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速度耐力的训练

时间:2022-10-18 03:54:37

小学体育教学中速度耐力的训练

【摘要】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速度耐力就是把最快的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训练是一门科学,从指导思想、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速度;耐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95-01

小学体育课,对于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疑,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其中,速度耐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速度耐力就是把最快的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训练是一门科学,从指导思想、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速度耐力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发展速度、发挥速度和保持速度的科学训练。

那么,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速度耐力训练呢?

在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到,跑100米时,大多数的小学生从50-70米后就开始减速,最高速度约为全程的14%-16%,加速过程大约要跑33%-35%,减速过程大约为49%-53%的距离。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有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还有某些心理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肌体疲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导致学生运动器官机能的下降,从能量供给方面来说,其无氧代谢能力的下降是直接原因。因为速度耐力和速度性训练在实现三磷酸腺苷再合成时的具体途径是有区别的。为了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能力,仅仅依靠磷酸肌酸分解供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肌肉中的糖元进行无氧酵解,利用肌糖元无氧酵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以供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再合成,可见肌糖元及其无氧氧化能力是速度耐力的物质基础,发展速度耐力,就要加强这个物质基础。

为了加强这个物质基础,我们必须从速度耐力训练理论上加以研究。

首先,速度耐力训练应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因为速度本身又不能离开力量而存在,也不可能是没有耐力的速度。速度耐力应该在速度基础上求耐力,以发展耐力求得最高速度的延续。没有耐力的速度是不能持久的,没有速度的速度耐力,其运动能力是有限的。

其次,速度耐力与速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彼此有依存关系。例如,在速度耐力训练时,发展速度耐力,既可采用充分休息间隙的超过主项距离的反复跑,也可采用不完全休息间隙的低于主项距离的反复跑。在速度耐力训练中,将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都要贯穿在训练全过程的始终。抓了速度耐力的同时,也还要有一定的短距离的速度训练。

再次,速度耐力训练做到既用力又科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速度耐力对短跑的成绩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跑的距离长,重复的次数多,强度就大。生理和心理负担大,没有克服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就不能自觉地执行训练计划,就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为此,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采用接近专项距离、强度较高、密度较大的间隙跑和重复跑等方法来进行。在发展速度耐力时,段落的距离和间隙时间都不宜过长,训练速强度不宜过低。

(1) 短段落间隙跑。距离在60米以下,时间控制8.5秒以内,重复次数4-6次为一组,间隙30-60秒,强度控制在85-95%。

(2) 长段落间隙跑。时间一般在55秒之间,距离在300米。(对于100米、200米小学生可短一些,如150、200米左右即可)重复次数3-4次为一组,间隙用走或放松慢跑。

(3) 长短段落变速跑

①200米快+200米慢+150米快+150米慢+100米快+100米慢+100米冲刺跑。用中上强度跑2-3组,组间休息5-10分钟。

②各组距离组成的反复跑。如:60米、80米、100米、150米、200米、150米、100米、80米、60米、300米×2、200米×2、150米×2。

③长跳。这是从短跳发展到长跳,如跨步跑100米、150米、200米等。在一次训练中,同时安排短跳和长跳,先短后长,短跳应在快速跑之前进行,长跳应在快速跑之后进行。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也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应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向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转变,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转变。小学体育课上,短跑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态内容。而短跑运动必须首先重视速度耐力训练,耐力能帮助小学生进行大量训练,而一般耐力与速度耐力有密切关系,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因此,速度耐力训练通常应规定出跑多少分钟或规定出具体距离。只有要求一定的数量,合理安排练习量和强度,延长高速度的距离,才能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速度耐力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

上一篇:浅谈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法 下一篇:农村小学武术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