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8 04:02:35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就会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创造性地教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语文课的课前导入,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前,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再讨论这幅图美不美,美在哪儿,这样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如教《开国大典》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录像,同学们感到既兴奋又神奇,心理上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急于学习的迫切状态,这便是授课的良好时机。

二、教法多样,激发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确定教学方法的原则应是注重启发引导,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前提,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

1、设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翠鸟》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既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又品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一个简单的问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2、开展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因此,开展比赛不失为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如我教学《古诗》后,一定要开展一个“赛诗会”,让学生尽情背诵自己所学的故事,看谁背的多。通过比赛,既发挥集体的智慧,又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一些教学课件中,我把练习题的答案被设计成果子,题目内容变成篮子,练习题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在讲解重要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简单有趣的PPT课件,把关键的词空起来,然后让其从空中“掉下”或从地上“冒出”,并伴有声音产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猜谜语,激起兴趣。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教学《白鹅》这一课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嘴像铲子,脚像扇子,走路晃膀,水上划船。”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鹅有什么本领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打开《白鹅》这一课。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了。

5、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如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一字开花”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写上某一个生字,而后让学生口头扩词或板演。如果这个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画上一层花瓣,花儿越开越大,学生就越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这一字时,用“花”字就扩词二十多个,为了进一步巩固词语,“一字开花”后就进行“开火车”游戏。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较好地传授了知识。

6、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故事性强,这是教材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常以故事进行教学,如教《迷路的小白兔》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三幅图,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第一幅图画的是:早晨,小白兔走出家门,擒着篮子去森林采蘑菇,找不到家了,第三幅图画的是:乌鸦与小白兔说话,乌鸦给小白兔指路。为了使学生能围绕故事中心有目的进行说话,我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起个名字,学生起出了如《勤劳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小白兔》、《找不到家的小白兔》等题目,最后我板书《迷路的小白兔》。当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后,我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乐声中进行完整的表演。有的学生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乌鸦,学生们声情并茂,兴趣盎然,这样教可使学生实践与表演相结合,以趣引思,知趣结合,掌握了辩别方向的知识。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调动了兴趣,学到了知识,课堂效果尤为突出。

三、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热爱、尊重学生,学生信赖、喜欢老师,彼此关系亲密而和谐。这样,老师的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我经常叫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他们往往回答不上来,同学们好笑,这时,我总是不让同学们笑,而是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他们,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用期待的目光看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使他们正确地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尽量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因此,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上面只是举了一点激趣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孜孜探求,还会创设好多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基于从企业需求的视角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街舞艺术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