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和对策探究

时间:2022-10-18 03:51:59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和对策探究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学习,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和深刻地理解课文大意和领会课堂知识。朗读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语文课的学习,提高语文成绩,也有利于自身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高,实现情感的升华。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意义 对策

一、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开展有效的朗读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且还可以改善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感悟领会文章内容,提高整体记忆力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很多的知识还要依赖于传统的机械记忆。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虽然机械记忆效果不佳,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阶段还没有较好的记忆方法,并且机械记忆对小学生来说还不容易忘记。对小学语文课文和知识的朗读也是强化记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讲究口出、眼到、耳随和心脑并用,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学生一般就能熟记和背诵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机械地读与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美,达不到学习文章的最初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小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熟烂于心就会慢慢体会出其中的三昧,领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寓意。朗读讲究有节奏有情感的阅读文章,可以通过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方式而进行,在品析文章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其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的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朗读是提高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小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时,对于课文中的字词和语句进行细嚼慢咽,慢慢品味和诵读就会不自觉地领会语文的魅力,培养一定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对于朗读课,教师可以借助其他教学媒介进行发音标准化的朗读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会跟着正确的字词发声,纠正长期以来读错的字词,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提高对语言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个阶段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还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要想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必须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的练习,朗读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朗读讲究字正腔圆,标准发音,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利于他们强化对语言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对策探究

(一)规范朗读要求,拓宽朗读范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朗读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对于朗读的基本要求就是读字正确,发音准确,朗读流利,稍带感情。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汉字,读课文时需要边读边想汉字的读音,朗读速度自然比较慢,为此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安排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朗读,同时丰富朗读资源,不泛泛而读,要深入细致地去品味。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用普通话,注意咬文嚼字,做到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具有一定的节奏和情感,做好停顿。

(二)由浅到深,设计有效的朗读程序

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的读音正确是朗读的基础。初读课文时,就得把好关,让学生对照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所谓正确:一要做到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读好轻声、儿化等;二要做到文章字句的恰当停顿。再读课文,读流利。流利是朗读好的前提。组织学生再读时,把处理得不够正确的句子或难读的句子或本课重点的句子提取出来读,读中悟意,读中抒情,读中升华。精读课文,读出情。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移情入境,将自己对文章的情感体验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加强情感体验。朗读的目的就是实现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驾驭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素养,提高自身表达能力。

(三)革新思想,创新朗读方法

朗读学习中要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范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有极大的影响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向师性,他们的模仿能力超强,如果语文教师能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做到声情并茂,有感情地流露,就会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评价中练读,小学生表现欲较强,但又有一定的自尊心,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当然这里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分角色读,对一些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内容,可以采用“角色朗读”“表演读”。每当我要求分角色朗读时,学生总会积极地参与进来,这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对于语文朗读教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朗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还能唤起学生的朗读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造宏.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研究[J].吉林教育,2011(6)

[2]刘凯军.小学语文朗读的对策分析[J].教育科研,2012(1)

上一篇:作文中的风俗 下一篇:初探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