的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出现时,这种新的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市场化的交易费用,原因在于:一方面,虚拟联盟与市场化运作相比可以很好地遏制与降低交易费用Cr1。因为,企业联盟中的外包契约通常是面向长期的合作,因此可以降低许多与签约有关的交易费用,同时避免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面向长期的外包契约能够产生连续博弈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败德行为、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的行为,从而也可以大大降低市场化交易费用Cr1;此外,随着虚拟联盟的整体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市场进入的难度加大,市场交易费用Cr1降低的幅度将会不断降低。

虽然,在Cr1降低的同时,由于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使用也日益得到强化,使企业化交易费用Cr2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在一般情况下,Cr1降低的幅度会大于Cr2降低的幅度,(Cr2-Cr1)的总体趋势是随着虚拟联盟的发展越来越高。则交易费用的水平也会从Cr升高到Cr1,Cr的升高也使TC升高到TC1,从而使企业的效率边界从K*向更高的水平K*1移动,如图4所示。所以,在与K*和K*1两点之间,即当资产的专用性程度∈(K*,K*1)时,企业选择这种虚拟化联盟则是最有效的组织模式,这种结果就导致了虚拟物流企业的产生。

三、结论

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的思想,探讨了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和本质,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形成动因。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虚拟物流企业是由一系列企业通过外包契约建立起来的动态企业联盟,其形成机理在于外包契约建立起来的企业联盟降低了企业间交易费用,推动了企业以联盟的形式将更多的交易外包出去,在生产成本上获得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贻生等.论虚拟物流研究及其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41~445.

[2] 董敬欣等.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理论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1(9):30~33.

[3] 詹晓勇,朱汉民.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与运行分析[J].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03~706.

[4] 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与结构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1):89~94.

[5] 李芳等.虚拟物流企业技术框架体系的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74~77.

[6] 郑翠娟等.虚拟物流风险管理研究及其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3):28~30.

[7] 高程德.现代公司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Oliver Williamso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5(22): 233~2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嫁了一个 离了一个 来了一个 下一篇:我国汽车物流运行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