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封云生款竹雕笔筒

时间:2022-10-18 02:00:21

明晚期以来,笔筒作为文人案头的实用文具和最具装饰性的珍玩,异军突起,各种质地、样式、图案、题材的笔筒各领,颇受文人墨客的重视。进入清代以后,在众多笔筒中,材质典雅清新、文化内涵丰富、书卷气息浓郁的竹雕笔筒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青睐。特别是明清两代文人爱竹、颂竹、画竹、咏竹、刻竹成风,竹刻笔筒更是作为一种清雅脱俗的时尚而备受推崇,以致文人墨客和儒雅之士争相藏玩,从而催生出一批竹雕名家。

自明末清初,嘉定人朱鹤(号松邻)、朱缨(号小松)、朱稚征(号三松)祖孙三代奠定嘉定派竹雕艺术在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后,很多优秀的书画家参与设计制作,更使竹雕艺术推陈出新,璀璨夺目。到康雍乾时期,竹雕艺术就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有名的竹雕大家近百余人,活跃于大江南北。其中,闻名遐迩的首推封氏家族。特别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封锡禄、封锡璋兄弟因同时奉召进入宫廷养心殿造办处牙作,成为皇家宫廷御用工匠,从而声名鹊起,在嘉定派竹雕艺人中一枝独秀。在清人金元钰所著《竹人录》中,记载明中叶至清嘉庆年间嘉定竹刻名手67人,封氏家族有名有姓的竹雕高手达12人之多,其中封云生以善刻竹根人物著称。竹雕笔筒因其材质的原因,大多为圆形,异形笔筒较为少见,笔者则珍藏有一只封云生款异形竹根雕笔筒。

该作品取生长过程中受石头挤压而成的畸形扁状竹根,借其天然异形巧妙雕刻而成。该笔筒高22厘米,口径最宽处21.5厘米,最窄处11.5厘米,壁厚达3.5厘米,呈三足鼎立状(图1)。器身表面已呈浅琥珀色,包浆鲜亮,是一件历尽沧桑的古物。

作品正面以睢阳五老文会为题材,描述了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五位德高望众的老者杜衍、冯平、王涣、朱贯、毕仕长致仕后徜徉名山大川,寄情琴棋书画,文会干河南睢阳的故事(图2)。画面上天穹低垂,白云缭绕,远处新竹挺拔成林,竹叶层次分明,迎风舞动。竹林左边,两棵古树依山顺势生长,枝繁叶茂,相映成趣。在侧面山麓云深处,灵泉沿岩隙奔涌飞流而下,湍急的水流曲折萦回,仿佛轰然有声(图3)。竹林前一石缝中破土而生,右山坡一棵千年古松参天耸立,枝干曲折分权,松身霜皮重叠,鳞皱密布,松针团簇聚于枝头,尽显岁月沧桑。山下开阔处,一巨大的太湖奇石突兀而立,一老者宽额长须,童颜鹤发,身着广袍阔袖的长衫端坐于石凳,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叠图书,老者右手抚在图书之上,左手翻开一本典籍,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余四位老者或倚山石而坐,或席地而坐,一童子伫立其后,神情专注地恭听老者精妙的言谈,整个画面呈现一幅松荫会友、知音偶聚的场景。

器物背面(图4),天幕云卷云舒,山势险峻。山坳深处,一顽童匍伏于地,双腿微曲,手执草根,神情专注地逗弄一只金龟子。山崖下,一江南庭院院门洞开,门前杨柳低垂,门外梧桐参天,绿荫掩映;庭院内秀石玲珑,草坪叠翠,一年轻女子云鬓高耸,弯眉高鼻,樱桃小嘴,衣纹简洁圆润,轻柔飘垂。女子端坐于琴桌前,轻抚琴弦,神情安详,尽显江南园林夏秋景象。小桥流水边,一棵千年古松拔地而起,枝干左右舒展,几根古藤盘亘缠绕。松荫下,小桥流水,静谧空寂,一老者与一少年对坐于石桌两端,老者神情凝重,敦敦教诲,少年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一童子身着短衫,恭敬地站在老者身后。路边,两孩童双手拉绳,身体后倾,奋力拉扯一头大水牛,一小童手执树枝在牛身后抽打驱赶;犟牛鼻子被绳索紧紧拽住,仍四蹄奋力蹬地不肯前行,相互僵持角力;一老者宽额丰颊,束发岸帻,广袍长袖,左手拄着拐杖,右手轻抚长须,含笑注视孩童们精疲力竭的憨态,一幅江南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牧歌生活画卷。画面中央空处,以隽秀的隶书精刻“癸酉年,封云生”款(图5),笔力浑朴古雅。

从整个画面看,作者构思巧妙,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人物、水牛、山石、竹林、树丛、溪流、云彩等具象的重叠交映,勾画出层次丰富、透视深远、生动传神的生活画面,表现出古代文人淡泊名利、处世清高的精神境界。两幅画面首尾相连,形成一卷完整的通景画(图6)。作者采用了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镂雕、阴刻、线描等多种技法,刀工犀利、深浅适度、质感强烈。尤其是竹枝以镂雕法剔透挑出,使竹林简约疏朗;竹叶以浅浮雕刻就,笔力雄健,有如画笔点绘,尽显竹林之茂密幽深;松针雕刻纤细,松枝鳞皱分明;人物表情各异,老者五官线条皱褶显出年迈神态,童子面孔简约透出青春活力;湖水溪流以线描刻划,动静结合;云彩以阴刻手法表现飘浮流淌的动感。器物足部仿商周青铜器形制,雕刻三只夔龙纹装饰,辅以圆刀阴刻工艺,尽显雍容大气。

资料记载,封云生,浙江嘉定人氏,活跃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师承封门技法,善刻竹雕人物。从大量传世的竹雕作品看,署有封云生名款的竹雕艺术品仅见有收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的一件竹根雕达摩立像,署有封云生名款和纪年款的竹雕作品,笔者目前尚未有闻。清中期的癸酉年,―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是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至于此笔筒是封云生创作于乾隆年还是嘉庆年,笔者不敢妄下结论,窃以为暂定于嘉庆年间较为合适,其具体创作年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这件竹雕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及与其他同类竹雕作品相比较看,作者在采用传统嘉定派雕刻技法奏刀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其擅于绘画,工于构图,精于刻竹的艺术才能,可谓聚画卷于胸中,萃众美于刀下,寓情趣于竹上,展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了解到古人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对艺术殚精竭虑的态度,堪称一代刻竹大师留存于世的艺术珍品。

上一篇:家居藏品的保护 下一篇:两轴边寿民《芦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