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

时间:2022-10-18 07:53:14

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和客户要求电力架空线路的迁移和改建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树立责任央企形象,供电企业需要对原有的电力架空线路进行迁移和异地重建,这既是必需的,也是践行供电企业对社会优质服务的庄严承诺。本就输电线路迁改问题进行探析,同时也提出了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理念。

关键词:输电线路;迁改;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输电线路的概述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目前,在输电线路上,主要还存在3个问题。⑴是雷击,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机会很多。线路遭受雷击有三种情况:一是雷击于线路导线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二是雷击避雷线后,反击到输电线上;三是雷击于线路附近或杆塔上,在输电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轻则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烙,从而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或跳闸,重则引起绝缘子破裂、击穿、断线等事故,造成线路较长时间的供电中断。雷电进行波顺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威胁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避雷器爆炸、主变压器绝缘损坏等事故,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⑵外力破坏。外力破坏电力线路引起的故障越来越多,情况也较复杂,分布面广。比如:在山区,开山炸石很容易炸伤绝缘子、炸断导线。或者在线路经过的下方燃烧农作物,火焰和浓烟易导致线路跳闸。⑶覆冰。在低温雨雪天气里,天气寒冷时,由于湿度高,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造成覆冰,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由覆冰、舞动引起的输电线路倒杆(塔)、断线及跳闸事故会给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造成重大的损害,更会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输电线路迁改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专业性强、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短等特点。要使迁改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迁改工程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线路迁改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工作标准。做到管理有标准,技术有准则,工作走流程,评估有准绳,考核有依据;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准可依。

输电线路迁改工程的现状

目前,输电线路的迁改一般都由客户提出申请,供电企业对线路迁改的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方案经批准后,客户作为项目业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包括对迁移线路的拆除),供电企业负责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安全水平提升为目标,以设备状态评价为核心,以加强基础管理为手段,规范设备管理流程,落实安全责任,强化设备运行监视和状态分析,提高设备迁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流程运作的管理模式优化工作环节,进一步深化细化现场施工阶段的管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

线路迁改管理的范围是110kv~220kv线路,其中包括签订施工合同、制订线路迁改验收指导书、隐蔽性工程验收、竣工验收、迁改线路评估、绩效考核、PMS系统维护。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以精品工程为目标,实现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实现安全控制体系标准化;以过程管理为抓手,实现基建流程管理体系标准化。以理念创新为指导,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线路改迁标准化建设水平。

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流程

从迁改工程开始到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工程评估,最终到绩效考核,全部实现了流程化,实现了闭环管理,从而使迁改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并使同业对标指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1、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工作流程图,见图1

主要流程说明:签订合同阶段是由公司生技部签订施工合同;三措审批阶段是由施工方办理“三措",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经输电工区、生技部、安监部、调度所、总工审批后,办理线路停电工作票;施工阶段是由运行单位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施工管理,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竣工验收阶段是由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和竣工资料存档等;消缺复验收阶段是由施工单位处理验收遗留的线路缺陷;迁改线路评估阶段是由对迁改线路进行全面评估;绩效考核阶段是对所有迁改工程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台账维护阶段是对PMS系统中设备台账、缺陷、标准化作业、状态检修等进行维护。

3.2、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且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所在。组织机构框架图见图2:

各组织部门职责说明:工区领导组是全面负责迁改线路全过程管理工作;工区生技办是负责线路迁改工程验收、评估及绩效考核工作的全过程,并在技术上监督和指导施工工作,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质检小组是在施工开始,负责杆塔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附件、接地装置、通道环境的跟踪验收工作;验收小组是施工结束,对迁改线路进行全面验收;评估小组是对迁改线路进行评估;绩效考核小组是对参与迁改工程的全部人员进行考核。尤其是绩效考核小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绩效考核是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管理,推进标准化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体系。

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措施

3.1、改变单一的项目管理模式

输电线路建设有其特殊的行业特性,在具体的建设管理中,有的客户拥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可以组成管理团队,其作为重建项目的业主能够自行组织实施;有的客户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在操作中,以包代管,将所有应由业主做的工作交由施工单位进行,从而缺乏对整个项目重建的过程监控。供电企业在与客户协商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户,规避“三指定”,又要保证重建线路的质量,提供多种方式让客户自主选择管理模式。资产形式的多样性。作为供电企业来说,在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可以为客户提供货币资金划拨、实物资产划拨、货币资金加实物资产划拨等三种方式。项目业主的多样性。当客户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力量,在货币资金划拨的情况下,供电企业作为项目业主,按照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自行组织建设和投运。反之,则由客户作为项目业主组织建设和移交。

3.2、施工方需在基础开挖前,向运行单位提供一份施工图纸备案

线路迁改施工方必须在线路停电迁改前1个月提供“三措”。施工方“三措”必须先由施工方进行内部审核批准。还有施工方“三措”中必须明确每一个作业点负责人、监护人、小组负责人及联系电话,明确各个作业点具体防护措施(围栏、警示牌、夜间照明点)。

3.3、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安全防护不足,有重大安全隐患时,现场质检员有权责令施工方停工整改,下发整改通知单,并留存现场影像资料。施工方接受整改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由质检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

3.4、竣工后的安全措施

竣工后,在运行单位确认现场无遗留缺陷后,施工方应再次检查所有线路上接地短接线是否全部拆除,确认后方可申请恢复送电。在迁改线路满负荷运行24h~48h后,运行单位应安排专人对导线所有连接部分进行测温,记录温度变化。线路施工方应签署质量保证协议书,保证期为一年。

结语

输电线路迁改,是供电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供电企业经营者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的输电线路迁改标准化管理考核体系还比较粗放,因此,我们要不断细化,逐渐把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都要量化到考核体系中,真正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明亮.铁路通信线路迁改施工方法探析[J].科技传播,2011,11:180+169.

[2]刘保华.输电线路标准化巡检系统[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07:10.

上一篇: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裂纹的控制与修...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