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例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时间:2022-10-18 04:14:41

355例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59-01

【关键词】绝经前后 妇女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调查

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的影响因素很多,我们调查了355例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及骨折患病情况,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共355例,为年龄在45岁以上的妇女,最大74岁。除外患有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和近半年内服用过影响钙、磷代谢的药物者。其中未绝经63例,占17.7%;已绝经292例,占82.3%。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行全身检查、胸部X线、常规化验及阴道细胞学检查。采用中国科学院麦孚公司生产的SDl00型骨矿仪,测定受试者桡骨中远l/3处骨矿密度(BMD),测量误差

2 结果

2.1 BMD测定

2.1.1 355例以绝经前后分组比较BM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92例绝经者以不同年龄分组比较,除56~岁及6l~岁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未绝经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1.2按不同绝经年限分组比较BMD,除10~年及15~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2.3 BMD的影响因素 对355例的调查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BMD为因变量(Y);年龄、绝经年限、每日室外活动时间、居室光照、初潮年龄、哺乳时间、产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身高、体重和雌二醇(E2)水平为自变量(X1);按界值F=2(α=0.05),剔选变量。结果表明:BMD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及E2水平呈正 相关,选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为体重、绝经年限、E2水平、年龄和身高,说明前三者是影响BMD的主要因素;后二者也有一定影响。

2.4 骨折发生情况 本文统计了除脊椎以外的非外伤性或轻微外伤后骨折,常见于桡、尺骨远端,约占50%,其次为股骨、肱骨。调查发现,355例妇女中,发生骨折19例,骨折率为5.4%;已绝经妇女292例中,骨折率为6.5%。不同年龄与绝经年限的骨折率显示:年龄愈大和绝经年限愈长者,骨折率愈高(P<0.005)。355例中,BMD<0.36g/cm2者,骨折率为54.6%;0.36~<0.46g/cm2者为10.7%;0.46~5.6g/cm2者为4.0%;>0.56者为0.7%,可见BMD越低骨折率越高(P<0.01)。

3 讨论

3.1 骨质疏松的监测方法 传统为X线摄片,但须在骨丧失25%以上时才可见BMD降低[1]。单光子吸收法灵敏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示妇女骨丢失现状,但这主要反映皮质骨BMD,还应测定海绵骨BMD,以此确定诊断更理想。

3.2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各文献报道不一,本调查显示: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是低体重、高绝经年限与低雌激素水平;高龄和身材矮小也有重要影响[2]。

3.3 年龄、绝经年限、BMD与骨折率 本调查发现,绝经后BMD随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延长而下降,调查还证实骨折率与BMD成反比[3],当桡骨BMD%<0.36 g/cm2时,骨折率高达54.6%,故应视为警戒点。

参考文献

[1] Yano K,Bone mineral measurements among middle age and elderly Japanese residents in Hawaii.Am J Epidemie,2002,199:751.

[2] Nilas L.Bone ma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ge and the menopause.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8,65:697.

[3] Jui SL.Baseline measurement of bone mass predicts fracture in white women.Am lnter Med 2000,111:355.

上一篇:90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体会 下一篇: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4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