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海洋学”课程中微课程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10-18 12:56:46

“物理海洋学”课程中微课程教学的实践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课程已在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中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本文首先列举了在物理海洋学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一个知识点阐述了微课教学的构思设计和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微课教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极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并能在课前或课后满足学生的移动学习要求,有助于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微课;翻转式课堂;微时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10

基金项目:江苏品牌建设工程海洋技术专业立项项目(PPZY2015B116);

淮海工学院教学改革课题“海洋技术品牌专业课程教学与特色文化素养培育――以《物理海洋学》为例”;

淮海工学院201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DS2015027)。

1.教学过程问题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听起来有些抽象。通过课堂讲授,一部分学生始终不容易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①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模糊;②动量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不清晰;③对Ekman漂流和Sverdrup环流理论理解不深等。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仅仅依靠传统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2.微课设计――以“地转偏向力” 为例

自2013年以来,国内兴起的“微课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育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催生出翻转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新理念。知识性是微课程内在属性,知识性原则首先要求所选择的主题要有意义,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于制作成微课程,只有某学科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才适合制作成微课程。目前国内的微课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创作模式和创作工具。下面以“地转偏向力”这个重要知识点开展微课的构思设计。

要把地转偏向力这个知识点讲清楚,应该包括地球自转、惯性坐标系与非惯性坐标系、地转偏向力公式推导、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物理海洋学中地转偏向力是否考虑的罗斯贝数。如图1所示。

3.微课教学效果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干扰,往往缺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学生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看影视剧、浏览各大新闻网页上。微课教学帮助学生自觉排除外在干扰因素,使其能专心于微课主题,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兴趣。我们选择的主题具体、实用,并配合精简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舒缓的音乐来呈现内容,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图2是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2级和2013级连续两届的评教结果,其中2012级未采用微课教学,2013年采用微课教学,图中纵坐标是人数百分比。可以发现:2012级两个专业评教结果不理想,其中评为优秀率仅为海资121班46.9%,海技121班43.7%;2013级评教成绩明显提升,其中优秀率为海资131班69%,海技131班63.5%。

物理海洋学是我校本二海洋地理信息大类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予以一定的重视。微课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翻转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其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张 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2):48-54.

[2]曾春妹.谈微课程的内涵及其设计原则[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15):53-55.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专业法规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听了很多抱怨依然造不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