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养好骨

时间:2022-10-18 05:08:56

养骨误区

误区一养骨就是养骨骼

不少人认为,养骨就是养骨骼,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骨与筋、经络相连,中医上讲养骨,与骨骼、筋、经络、脏腑密切相关,因此。养骨并不是只养骨骼,还包括养经络和脏腑。

误区二补钙就可养骨

很多人觉得,养骨很简单,吃点保健品,补点钙就可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老年人血液中钙并不低,因为骨头是钙的重要储存库,当年纪大出现骨质疏松时,钙不能沉积到骨骼里去,大量的钙就跑到血液里,因此骨质疏松患者,血钙并不低,关键在于钙不能被骨质吸收。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肾在中医里,是分泌性激素的内分泌系统,性激素含量影响骨的质量,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单纯补钙并不能养骨。健康的骨头有一定韧性,因此除了补钙外,养骨还要养肾。

误区三坐着休息不伤骨

中医认为,站伤骨,走伤筋。即长期站着的人,伤骨头,走路多的人,易伤筋。然而,坐着休息也可伤骨,如坐在凳子上,容易伤骨盆,由此可见,长期持续的静态和动态都会伤骨。

养骨建议

建议一食补药补

食补可以养骨。如生熟地煲龙骨,生熟地可以补肾,与骨头一起用小火慢煲,能让更多的钙质溶出。养骨可以适量吃些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奶与奶制品、豆制品、小虾皮、鱼、海带、坚果等。

不少中老年人患有肾虚。中老年女性容易肾阴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嘴唇干燥、脱皮、眼睛干涩等,这时可以服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而中老年男性易发生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有些出现阳痿,推荐服用桂附地黄丸、仙灵骨葆胶囊等。需要提醒的是,服用药物时,要在医生推荐下使用。

另外,养骨也有最佳时间,千万不要等到已经骨质疏松了,再来养骨。养骨要及早,积累很重要,年轻时就要经常进行锻炼,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二舒经活络

中医认为,一些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的手法对骨、筋、经络都有好处。如常按摩腰眼(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能温肾阳、固精益肾、畅通气血;按揉关元穴(脐下3寸处),以补益肾气、培元固本,具体方法是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快速、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按揉足心(即涌泉穴),以达到强肾健身的效果。

建议三运动疗法

对于一些骨骼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散步、登山、步行、游泳等。

很多骨科疾病患者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认为不能运动,需要静养。其实,适当运动对骨科疾病有不错的疗效。因为运动可使肌肉韧带弹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还可减轻骨骼僵硬、酸痛等不适。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关节保养,完全静养,并不是骨骼保养的积极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太极拳等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准)。在运动的同时,晒晒太阳,利于钙质吸收。

建议四西医药物

近两年来,用得比较多的养骨药物是一些营养软骨的药物,如氨基葡萄糖。另外,一些关节的剂,如玻璃酸钠、透明质酸钠等,对关节的营养、作用较为明显。营养软骨和关节的药物,对预防一些中老年骨病有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乾隆与龙井虾仁/乾隆与干菜鸭子 下一篇:千万别吃肉类这几个部位/避开以下补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