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性化办学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时间:2022-10-18 05:39:40

以个性化办学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一所学校,只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遵循办学规律,确立个性化的办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有效办学和特色办学。可以肯定地说,每一所特色学校都是具有个性化办学的学校,都是逐步走向成功的学校。建设特色学校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拥有公平正义的教育机会,从而丰富教育文化,促进教育繁荣。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自然的,是最真最美的;个性化的,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特色化的,是最具有发展性的”。自然美无需解释,那么个性化具有生命力、特色化具有发展性又作何解释?下面就学校实际交流一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做法。

一、对个性化办学的初浅认识

学校个性是学校的生命特质,是一个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特质,学校个性化办学就是特色化办学,其目标指向就是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色彩、文化风格,缺乏个性的学校将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学校。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在英国召开的特色学校大会上指出,“个性化学习源于儿童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他关系着每个学生、每个学校的个性化发展。”所以说,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张扬个性的教育是最有活力的教育,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那么,学校的“个性”怎样发展?学校的特色如何确立呢?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个性化办学目标的确立

被称为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第一人的朱永新,曾对美国《新闻周刊》评出的世界十所最好的学校做过这样的评述:“这十所学校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是因为它们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教育的成功。”所以,“做优、做特”是树立学校品牌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如何确立学校特色及发展思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告诉我们,学校培育和形成个性特色无非两条途径:一是如何从已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上来挖掘特色;二是如何利用已形成的历史办学优势来发展特色。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我们没有停止过思考: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风起云涌,我们如何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把学校的传统优势与扑面而来的教育改革浪潮有机融合?犹如饭店一般,特色饭庄前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以“特色”而致生意兴隆;大众饭店如果服务与质量都扎实,口碑好,效益也会不错。我们大多数学校等同于大众饭店,如果扎实于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课程教学与改革,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办学的初衷也就实现了,也就做到了稳步发展。可如果要做大,做强,就要从特色入手,家长是孩子教育方向的主要决策者,非特色,无以吸引家长。我们认识到:学校自身的优势在哪里,特色就在哪里,学校个性就在哪里。因此,根据学校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有关内容,我们把“以人为本,强化素质,全面发展,培养个性”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同时确立了特色办学目标:走特色办学之路,创建特色学校,倾力打造特色品牌,逐渐形成以乒乓球为龙头、中国画为主导、书香校园为热点的学校特色。因为只有充分发掘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才能找到办学特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形成学校个性。

三、实施个性化办学,打造学校特色

1. 校长要有个性化办学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思路,校长的意志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一个好校长,必然是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如何做有思想的校长?

首先,要投身学习。学习是提升一个人生命高度永不过时的法宝。校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冲破守旧的牢笼,拓宽办学思路,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接轨,达到个性化的发展。其次,学习中要树立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办学行为。三是校长要有做教育家的追求。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做真正的教育者,养成并坚持“关注和思考”的好习惯。我觉得,美国很多校长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不把校长当“官”做,而是把它当作弘扬学校个性和自我个性的机会;不把校长当作一种职业,而是看作一种神圣的事业。“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2. 传递思想,系统策划,分步实施“个性化办学”的战略。孙武说:“上下同欲者胜。”校长的“办学思想”要在经意和不经意间传递给老师、学生和家长们,才能取得大家的共识,形成办学的合力。一直以来,每学期我都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学期的重点工作、学习所得等内容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们还通过环境布置进行渲染,通过教师培训学习、学生集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传递我们的思想,宣传我们的特色,强化我们的办学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当然,要办好一所学校,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发展的目标,还必须制定发展的战略。几年来,我们响应教育局“创特色学校”的号召,根据学校的状况和文化积淀,充分发掘优势,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方向,2005年我们着手制定了《2005-2010的五年特色发展规划》,2006年又提出了《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新腾飞――2006-2009年学校三年特色发展规划》。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定位两个特色发展项目:“中国画”和“乒乓球”,将“合格+特长”作为我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努力凸显“国球”、“国画”两大特色。我们把乒乓球和国画纳入到课程计划中来,达到每班一周一节球课和国画课,成立特色社团,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精心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形成了“学校特色建设规划表”,从特色环境的营造、特色管理的实施、特色课堂的构建、特色课程的建设、特色教师和特色学生的培养、特色文化的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构建,并采用“分步实施、各个击破、全面兼顾、逐步渗透”的战略,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因为“在每一方面都杰出不是一个可行的目标――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一点,”所以,每学期我们都突出一个重点工作,抓实抓深,逐步形成体系。几年来“学校特色”已深入人心,“特色课堂”、“特色教育” 、“特色培养”已初见成效。

3. 培养特长教师,提供特色发展的支撑。教师是学校创建特色的关键,他们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此我校制定了培养特长教师的工作策略。首先,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我校设有专用的国画教室,选拔有一定潜能的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定期开展学习、读书、绘画、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以实现“不求人人最优秀,但求个个有特长”的目标。其次,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特长教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提供锤炼的机会,搭建成长舞台,从而造就了一批有特长、有个性、有成就的教师和二十几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个性化发展和办学品牌的质的提升。再次,专家引领,精心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我校积极开展“名师领航”活动,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如请省、市、区美术教研员多次深入我校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互动,教师零距离地感受到专家的教育艺术和魅力,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4. 个性化办学,彰显学校特色成效。几年来,在个性化办学目标的引领下,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突破,办学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学校还分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编写了三套国画校本教材,一套乒乓球教材;3项特色课题研究已经结题;教师有40人次取得论文证书;有近300人次在国际、国家以及省市美术大赛中获奖;乒乓球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连年获奖。近两年来,我校先后承办了吉林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基地校活动、长春市美术教学研讨现场会、长春市生命教育现场会和刚刚结束的吉林省体育艺术2+1现场会,应邀参加了吉林省电视台“我们在一起”赈灾文艺汇演。学校也获得了殊荣:荣获吉林省2010年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基地校、吉林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基地实验校、长春市特色学校示范校、长春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长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长春市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实验校、南关区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第十五届世界和平书画大赛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长春市少儿刮刮画比赛最佳组织奖。

个性化办学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懂得:特色办学就是让学校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过程。特色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学校将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严谨治学,为把学校办成学生聪明才智的校园,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乐园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南岭小学校)

责编/齐鲁青

上一篇:泥土塑造的童年 下一篇:语文教学朗读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