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二极”合奏曲

时间:2022-10-18 06:08:09

2010年底,万州、开县、云阳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突破743亿元,占全市GDP的10%。

“十二五”开局,极具潜力的“重庆第二极”正在三峡库区崛起。

“兄弟打擂”

本世纪初,电气业巨头江苏大全集团宣布将为百亿级多晶硅项目选址。

围绕这块新能源蛋糕,一场激烈“擂台赛”随即上演。江苏南京,综合实力最为雄厚,傲视群雄;重庆长寿,凭借“一小时经济圈”优势,亦不甘示弱……一共有七个地区对这个项目抛出绣球。

综合考察后,大全宣布:多晶硅项目将落户重庆万州!

消息一出,众人惊诧。

位居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不仅经济实力远不及南京等东部省会城市,且距重庆主城区有300公里之遥。此外,万州硅矿并不丰盈。

万州凭什么成为黑马?

“当地硅矿和水电资源丰富!”大全集团新闻发言人胡圣海口中的“当地”,并不仅指万州。

原来,万州打擂有“兄弟”助阵:云阳拥有储量达5000万吨的巨型硅矿,开县的煤炭等能源优势明显。万州打擂,云阳和开县助阵,三地携手,优势互补,让万州脱颖而出。

这次成功,只是“万开云板块”初试牛刀。

“一圈两翼”战略确定后,远离主城辐射的库区,急需打造第二增长极,以承接主城辐射,实现渝东北这一翼腾飞。

这项重任,非万州、开县、云阳莫属:它们山水相连,承载着渝东北翼1/3的人口,承担着重庆52%的库区移民。

“万开云形成合力,将带动整个库区发展!”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亨顺说。

可在以前,由于资源禀赋相近,加上长期封闭发展,三地都在纺织、食品加工、矿产开发等行业进行布局,导致“都有厂、都有矿、都不强”的局面。

构建“万开云板块”,必须突破发展边界,进行产业大布局。

跨界规划

2010年夏天,万州区北山大道。

“九九九”连锁酒楼里,38岁的老板魏世春盯着“‘九九九’开县店设计图”踌躇满志。

“万开云合作以前,各地准入条件、审批周期各异,手续办理也繁杂。”魏世春说,“这让跨界经营成本很高。”

这一状况在2007年被改变。

当年7月,市委提出“构建万开云特色经济板块”目标。9月,万州、开县、云阳签订《万开云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出“万开云板块”基本框架:工商业实力雄厚的万州作为“第二极”核心;拥有能源及劳务优势的开县,甘当配角,承接核心产业转移;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及第三产业潜力巨大的云阳,建设“万州后花园”,成为能源和产业配套基地。

其后,万开云相继签订交通共建和商务合作等配套协议。三地提出,通过基础设施和商贸合作,推动统一市场建立,最终形成三地商品无障碍流通。

三年后,魏世春惊喜地发现,跨界经营成本降低了。

随着三地间高速公路通车以及乡镇过境公路硬化,万开云成为“半小时区域”,跨界空间成本随之大降;三地政府根据协议,共同推行“三个工作日办妥经营手续”服务,进一步降低跨界经营门槛。

“机会来了!”2010年底,魏世春联合当地加盟商,投资上千万元入驻开县。

同他一样,新世纪百货、家益百货、徐生记、青莲酒家等商贸餐饮巨头争相跨界――在开县和云阳,它们的分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县、云阳的农副产品和人力资源也向万州集中。

至此,边界被顺利突破,产业大布局随即启动。

互补战略

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将万州确定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并赋予其带头建设“半小时城镇群”使命。

五个月后,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亲率庞大调研组,深入库区调研万开云产业合作前景。此行,调研组得出初步结论:三地资源互补,有条件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重庆第二增长极。

万开云三方反响热烈。

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说,万州将主动与开县、云阳搞好联合,推动“万开云特色经济板块”和“半小时城镇群”快速发展。

开县县委书记李殿勋认为,三地应按照同城化构想,布局重大基础设施,进行错位发展,形成三地共赢格局。

“万州怎么规划,云阳就怎么对接。”云阳县委书记李洪义说,云阳将以打造万州“后花园”为目标,合力推动渝东北现代城市群形成。

在“互补布局、错位发展”战略指导下,一条条巨大的产业链,逐渐将万开云连接成一个“铁三角”。

“三角”崛起

2011年初,万州区盐气化工园。

在打造百亿级多晶硅产业链进程中,大全正迈出重要一步――在建的第二期多晶硅项目今年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0亿元。

面对不断变大的蛋糕,万开云互通有无,在分工中实现共赢:万州获得项目落地收益;原料基地云阳在获得矿石和加工收入的同时,采掘、运输等行业也得到发展;为万州提供能源的开县,则获得能源收益。

这样的合作,正在“铁三角”各行业推进。

在纺织工业领域,拥有30万棉纺锭的开县,联合云阳茧丝绸加工优势和万州50万锭紧密纺能力,抱团发展,形成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库区纺织工业带。

在农业领域,万州的农技优势向开县、云阳辐射,与两县柑橘、榨菜、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资源结合,催生出三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区域性农副食品加工基地、中西药产业基地及全国最大的中兽药生产基地。

穿越万开云全境的三峡黄金旅游线,更是三地合作的金矿。三地正在联手开发江南界河、潭獐峡、铁峰山等新景点,打造“库区旅游金三角”环线。

…………

“经济协作和产业分工,使三地联系愈发紧密,”万州区发改委副主任张中亚说,“最终将催生一个城镇群,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圈。”

在雷亨顺眼中,这个经济圈很给力:“它会带动周边的奉节、巫山、巫溪,并通过长江将忠县、梁平、垫江连成片,进而向陕南、鄂西、湘西辐射,最终在三峡库区形成一个发达的经济集群!”

上一篇:深圳天安模式的大渡口实践 下一篇:刘维红:独臂书写档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