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老板的致富经办人

时间:2022-10-18 12:41:29

在三峡地区,只能充当菜肴的丝瓜,因为价格低廉,从未有人能想到这种便宜货里还潜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可是,重庆小伙欧云东却从一次偶然发现中悟出了商机,4年之间靠开发丝瓜系列产品发了大财。

农户院里的收获

欧云东是重庆市巫山县两坪乡人,高中毕业后赴贵阳参军。1997年,20岁的欧云东退伍后分配在一家磷肥厂当工人。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欧云东干了不久就辞职了。

但是,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非易事。从磷肥厂出来后,欧云东跟着一位亲戚在城里摆小摊,成了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尽管喊破嗓子,磨破嘴皮,每天收入仍不足20元。

2002年夏季的一天,欧云东挑着百货下乡叫卖,路过一家正办喜事的农户,于是抱着碰碰运气的心理走进这户农家。盛情的主人拉着欧云东入席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欧云东却被洗碗的几个农妇吸引住了。只见几百只碗盘在她们手中捣腾几下就摞在一边,然后传给厨师们再使用。神奇的是,农妇们洗碗却没有用城里人使用的钢丝球和清洁剂,全凭一条丝瓜洛(丝瓜瓤)搓洗。欧云东上前打问,农妇们说:“不是吹,咱们用丝瓜洛洗的碗比你们城里人用清洁剂洗的还干净!”

农妇们的话让欧云东心里一动。他想,现在城市人都讲究环保,买菜都喜欢绿色食品。如果把这种用丝瓜洛洗碗的方法引进城里,肯定大受欢迎。丝瓜洛在这里几乎就是废品,如果能变废为宝,肯定能赚钱。

于是,欧云东回家时特地从乡亲们家中捎回几十条丝瓜洛。尽管这天没卖出一件商品,但欧云东却格外高兴。

有了这次意外收获,欧云东放弃了小摊,打起丝瓜洛的主意。

下东莞小试牛刀

虽然丝瓜洛经济适用,但要开发它得有科学依据。欧云东走访了县城各大中医院,终于从一位老中医那里找到答案。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丝瓜又称天罗瓜,自唐朝从印度传入中国。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有了医学“宝典”,欧云东如获至宝,他的信心更足了。他想立刻就大干一场,但当时正值冬天,没有货源,而丝瓜的收获季节是在夏秋季节。

终于等到了第二年丝瓜成熟的季节,欧云东开始走村串户收购丝瓜洛。好在三峡农村人家都有收藏,为的是一年到头都不缺“清洗剂”。见有人上门收丝瓜洛,老乡们很热情,纷纷抱出自家的“瓜篓”。一周时间,欧云东收购了500多条丝瓜洛。但此时正是伏天,丝瓜洛是收上来了,可如何保存却成了难题。还是老乡们有经验,告诉欧云东找来上好的塑料袋,用塑料袋把丝瓜洛热压密封,这样既经济又卫生,还能保证丝瓜洛不变质。

欧云东想,广东东莞市区企业多,经济发达,居民生活质量较高,自然青睐环保型产品。2002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他将丝瓜洛运抵东莞市区。这里工厂多,是三峡打工仔的集中地,欧云东首先从打工老乡那里打开销路。在厂房门口,他摆起丝瓜摊。伴着三峡口音的吆喝,立即引来众多打工仔的捧场。

一天半时间,欧云东运来的丝瓜洛连送带卖,被一抢而空。除去成本和运费,赚得200元。虽然赚的钱并不多,但欧云东却异常兴奋:小试牛刀,总算有了盈利。

一月卖了三千包

有了盈利的经历,欧云东认准了这条路子,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大干一场。首先,欧云东筹措了一笔资金,招募了几名懂得丝瓜种植和包装保存的技术人员,他成了个地地道道的“丝瓜老板”。为奠定货源基础,2003年冬季,欧云东就与5个村近百户农民签订丝瓜种植合同。手捧订金的丝瓜种植户热情高涨,连房前屋后也种上丝瓜。

2003年4月,欧云东回收了5000多条丝瓜洛。为多渠道打开销路,欧云东决定到广州去。然而,要想在广州立足,谈何容易!抵达广州的当天,欧云东便在背街上摆摊叫卖,顾客没引来,倒是招来了城管和卫生执法人员。执法人员要他马上卷包走人,还要罚款。欧云东连忙拿出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开具的证件,并向他们坦陈了自己靠丝瓜洛创业的苦心。也许是欧云东的真诚打动了执法人员,他们不仅没开具罚单,还为他指点迷津――蹲守超市叫卖。

欧云东茅塞顿开,立即来到超市。可刚开始时仍然收效甚微,顾客一看是一包包土得掉渣的丝瓜洛,便连连摆手走开。欧云东并不泄气,不厌其烦地向顾客介绍产品,还煞有介事地拿出几只沾满油腻的大碗现场演练。除污奇快而且伴有一股瓜香的演示引来围观者的驻足观望,人群越聚越多。见时机成熟,欧云东亮起嗓子喊开了:“这是三峡地区特制的厨房清洁网,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产品,每包仅售2.5元……”这一招确实奏效,不到一个上午,他已售出500余包丝瓜洛。

忙了一整天,欧云东提着丝瓜洛准备回去。这时大街上飘来阵阵香味,欧云东突然“嗅”出一点门道,便立即提着丝瓜洛跨进一家餐馆,走到几位女食客身旁,从口袋里拿出丝瓜洛向她们介绍。较真的女食客在餐馆现场使用:除污快、无残留,还伴有瓜香!便纷纷掏腰包购买。欧云东一边收钱,一边递名片:“请多提宝贵意见。”

孤身闯广州,欧云东结识了不少外地生意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经营之道,比如诚信经营。因当时上市的丝瓜洛清洁网最多能储存10个月。当消费者购买时,欧云东总要嘱咐客人注意保质期限。一来二去,购买丝瓜洛的回头客渐渐多了起来。不到一个月,欧云东运往广州的3000多包丝瓜洛销售一空。除去各种税收费用,他净赚了5000多元。

寻找品牌的力量

2004年初,欧云东在县城建起了丝瓜洛加工厂,占地300余平方米。3月,欧云东将第三站选在深圳,又开始了新一轮丝瓜洛促销。

与前两次不同,欧云东这次没急于上街叫卖,而是走进了深圳一家大型超市推销丝瓜洛。欧云东找到超市分管采购的经理,经理打开包装一看,说:“你的产品显得土气,无法进入大型超市。”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欧云东又走访了另外几家超市,仍得到同样的回答。

走出超市,欧云东开始想办法。他首先想到了包装。俗话说“一俊遮百丑”,什么东西经过一番精致的包装后,就会身价百倍。于是,他找到了一位从事广告制作的朋友帮忙,随后,他又给自己的产品起了“安逸”这个名字,并按照相关程序,历经半年抢注了“安逸”牌清洁网商标。

这一招果然见效!新包装上市后,销路看好。欧云东又一次来到那家超市,又是那位经理接待他,经理对他说:“你的产品包装固然不错,可保质期太短,不利于在超市销售。”欧云东随即在超市转了一圈,别的产品保质期大多在一年以上,而自己的清洁网仅10个多月。

必须进行技术再加工!2004年4月,欧云东从外地请来两位技术人员,对丝瓜洛进行精细加工。两个月后,“安逸牌”清洁网的保质期由10个月延长到两年。通过质检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验证后,“安逸”牌清洁网正式进入生产线。

2004年8月,欧云东又将他的清洁网投向上海、江苏等地,并分别设立了销售网点。上海一家商最初对清洁网并不十分看好,但试着将定购的200包产品展销时,立即受到市民的欢迎,还有很多回头客电话预订。商立即向远在三峡的欧云东发来定购传真,还在协议上特别签注:“销售丝瓜洛清洁网5000包,若完不成任务将自愿承担违约责任……”

就这样,欧云东的丝瓜洛清洁网产品在广东、上海、江苏、重庆等地站稳了脚跟。

小丝瓜成了大产业

2004年9月,欧云东应邀赴重庆参加农副产品展销会。展销期间,一对夫妇带着小孩径直走近欧云东的展台,一次性买下30多包“安逸”牌清洁网。也许是小孩淘气,竟然撕开包装将丝瓜洛伸进后背挠痒痒。小孩的举动让欧云东迟疑一下,转而般地问小孩:“舒服吗?”“特别舒服,这个能挠痒痒吗?”小孩的童真让欧云东眼前一亮:“叔叔马上做挠痒痒的产品送给你!”

展销会还未结束,欧云东就连夜赶回巫山,与技术人员商议开发新产品。他专门走访儿科医生和老中医,得到“有利健康,无副作用”的答复后,便以丝瓜洛开发出“安逸”牌搓澡巾。产品投放市场一炮走红,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了近千件。

随之,欧云东通过市场调查,接连开发出丝瓜洛鞋垫、丝瓜洛儿童枕芯、丝瓜洛婴儿鞋等系列产品。为保证充足的货源,欧云东在长江三峡神女峰对面无污染的山村建立起丝瓜种植基地3500亩。如今,欧云东的个体小店变成了“重庆巫山东明农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从业人员近百人,生意从三峡发展到全国近十个市、区,公司总资产也达到80多万元。

2005年12月,欧云东与淮安的一家进出口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很快,首批由欧云东加工生产的400双环保拖鞋,经该公司“贴牌”后已销往法国和德国。

欧云东从昔日的小贩摇身变成拥有楼房和轿车的大老板。谈起创业经历,欧云东说:“其实丝瓜生意早有人想到,只是别人觉得它太土,认为没钱可赚;我只是比别人早一步付诸行动罢了。”

上一篇:陕西能否掌舵西北乳业“航母” 下一篇:粮食局长缘何成为死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