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须防药害

时间:2022-10-18 10:07:42

大棚蔬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须防药害

冬春季节,大棚蔬菜需要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生长、提高品质、避过不良环境。但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超量使用就很易产生药害。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出现的药害,主要见于蔬菜的生长点、花及果实附近,常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僵硬、纹理(叶脉)较粗重,叶片颜色不变或变得更绿,症状表现为渐进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如棚室辣椒常用2,4-D点花,但使用浓度过大就会引起茎叶皱缩;药液沾到了花托上,谢花时花冠就不容易脱落,容易感染灰霉病。番茄使用2,4-D,浓度一般为10~20毫克/升,具体为严冬使用浓度为18~20毫克/升,早春为14~16毫克/升,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降为10~12毫克/升。浓度过低保花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易导致僵果、畸形果。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在花期多用2,4-D丁酯蘸花或涂花柄,以提高坐果率,但如果使用浓度过大或重复使用,就会造成植物生长激素大量积累,出现坐果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幼嫩的叶片就会出现萎缩并出现短胖果、空心果等。因此,使用2,4-D丁酯时,要严格掌握施用浓度和间隔时间,不能重复使用。另外,如果棚室蔬菜前作使用了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效唑,后作栽植番茄、莴苣的话,就容易产生药害,使番茄、莴苣的生长受到抑制。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喷施“920”来缓解多效唑的抑制作用。

大棚蔬菜出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在生产上有时很难与作物的病毒病相区别,但病毒病的症状表现不是渐进式,而是发病后症状一下全部表现出来,叶片颜色也比正常株要黄。螨虫多在蔬菜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螨虫为害后,受害部位表现为灰褐色或黄褐色,叶缘下卷扭曲,叶背油亮有光泽,嫩叶僵硬畸形,以此可以与激素型药害相区别。

通过症状的观察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对蔬菜造成药害,并与病害或虫害相区别。如芸苔素内酯的药害,主要表现为植株疯长,果实少而小,后期形成僵果等;复硝钠的药害,轻度时症状为抑制植株生长,幼果发育不良,重度药害则表现为植株萎蔫、发黄,直至死亡。如用其点花,果实附近叶片卷曲、变硬、黑绿,多是因点花药液浓度过高或药液过多造成的。如生长点叶片卷曲、皱缩畸形且生长缓慢,多是由植物生长调节剂积累中毒引起的。DA-6形成的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有斑点,然后慢慢扩大,叶色由浅慢慢变深褐色,最后透明。

防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棚蔬菜造成药害,在使用时应注意四点:一是要明确使用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以达到生产要求的目的。二是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根据作物长势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药液浓度过高或重复使用,如用番茄灵防落果,点花朵用25~30毫克/升,点花梗用30~35毫克/升,冬季防低温落果用35~40毫克/升。目前有些冲施肥中含有植物激素成分,使用时应尽可能减少这类肥料的施用量,最好施用生物菌肥或腐殖酸类肥料。三是选择适宜的施用时间和部位。根据不同蔬菜作物的要求,选择施用时间和部位,尽量不让植物激素接触幼芽和嫩茎叶,因为即使是选用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药液,也容易引起幼芽和嫩叶卷曲。四是采取补救措施。棚室蔬菜出现药害症状后,可以喷施钙肥、细胞分裂素等,或冲施含腐殖酸的肥料。

(湖南 曹涤环)

上一篇:杨珊珊:音乐启蒙是游戏和熏陶 下一篇:小小职业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