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来了

时间:2022-10-18 05:31:42

9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私营企业Space X(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在加州成功发射无人驾驶的“猎鹰9号”商业运载火箭。这是继去年5月猎鹰9号第一次试发射后,又一次成功实验。

SpaceX一举成名,所有的电视节目在介绍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时都会说: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和个人掌握了卫星发射及回收技术:俄罗斯、美国、中国和埃隆・马斯克。

与此同时,马斯克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作为SpaceX、特斯拉汽车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创始人,他的42岁好像浓缩了几次人生。拓展了人类对自身智力与能力限度的想象。乔布斯离开了,马斯克来了,后者离人更远,离神更近。

马斯克的卖点是“做实际工作的自由――造火箭”,而不是“成天开会,设备批条一等数月,搞办公室政治”。一位NASA出来的工程师回忆,在NASA,“几年时间耗在一个小研究上,却根本不知道火箭造到了哪一步,而在SpaceX,马斯克每周五向大家汇报火箭进度,感觉像在参与人类的历史进程”。

硅谷传奇

1992年,21岁的大学生马斯克从加拿大转学来到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物理学和经济学。加拿大其实只是他的跳板,终极目的地是美国。后来马斯克回忆时,对此有个讨巧的解释:“我觉得美国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他出身于种族隔离时代的比勒托利亚。对盎格鲁-撒克逊裔南非白人来说,南非是一个有浓厚创业文化和崇尚企业家精神的地方。马斯克家族有殖民开拓者的基因,他的祖父是一位从加拿大来到南非的探险家,还是第一个驾驶单引擎飞机从南非飞到澳大利亚的人。马斯克喜欢从祖父那儿去追溯他的流浪者和冒险者本性,他的妹妹托斯卡・马斯克就曾说:“我不想听起来显得例外,但我的家族确实与别人不一样,更愿冒险。”

宾大毕业后,马斯克前往斯坦福,本是去读能源物理博士,但与许多硅谷创业者一样,他也很快辍学了,快得只有两天。他还没有美国国籍,仅在美国待了两三年,是彻底的外来者,这符合硅谷的喜好,从斯坦福辍学更让他获得了“极客”阅历。1995年,他成立了Zip2,做媒体电子业务,帮助全国性的网络媒体与地方化的商家合作,将产品地方化,客户包括《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他那时预算很紧,与哥哥及另一位朋友合租了一套公寓,就在公寓里办公。这一年,互联网的泡沫刚刚开始。还没有人知道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网络创业公司的价值会直蹿云霄,动辄达到数十亿美元。1999年,康柏的Alta Vista部门用3.07亿美元现金和3400万股票收购了Zip2,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那是硅谷不断诞生一夜黎富神话的时代,而马斯克幸运地成为硅谷传奇之一。

1999年,马斯克马不停蹄地创立了一家叫的电子支付公司。2000年,收购了Confinity,更名为PayPal,实现了安全的网上支付,马斯克是它的最大股东,拥有11.7%的股份。2002年10月,eBay用1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PayPal,PayPal正式确立了马斯克在硅谷的地位。他与彼得・泰尔共同创立的PayPal,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创业家,包括Slide创始人马克斯・列夫琴、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YouTube创始人陈世俊和查德・荷里等。这批人被称为硅谷的“PayPal帮”。马斯克也开始诠释打上他个人烙印的硅谷极客精神,叫思维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打破一切知识的藩篱,回归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础性的问题――这与他的物理学出身又密不可分。事后看,2002年恰好是互联网泡沫即将达到最大的年份,爆破在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马斯克在泡沫顶峰实现了套现,实现了财富最大化。刚刚30岁出头,他已成为硅谷又一位年轻的亿万富翁,个人资产达到1.5亿美元。

“火星殖民”计划

2012年5月,名为“猎鹰9号”的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整个宇航界为之震动。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第一架私人所有的商业运输飞船进入了一直由国家垄断的“国际空间站”。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平台正式开始其太空之旅,取代了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补给货物和人员。这家公司叫SpaceX,首席执政官是埃隆・马斯克。科幻故事始于10年前。

2002年1月的一天,马斯克在里约热内卢的沙滩上度假,但他并没有在人群里悠闲地穿来穿去,跟人玩球或是打情骂俏。他的手边摆着一本严肃得不像是度假该看的书:《火箭推进基本原理》。

马斯克是物理系毕业的,但从来都不是什么火箭科学家。一年前,他策划了一个叫“火星绿洲”的项目,计划将这个小型实验温室降落在火星上,里面有在火星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不过当他发现发射成本比这个项目的研发和工程成本都高很多的时候,他暂缓了这个项目,决定先把自己变成火箭专家。他用一年时间读遍了所有相关的大学教材。列出了造火箭的计划进度表。这是他与乔布斯的不同之处:苹果电脑的技术灵魂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而马斯克本人就是一位天才工程师。

一位叫汤姆・穆勒的火箭工程师接到了马斯克的电话,他是美国最大引擎制造商TRW的液体推进器专家,制造过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引擎。马斯克询问了火箭的造价,把穆勒招到了麾下。同样接到电话的还有在波音公司当了15年德尔塔火箭测试主管的蒂姆・布萨、麦道飞行公司里主持“大力神”火箭的结构设计师克里斯・汤普森,他们一拍即合。很难相信,企业巨头和NASA里最顶尖的一批火箭工程师都受到召唤似的来到了硅谷。一位TRW的工程师日后回忆。马斯克的卖点是“做实际工作的自由――造火箭”,而不是“成天开会,设备批条一等数月,搞办公室政治”。这位工程师说,他曾经“消耗在明知没有前途的项目上,精神都被拖垮。现在终于解脱了无聊”。一位NASA出来的工程师则回忆,在NASA,“几年时间耗在一个小研究上,却根本不知道火箭造到了哪一步。而在Spacex,马斯克每周五向大家汇报火箭进度,感觉像在参与人类的历史进程”。

回到洛杉矶,马斯克把公司更名为spaceX,开始向家人、杂志记者、好莱坞明星和他身边所有的富人朋友宣布去火星的想法,他说他将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私人公民,说“这是45亿年来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将自己的触角扩张到地球之外,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机会”。他高调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有人问,为什么要追求名气,他回答:“如果人们不知道我是谁,就没有人会卖给我零部件。”硅谷文化欣赏这种疯癫,美国媒体盛赞:“如果他成功,人类便成功;他不仅是在为他自己奋斗,而是为我们所有人。”

史蒂夫・乔布斯很酷,埃隆也很酷。乔布斯代表着经典意义上的新一代极客精神,把小玩意儿的美感潜力发挥到完美的极致,直至有体验的欢愉和,使互联网、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具有了触及人情感的灵韵,开拓了全新的商业机遇。这批极客也由此创造了消费时代的新宗教。马斯克也有这种品质,喜欢控制一切,并用品味和审美的原则来统率他的控制欲。他对特斯拉Model S的设计极其挑剔,自己设计了后视镜,坚持要求仪表盘上不能有按钮,因为对设计万般苛求,还拖延了下线时间。但马斯克与乔布斯有着根本的不同。乔布斯走向小的极致美,马斯克走向更宏大的雄壮美――他要造汽车,造太阳城,造火箭,狂人般的宏大工业英雄主义创造宏大新商机。他喜欢谈“让人类跨星际”,“在宇宙中求生存”,“火星殖民”和“新世界”。“你可以拥有一辆很便宜但是很稳定的汽车。同样,这个规则也适用于火箭。”马斯克说。

随后半年,他个人出资1亿美元,共筹3.2亿美元投入公司,两年半里,追加5000万美元,造出了“猎鹰1号”。就像西南航空、戴尔和纽柯钢铁这样的创新企业一样,SpaceX并没有大型的研发实验室,没有博士军团,没有政府资助,做的不是基础性的科技创新,采用的是成熟技术和设备,创新之处却在于生产流程中所做出的一个个成本最小化的小改进。马斯克的雄心是,把商业发射市场的火箭发射费降低九成,在未来把10万人送上火星,进行星际移民。成本是核心的核心,有没有专利并不重要。“猎鹰1号”用的主发动机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古董,只有一个燃料喷射器,很老,但很可靠。

在SpaceX,任何省钱办法只要有效,都可一试。财务很灵活,只要可能降成本,就批预算、买设备。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股东,都想方设法省每一美元。他们没有买新的经纬仪跟踪火箭轨道,而从eBay上买了个二手货,省下2.5万美元。第一截按设计应可部分回收,雇一个专业的火箭打捞公司要25万美元,但也有能处理敏感设备的商业打捞公司,只需6万美元。“猎鹰1号”运载小卫星的最终报价是590万美元,是当时美国市场价的1/3。美国航空航天专家霍华德・迈克库尔迪认为:“马斯克的秘密不在技术,而在预算控制。不像NASA,他不受巨型组织和固定合同商的约束,也不受政府一年不如一年的航空项目预算的拖累。”“猎鹰1号”造出来后,SpaceX已经拿到了三个客户的订单,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政府和美国国防部。

2004年,运气降临。这一年,小布什总统推出了星座计划。按计划,NASA将退出地球轨道的发射任务,全面转向深空,地球轨道运输则转交商业公司,“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COTS)应运而生,为SpaceX这样的公司开启了不可估量的商业空间。NASA对SpaceX鼎力相助。开放了阿波罗计划的部分技术,“猎鹰”系列的“灰背隼”发动机就采用了登月舱下降级发动机的喷注器。

然而,接下来SpaeeX的三次火箭发射却连续失败。马斯克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第四次还是失败,SpaceX将无力承担第五次发射。硅谷文化一向对失败非常宽容,失败甚至是荣耀的经验。马斯克总说:“如果失败得不够多,说明你不够创新。”但现实中,巨额赌注的失败,还是难以承受之重。几亿美元财富化为青烟。曾有许多壮志未酬的私人航天公司消失在风中,SpaceX随时可能步其后尘。

硅谷可以在一夜间创造奇迹,也在一夜间让奇迹破灭。2008年,马斯克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不但SpaceX面临危机。他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也濒临破产。

孤注一掷特斯拉

几乎在SpaceX公司建立的同一时期(2003年),特斯拉电动车公司(TESLA)成立。

来自硅谷的工程师、创业家马丁・艾伯哈德从停在车库中的丰田普锐斯以及保时捷911身上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新方向。艾伯哈德认为,在美国市场,人们购买普锐斯不是为了节省油费支出,而是希望通过这款车来表达一种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于是乎便有了制造电动高性能车的念头。2013年7月,马丁・艾伯哈德与他的长期合作伙伴马克・塔彭宁一起携手创办了特斯拉公司。

2004年。当AC Propulion公司的CEO汤姆・盖奇得知埃隆・马斯克对电动车技术很感兴趣时,他将马斯克介绍给了艾伯哈德和特斯拉团队。随即,马斯克为特斯拉公司注资630万美元,不过,他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拥有特斯拉公司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并出任董事长,创办人马丁・艾伯哈德则担任CEO。在特斯拉公司发展过程中,因受SpaceX公司拖累,埃隆・马斯克也曾忍受过如艾伯哈德的赤贫如洗之痛,但不同的是,他的坚持为特斯拉赢得了生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加上SpaceX公司火箭发射试验失败,埃隆・马斯克没有能力维持特斯拉公司的现金流,回身乏术的他几乎为放弃特斯拉公司来保全自己的航天梦做好了准备。不过,上天再一次眷顾了他,那时,戴姆勒公司正为加快对电动车的发展进程而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经过评估,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成为最终选择,通过转让特斯拉公司近10%的股份,马斯克换得喘息之机。

“有一瞬间,我觉得我失去了所有东西,婚姻、公司都完蛋了口”马斯克说。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马斯克又一次渡过了财务难关。

2011年末面对媒体时,马斯克坦陈将所有的未来赌在火箭和电动车上很冒险。但他话锋一转,“若我不这么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险,因为成功的希望为零。”“做企业就像吃玻璃。以及凝视着死亡的深渊……”他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他对未来有疯狂的展望,他认定的就一定会做到底。再花2000万美元制造一个可能会爆掉的火箭?他不在乎。”PayPal联合创始人马克斯・列夫琴这样评价自己的前同事。

按照创办公司前的设想。特斯拉公司的产品定位于高端、高性能运动型电动车,Roadster是特斯拉的第一款产品。从2008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电动敞篷跑车Roadster到2012年量产版Model S的亮相。这一系列技惊四座的电动车产品在技术以及性能方面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枷锁的束缚。

从研发Roadster开始,埃隆・马斯克就把特斯拉电动车定位于高端消费产品,这是一个十分“务实”的战略部署。有钱人希望可以通过购买和驾驶电动车来表明自己的环保态度,这部分人群并不会在乎开一辆电动车会比日常驾驶的法拉利节省多少费用支出,驾驶体验才是他们看中的。所以,如果一辆性能出众且造型不凡的电动车摆在他们面前时,即便标价与跑车不相上下,大多数有钱人都会欣然接受它。埃隆・马斯克对此拿捏得十分准确,他就是要让高端市场来消化它的产品,以此在新能源领域谋得发展。

截至2012年9月,特斯拉公司在全世界共销售了2418辆Roadster。接下来,更具震撼的Model S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埃隆・马斯克的想法。Model s获得《MotorTrend》杂志评选的2013年度最佳车型大奖。当媒体问马斯克的获奖感受时,他说:“相信多年后回顾这段历史,Models将会是从传统燃油时代向电动车时展的里程碑。”

马斯克形容电动车这项事业“看起来很难,实际操作比看起来还要难”。Model s是第一辆从设计开始全程都由特斯拉自己完成的车。这款车的一些技术是专门针对SUV以及小型货车研发的,另外还尝试了电动超级跑车以及电动卡车的研发,希望把电动车技术运用在所有的车型上,覆盖所有的消费者。以配备85kWh电池组的特斯拉Model s签名版为例。其最高时速为209公里,续驶里程达483公里。这一组数字足以让Model S获得与传统燃油车一争高下的资格,更将同类电动汽车远远地抛在身后。用马斯克自己的话说,“特斯拉Model S像iPad一样好用,电动汽车也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车”。

今年6月,马斯克度过了他42岁生日,相对于年龄,他的人生精彩得有点不可思议:他创立了大名鼎鼎的网络支付平台PayPal,31岁成为亿万富翁。10年时间制造出世界价格最低的运载火箭,开辟私人探索太空时代。同时制造出第一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太阳城计划正在进展,45分钟横跨美国的超级高铁已在构想中。完成任何一件,都算伟业,但他却在踏上美国的26年里悉数完成。他每周工作100小时,夜晚3点躺下。第二天一早去开会,晚上飞往不同城市参加名流聚会,结过两次婚。离过两次婚,是5个孩子的爸爸。他周末陪他们。他既是天才工程师,又是卓越企业家,他前无古人地跨越各个领域,全能全知。

业界一直有人在问:“谁会是下一个乔布斯?”到底谁会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如今,人们普遍回答是埃隆・马斯克,甚至有人认为,马斯克早已超过乔布斯。

上一篇:理想的下午 下一篇:短文改错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