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核儿”的力量

时间:2022-10-18 04:58:29

周末因为运动量过大,腰背部肌肉很是酸痛。休息时随手翻看一本书,其中一个章节的题目是:消除乳酸,预防慢性疲劳。讲到“乳酸是疲劳物质之一,是在肌体运动和保持体温而消耗热量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乳酸如果充斥于静脉中,会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血液偏酸性。人会出现肩膀或脖子酸痛、腰背酸痛,甚至发冷、头痛及头重感等症状。”

原来我的腰背酸痛是乳酸在作怪?于是喜不自禁,饶有兴致地一行行读下去。

“我们首先看看乳酸是如何在体内生成的。体内的热量代谢是分阶段进行的,控制乳酸生成的关键是枸橼酸循环。我们吃下的食物,通过在细胞中进行的枸橼酸循环的回路变成能量。

比如,米饭中的糖分被唾液和胃液分解,变成葡萄糖。葡萄糖被肠吸收后变成糖原,贮藏于肌肉和肝脏中,然后按照需要运送至各个器官燃烧,释放出热量。这一过程中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丙酮酸。丙酮酸与氢结合后生成的就是乳酸。”

书中这一段文字语法正确,逻辑清楚。可我作为读到硕士学历的非生物医学专业人士,反复诵读几遍都没能真正理解其中奥妙。无奈之下拨通协和医院一位临床营养医生的电话,求教如何理解前面那段文字和其中概念。

医生听我读过一遍问:知道“煤核儿”吗?

“煤核儿”?再熟悉不过了。在曾经的那个年代,每到冬季母亲都会在凌晨赶去工厂的锅炉房,从倒出来的一车车滚烫的炉灰渣中检出一颗颗没有烧透的“煤核儿”,为家里省下整个冬天取暖的烧煤钱。

医生说,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台每天在燃烧的锅炉。我们吃的食物就是让锅炉烧的煤。如果,每次放进锅炉的煤都能充分燃烧,投入和支出平衡,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如果放进锅炉的煤没烧透,就有了“煤核儿”。乳酸其实就是人肌体燃烧能量时没有烧透的“煤核儿”!

我有了一种感受,叫做“顿开茅塞”。

如果人总是吃的过饱,放进锅炉的煤太多,很难一次烧透,就会留下许多“煤核儿”,这些“煤核儿”,堆积在你的血管里,使得血液循环不畅。会让人感到浑身疲倦,甚至头昏脚沉。如果堆积在你的肌肉里,就会让人感受酸痛难耐。

比较剧烈的所谓“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等,因为供氧跟不上,也会导致人体内能量无法充分燃烧,留下很多“煤核儿”,而且就近堆积在你剧烈运动过的肌肉里。我的腰背酸痛也找到“罪魁”了。

如何消除这些“让你酸痛让你累”的“煤核儿”呢?道理清楚了,方法很简单,伸展身体,用适度的运动,把它们从血管里“挤出来”烧掉。很多人利用休息日睡懒觉来消除一周工作的疲劳,结果原来堆积的“煤核儿”没烧掉,又生成许多新“煤核儿”。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人越疲倦了很想睡,可睡过却更疲倦。

其实,我这篇短文并非想阐明“乳酸与煤核儿”的关系。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天下道理都是贯通的。“煤核儿”的力量反射的是科普的力量。如果我们更多专家能够为乳酸这类专业词汇及其原理,找到对应的一颗“煤核儿”,老百姓掌握健康的途径就会更方便,更有效,也更多乐趣。

上一篇:谨防静电伤身体 下一篇:纠正观念 尽量减少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