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结合经筋推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临床疗效

时间:2022-10-18 03:07:26

针灸疗法结合经筋推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经筋推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临床疗效。方法90例周围性面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针灸组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推拿组单纯应用推拿治疗,综合组应用针灸及经筋推拿法治疗,10次为一疗程,可应用2-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推拿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三组比较,综合组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针灸;推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的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受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影响,导致的急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本病中医诊断为“口僻”、“吊线风”、“歪嘴风”等。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热、痰、瘀痹阻面络,气血痹阻,面部经络弛缓废用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我院应用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康复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门诊及住院的周围性面神经患者90例,病程1天-90天。病史:部分患者有受凉史,部分患者有耳后疼痛病史,大部分患者无任何诱因。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发病,口眼歪斜,一侧面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不能做皱额、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排除标准:由中耳炎、腮腺炎、鼻咽部肿瘤、手术损伤、颅底部炎症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在针灸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45±5.6)岁,病程4-112天,平均病程(38.2±11.2)天。在推拿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43±6.2)岁,病程5-96天,平均病程(36.9±9.7)天。在综合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45±5.8)岁,病程4-106天,平均病程(37.3±12.5)天。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组穴取地仓、颊车、下关、太阳、人中、承浆、腰白、合谷、阳白。以上诸穴除合谷取双侧外,余穴均取患侧穴。穴位可以随证增减,如抬眉不能者加攒竹;乳突疼痛者加用翳风、风驰等穴位;鼻唇沟变浅者加用太冲、头维等穴位;味觉消失者加廉泉穴;针法:面部诸穴应予浅刺、平刺、透穴或斜刺,每次取2-4穴,除合谷外均取患侧穴位。针刺时较多用透穴,如颊车透地仓、太阳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等。在急性期,治疗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用泻法。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4个疗程。

1.2.2推拿组应用掌根揉法疏通颈部经脉,进一步使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在肌肉痉挛处应用拇指揉法、弹拨法加强刺激,最后,应用击打法进一步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斜扳法:患者取坐位,医师立于患者后侧,嘱患者低头放松,术者一手固定患者寰枢关节,一手掌握好尺度轻轻调整寰枢关节。推拿手法因人而宜,轻重补泻辨证施治。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4个疗程。

1.2.3综合组应用针灸及推拿综合治疗,每天上午针灸,下午推拿。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4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眼睑闭合、皱额正常,面部表情正常,鼓腮、吹口哨正常,进食时夹齿间不留食物残渣。好转: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眼睑闭合欠实,鼓腮、吹口哨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夹齿间不留食物残渣,欢笑时可见口角比对称。无效:经治疗4个疗程后未到达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总有效率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经治疗2-4个疗程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见表1。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推拿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三组比较,综合组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之功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经筋病”,气血痹阻、经筋失养为其主要病机,祛外邪、调气血、通经筋为其针刺治疗原则。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舒张血管,加速血流的运行,且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进一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推拿疗法具有疏经通络、滑利关节、调节脏腑气血之功效,亦具有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之功效。通过推拿活动,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方面,起到了其他疗法所不能达到的作用[1]。由于面神经的出口茎孔毗邻寰椎横突,故寰椎错位可导致面神经受刺激,通过推拿刺激,使面部受损的经络恢复正常功能,筋肉得以濡养,则面瘫便可痊愈。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针灸、推拿相结合,临床总有效率93.33%,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韩枫.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7-18.

上一篇:浅谈护士现存的压力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推拿手法治疗后半身不遂病症作用探讨及方法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