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年龄与游戏玩法的研究

时间:2022-10-18 02:48:27

幼儿年龄与游戏玩法的研究

摘 要:儿的年龄与游戏是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的,不同的年龄,游戏的玩法是不同的,其游戏的特点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有就是,游戏对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作为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的应该注意幼儿年龄的区别,应该坚持一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坚持与幼儿为主体,根据年龄的差别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能够更成功、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快乐的游戏。

关键词:幼儿 年龄 游戏玩法 身心发展 教育策略

一、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首先来说,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潜移默化学到许多的知识;其次,在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判断力以及观察力。因在游戏中,幼儿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以及观察等,这些感官的刺激能够培养注意力、判断力和观察力;再次,在游戏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思考力。

2.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首先,在游戏中,尤其是在多人游戏或是集体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互相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通过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与发展;其次,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多种角色,学会了理解别人,而且可以尝试体验长大后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最后,在学习中,幼儿还会学会发现自我,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3.有助于幼儿情绪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全身贯注、无拘无束,从而能够显露出自己真正的本性。游戏是幼儿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游戏中会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有助于幼儿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进行跑、跳、攀登、爬等活动,这样就会加快血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力,会使得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身体越来越结实。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1.以象征性游戏为主

幼儿的角色游戏,也称之为角色游戏,这是一种幼儿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想象力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象征性游戏。典型的例子是幼儿借助自己的身体或是其他的物品,通过身体或借助其他的物品来再现一些事物或是生活的情景。

2.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过度

独自游戏是指幼儿一个人玩玩具,专注于自己的游戏,并不会在意周围的伙伴做什么玩什么;而联系游戏就是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戏,并且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是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也没有共同的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游戏的。在2―3岁是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过度的重要时期。

3.主要为了快乐

游戏是快乐的,它满足幼儿强烈的身体活动需要,期间可以自由的变换、重复感兴趣的运动,保持身体的舒适状态。游戏中的不可预计的偶然性,让幼儿体验着意想不到的快乐。游戏让幼儿体验到了与人交往的快乐和成就。

4.游戏是自主自愿的

幼儿的游戏,基本上都是自主自愿的。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游戏的愿望,自由选择同伴。幼儿游戏的目的存在于主体内部的需要,游戏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它是非强制的,只有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决定游戏的进程和节奏,才能保证游戏的本质,才能有幼儿真正的游戏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潜力,激发最大的生命潜力。

三、幼儿年龄与游戏玩法的关系研究

1.3-4岁幼儿游戏玩法

在3-4岁的时候,是由托班到小班的一个很大的跨度,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年龄阶段,其游戏能力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力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他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他认识到自我的存在。

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应该组织幼儿进行联合游戏,为其创造众多的伙伴,增加他们互相接触的机会。

2.4-5岁幼儿游戏玩法

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他们还会分工,安排角色,而且游戏情节比较丰富,内容多样化。游戏的方式应该以结构游戏为主,幼儿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对操作过程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关心成果。已经会独立地结构一些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结构,要求美化结构物,并围绕结构开展游戏 。

这时候,应该结合各科教学,利用散步、参观等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幼儿对事物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教幼儿学习设计结构方案,有目的的选材、可能平面图。教师教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开展活动。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的发表意见,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3. 5-6岁幼儿游戏玩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也能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了,这时经常会听到“我不理睬你了”、“我不要跟你玩了”之类的矛盾。在游戏中他们能很好的分配各种角色、工作任务,在大班年龄小组活动的形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是一种锻炼孩子团队行为的活动形式。所以,游戏的玩法是他们自己所创造并制定出来的,还有着不可违背的规则。

除此之外,游戏玩法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到幼儿,而且内容最好是随性的,能够有所收益,有所启发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知识,和在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对游戏进行改造,加以完善,使游戏更加生活化。而且会将所改的游戏进行归纳,运用于别的方面,并且在其他的方面也能将所归纳的东西运用开来。

结论

不同年龄的幼儿,其游戏的玩法是有所区别的,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区别对待,按照幼儿的身体智力的发展规律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从而能正确发挥游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井卫英,陈会昌,孙铃;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其与社会技能、学习行为的典型相关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2]但菲,杨丽珠,冯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王武;搞好低年级游戏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4]蒋冬红,鲁忠义;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5]李雪艳,李琳;游戏:真正的教育基础――谈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12期

作者简介:

郭艳霞,女,1984.9.25,甘肃渭源,本科,幼儿教育,小学一级教师、渭源县会川幼儿园、甘肃省渭源县会川幼儿园,748201

上一篇:信息时代中职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 下一篇:记单词的方法