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铺装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18 03:29:18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铺装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归纳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的特征,以重庆市龙兴总部基地景观大道铺装设计为例,提出了分别适应于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功能、视觉形象、空间秩序、场所氛围、环境生态的铺装设计策略,以期为该类外部空间景观铺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总部基地;铺装设计;景观

中图分类号: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89-06

1总部基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总部基地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总部基地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办公园区。相应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具有其独特性。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环境是由顶界面、侧界面与底界面同时构成的。底界面作为贯穿整个景观空间的基本元素,同时是最直接与使用者接触的景观元素,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铺装设计则是体现景观空间底界面设计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结合正在实施建设的实践项目,探讨适应于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的铺装设计策略。

1.1总部基地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总部经济是总部基地产生的动因。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和国外公司的入驻,使中心城市的总部聚集区趋于饱和化和高密度化。中央商务区CBD高昂的租金及有限的空间不能完全满足总部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一种能适应经济模式发展的新型空间的产生――总部基地[1]。自2003年“中国总部经济第一实践区北京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建设以来,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越的地区纷纷建设总部基地并引导其发展,总部办公蔚然成风。

1.2总部基地规划建设的特征

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以生产制造为单一的核心功能,总部基地以研发办公、企业传播为核心功能。并且总部经济的集聚融合效应使得总部基地必须具备强大的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相应的商务会展、商旅接待、企业交流、文化体验、生活配套等多种业态,使得总部基地功能业态呈现多元融合的特征。

整体规划、一体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使总部基地具备整体统一的空间布局结构。基于多元融合的功能业态,总部基地开发多样复合空间以满足其需求。建筑布局则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围合式空间与西方开放街区相融合的规划布局[2],围合出私密、半开放、开放的外部公共空间。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确保园区交通便捷安全,人行优先的道路设计体现人性化需求。入口景观展示、景观节点打造、具有韵律感的景观序列综合塑造出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园区规划将建筑、道路、景观空间统一布局于一个有秩序而又富于变化的整体结构中。

2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

2.1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从功能上可分为以下五类:休闲娱乐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观赏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其景观空间功能多样复合。园区外部景观空间类型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展示空间(公共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社交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区域)。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只有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才有可能发生[3]。为促进园区内不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尤其需要提高外部景观空间的质量,激发更多社会性活动。

2.2视觉形象的统一性

简洁具有特色的景观更能够给审美主体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象[4]。总部基地作为总部经济的载体,展示着企业文化形象,其建筑及景观视觉形象都需体现简洁、大气之美,杜绝繁琐花哨的设计,实现视觉形象的完整统一。园区高端办公人群对总部办公景观形象具有现代简约的视觉审美要求,简约、纯净的视觉形象益于创造轻松、自由、宜人的景观环境。

2.3空间秩序的连续性

程大锦在《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一书中指出:有秩序而无变化,结果是单调和令人厌倦:有变化而无秩序,结果则是杂乱无章。有机整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秩序连续而富于节奏与韵律,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4场所氛围的独特性

高效、智能、环保的总部办公氛围决定了人性化的场所、智能化的设施、和谐的生活氛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的重要目标。反映总部办公文化的“精致、“简约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体现的独特氛围。

2.5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高效能、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是总部基地发展的趋势,最重要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总部基地在规划建设之初,保护环境敏感区域,提高建设区域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提高景观环境的生态性。总部基地大都通过采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透水地面系统、智能喷灌系统进一步促进内部生态循环。

3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原则

3.1适应于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可分为以下形式:广场空间、街区空间、庭院空间、道路空间。此处的广场空间主要承担展示片区形象、文化精神以及商务会展活动等功能;街区空间承载主题商业、文化体验功能;庭院空间体现企业办公气质,并提供工作人员休闲娱乐空间;道路空间以人行优先,体现人性化设计。

3.1.1利用铺装强调空间的区分

利用铺装在视觉上造成的差异可以强调空间的区分。当在空间中出现较为完整的不同形式的铺装时,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变更。这种形式上得不同可以通过材质、颜色、铺装样式等多个方式进行改变,比如简单的、灰色调的铺装往往暗示着穿行、集散的道路空间,而铺装形式丰富、色彩鲜明的铺装空间意味着休闲娱乐空间及街区空间。

3.1.2利用铺装控制空间的尺度

铺装材料本身的尺寸影响着所铺设场所的空间比例感受,可通过不同尺度的铺装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感受。大尺度铺装材料给人以宽阔、宏大的感受,小尺度铺装材料则给人以亲切的、宜人的空间感受。广场空间一般开阔,可选择尺度较大的石材铺装。街区空间以及庭院空间尺度较小,则可选择尺度较小的铺装材料。

3.2适应于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致力于塑造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空间中见到的所有事物都是这个空间的一种视觉功能要素[6]。一是可从色彩、质感上选择与周边建筑物相呼应,协调一致。二是铺装形式配合周边建筑,形成完整的构图,选择尽量简单的形式,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空间感受。三是铺装材质种类选择不可过多,确定主体铺装材质,局部搭配其他材质。

3.3适应于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可通过视觉的连续性来体现。作为空间的底界面,铺装设计确保色彩、质感以及铺装形式具有完整统一性,贯穿整个空间秩序。同一种铺装材料的反复使用,以及不同铺装材料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布,打造连续且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空间秩序。

3.4适应于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独到的景观铺装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景观主题的增彩作用,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7]。对比于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砖瓦、碎石、卵石等铺装材质,采用福纹等特殊字符和图形表达独特的意境,针对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精致、简约的独特氛围,主体铺装材质则可选择凸显现代简约的花岗岩等石材为主体材质,铺装样式也尽量简洁。

3.5适应于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注重生态性设计,尤其在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的地方,透水性铺装是道路铺装生态性设计的重要体现。因此,针对总部基地景观环境的生态性原则,一是尽量多使用透水材料及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二是可在边界空间,即广场与绿地、人行道与绿地、花坛、树池等边界区域采用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8]。

4.2景观规划设计

龙兴总部基地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以塑造高贵的氛围和雅致的人文气质、体现高端办公精美的内在生活品味、打造简洁洗练的纯净景观空间感受为理念,整体营造“尊贵、“精致、“简约氛围。规划结构为:五段分明,两轴相生,七点交映,一脉贯通(图1、2)。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龙兴总部基地是由一个复合功能的带状景观空间联系起来的。

“五段是指总部基地外部景观进行分段设计,每段设围绕各具特色的主题,打造高品质的景观空间。包括以下内容:“绿荫水院,位于北入口,展示园区形象,促进社交活动;“泉涌彩溢,园区主题型商业,通过水的不同形式彰显商业活力;“飞流沉庭,位于园区视线通廊,

是园区最主要公共活动空间,承载园区复合型活动,并结合地形造势显山,打造飞瀑形成视觉焦点,成为富有重庆“山水文化特色、具有场所感的展示空间;“崖畔疏林位于场地山体上,展现园区良好生态环境;“澹水留影,突显园区高端宁静的办公环境。

“两轴一是南北向贯穿总部基地的中心活力轴,另一轴即由园区中部通廊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

“七点是指园区内重要景观节点, 承载多样活动并展示园区形象。

“一脉是指由水作为景观元素串联整个场地的脉络,并结合雨水花园的设计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3铺装设计策略

4.3.1体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利用铺装限定不同的功能空间。根据景观功能属性的不同将龙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景观节点、街道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采用不同的铺装材质与铺装形式。铺装材质、色彩、尺度及形式与相应区段的景观氛围相融合。

重要的景观节点包括北入口广场,是总基地主要的形象展示面;中心广场,位于配套商业综合体的核心,除了具有景观展示的功能外还是活力聚集的中心;位于下沉广场处的开敞性空间,是主要的视觉通廊,以东南部的山头为背景,是基地内重要的景观展示面,同样也具有商务展示和户外活动的功能,是一个复合型空间。

北入口广场铺装色调以灰色为主,与周边建筑颜色形成对比,突出入口广场空间。铺装基地大面积采用600×300烧面芝麻灰,间隔以100×200光面浅色啡网纹提亮分隔带。分隔带中间采用600×400光面拉丝芝麻黑,整体铺装形成浅灰色底,黑色分隔带的效果。(图3)建筑主要入口空间统一使用暖色限定,与旁边浅灰色人行道空间区分开来(图4)。

中心广场呈圆形向外扩散,广场主体采用100×100×100水晶黑蘑菇面以适应车行通过的需求。广场边界以芝麻黑蘑菇面浅灰色带界定边界(图)。延续中心广场环形向外扩散与建筑相接,在建筑外部的休闲平台以黄色为基调强调空间属性,同时保留浅灰色分隔带界定边界空间(图6)。

“飞流沉庭下沉广场铺装统一采用暖色强调复合使用空间,与浅灰色道路空间区分。下沉广场空间通过铺装再次细化分,主体采用西域红火烧面,广场与建筑相接的步行空间采用黄金麻荔枝面。统一使用黑色分隔带强调空间划分(图7)。

街道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贯穿基地南北的景观

图中心广场铺装

大道,属于“人行优先通道,二是基地北部的商业步行内街,尺度亲切宜人。景观大道主轴道路铺装统一采用块状石材限定人行优先道路空间,两侧人行道铺装以浅灰色为基调,采用花岗岩为主体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图8、9)。

支路及边界空间包括基地内部所有的剩余道路和剩余外部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铺装采用灰色和浅黑透水砖为主体材质划分空间(图10)。

4.3.2体现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整体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线条简洁,去除了装饰性的壁柱,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大气。建筑外立面主要使用米白色石材(图11)。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延续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铺装材质选用新古典主义常用的花岗岩石材。色彩上选用浅灰色、米黄色为主调,达到对比统一的效果。景观铺装材质、色彩、尺度也和周边树池、花坛相协调统一。

铺装形式整体采用简洁的色带分隔,简洁大气的线条感,与周边建筑环境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图12)。

4.3.3体现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为南北向带状景观,景观大道主轴道路及两侧步行道铺装材质反复使用,形成色调一致、质感统一的空间秩序,增强南北导向性,保持空间秩序的连续。两侧步行道铺装按规律排布分隔带,增强空间秩序的节奏与韵律感。在景观节点处即空间秩序转折处,延续铺装材质质感及铺装分隔带,在铺装色彩上变化,或者延续铺装色彩,在铺装材质质感上变化,保证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图13)。

4.3.4体现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质感是基于触觉和视觉双重感受的材质给人特有的感觉。自然面的石材表现出原始粗犷感,而光面的石材则透射出精致质感。为营造独特的“尊贵、“精致、“简约的整体氛围,总部基地的铺装主体材质选择机械精细化切割打磨的花岗岩。整体铺装样式选择规律变化的带状划分,简洁大气。在局部商业氛围浓厚的步行街区,在暖色调花岗岩的基础上,再搭配竹木等材料增加质感的变化,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氛围(图14)。

4.3.5体现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除景观大道及重要景观节点空间外的剩余空间,均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设计,尽可能增加整个基地的透水率,实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生态性的提高。同时选用颜色深浅对比的透水砖,以规律变化的铺装形式创造整体简洁又不单调的景观空间(图1)。另外,可再生竹木材料的使用及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的铺装都体现了生态化的铺装设计。

5结语

铺装是使用者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的景观元素,在营造外部景观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总部基地建设的蔚然兴起,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铺装作为重要表现元素,需要精心设计。从体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功能、视觉形象、空间秩序、场所氛围、环境生态个方面对铺装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营造更高品质的景观环境,为更多类似的景观铺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石琴,许国新.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6(8):76~78.

[2]魏闽红,李宏新,刘吉臣.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0~.

[3](美)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朱晓宁,宋力.总部基地景观视觉偏好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2):104~106.

[5]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

[6]约翰・O・西蒙兹.朱强,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卓春婵.景观铺装设计及其细部设计探讨[J].绿色科技,2013():109~111.

[8]刘月琴,林选泉.人行空间透水铺装模式的综合设计应用――以陆家嘴环路生态铺装改造示范段为例[J].中国园林,2014(7):87~92.

上一篇:把握插图特点 彰显插图魅力 下一篇:落实常规 抓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