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12:03:18

【前言】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中政治课程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四大模块,作为有计划的可评价、可实际操作的课程要素,是对学生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所以,要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在高中《哲学生活》中,对于寻...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摘 要: 培养责任感是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政治课程作为提高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课程,是探索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基本理论方略,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社会责任感 培养方法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下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策略也要有所坚守,有所创新。

一、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有效、合理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课程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四大模块,作为有计划的可评价、可实际操作的课程要素,是对学生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所以,要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在高中《哲学生活》中,对于寻觅社会的真谛这一课,就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社会人的责任;在高中《政治生活》中,对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等问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学生经常关注、思考并参与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应用好显性课程的培养要素,我认为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上注重价值的引导,达到新课标的培养目的。第一,注重价值的导向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预设三维目标,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要求,明确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最后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二,注重行为示范作用。行为的示范包括:人格的示范、行为方式的示范,教师是学生的领路者,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倾向性的引导,从而提高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塑造学生的人格。

其次,注重教学内容上的情感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态度目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其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基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责任感是与一定的情感形式相联系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唤醒和激活社会责任感,甚至会影响决定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抑扬。所以,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期望原则、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

2.应用课堂外要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课堂外要素主要包括一些非正式且没有统一书面文本的课程要素,是潜藏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如:校园文化建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外读物、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中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这主要通过政治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当然,要进行责任感教育,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好在课堂上和课堂外责任感教育渗透,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热点时事,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拓宽视野。

二、巧妙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有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主要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进行研究性学习,参加社会实践。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让学生自己研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增强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要提高实效性,必须让高中生多参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水平。例如:高二学生可根据哲学知识,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主体、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观点等,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如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考,如何做一名四有公民等。通过这些综合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责任感。

2.举办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

这些形式本身就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集体、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且这些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方可完成,学生在做相关准备、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相互辩论、演讲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思想碰撞、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责任认知,这让学生无形中提高了责任认知,形成了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

3.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即角色扮演,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学知识,在课堂上安排各种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现实生活或某个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感受,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角色模拟能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培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能力。角色模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社会责任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样不仅依赖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努力,还依赖于高中生个体主动的学习、体认与践行,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支持。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上一篇: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下一篇:农村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